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一澍 《前沿》2010,(10):43-46
中国传统的孝意识可以说是扎根于母系氏族时期,萌发产生于父系氏族时期。是孔子将前人的"孝"观念作为自己仁学体系的核心思想,纳入到了儒家学说的理论中加以理论化、体系化。直到汉代实行"以孝治天下"的国策,才使孝思想挂上政治色彩,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随着传统"孝思想"的异化,其中的合理积极成分越来越少。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孝思想作为儒学的核心思想在中国思想政治文化领域中的统治地位已基本终结。代之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为主的思想体系。但今天我们重视孝思想更多的是能够让人们真正地尊重生命,孝敬父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
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孝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孝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当前弘扬孝文化也面临一定的困境,我们要克服困境,为弘扬孝文化创造条件,使孝文化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峰  计志宏 《前沿》2012,(2):122-123
韩国作为中国近邻,历史上曾经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孝文化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对韩国的孝道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中韩孝文化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但由于历史的发展,社会制度的不同以及两国文化传统的差异等,导致了两国孝文化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较分析两国的孝文化的异同可以得出诸多启示,对传统孝文化的现代化诠释和重构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6,(5)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如今,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孝文化正在逐渐淡化,影响农村的治理建设。因此,必须坚持和弘扬传统孝文化,充分发挥其养老、敬老和爱老等作用,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孝道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炎黄子孙得以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根基。而在现实中,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孝道颠倒、孝道沦丧已成为影响家庭和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青岛胶州市铺集镇党委和政府自2005年以来对“以孝治官”与“以德化民”的规律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实践,创造了“德孝文化”建设的三大品牌,即德孝文化生产力品牌、德孝文化信仰品牌及德孝文化党建核心品牌,  相似文献   

6.
王成 《学习与实践》2012,(9):114-120
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因子,在数千年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不断积累演进,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独具东方魅力的文化体系。中华孝文化所具有的导向力、凝聚力、亲和力、影响力、吸引力,已经在"儒家文化圈"特别是韩国得到了充分展现。在世界的竞争潮流中,传承和弘扬中华孝文化,昌明中华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力与亲和力。  相似文献   

7.
王双怀 《人民论坛》2020,(4):142-144
孝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孝文化十分发达,这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方面均有充分的表现。唐代孝文化之所以兴盛,与唐王朝“以孝治天下”的既定国策有关,与唐朝采取的一系列崇孝措施有关,与唐代社会的崇孝风气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尚古思维对儒家文化发展的两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春兰 《前沿》2008,(2):181-183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经典汗牛充栋,但步入近代,曾经辉煌的儒家文化却陷入了困境。究其原因,蕴涵在这一文化体系中的传统思维方式——尤其是尚古思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尚古,由孔子开创,并在后世得到强化。一方面,它使儒家文化保持了其历史延续性,以至于儒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至深至远;另一方面,它也使儒家文化以过去为理想,以至于儒家文化与文化固有的时代性等特点越离越远,最终陷入被时代抛弃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9.
周春兰 《前沿》2010,(17):52-54
事父母不违于礼,这是儒家之孝的起码要求,但却不是孔子之孝的唯一形态。孔子之孝包含有"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三个层次。孝是出于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是孝之"自然境界";孝是出于理性自觉、自愿,做到"敬""顺",这是孝之"道德境界";尽己所能之后,为父母之天命而担忧,这是孝之"天地境界"。三个层次构成了孔子之孝的完整形态,且内在理路层层递进,这根源于孔子对人的"合情合理的底线要求,自觉自愿的一般要求、至善至美的终极追求"的路线设计。  相似文献   

10.
汲立立 《前沿》2012,(5):176-178
全球性的社会、经济、生态和发展问题引发了全球性的道德危机和价值困境,现代道德体系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并非某个单一文明可以回答的。这是时代向世界诸多文化,当然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关于人类如何摆脱道德困境的思考。儒家文化内涵中包含了具有最低限度普世价值的概念,拥有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在公共外交视野下,儒家价值观普世化有其独特的合理解释和可能路径,即重视"以身体道"的个人和建立孔子学院。  相似文献   

11.
辩证地审视孝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孝文化根植于封建宗法的土壤之中,所以其必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在社会转型期孝文化受到冲击并处于困境,但其超越时空性的某些文明内核仍然散发出理性的光辉,值得后人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社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志宏 《前沿》2010,(10):149-151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其内涵从最初的孝亲意识逐渐演化为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乃至国家的治国方略。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社会稳定、家庭和谐、文化教化等积极的社会功能。分析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涵,突出其历史价值,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而且对保持国家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杰 《前沿》2012,(1):199-200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可以形象的概括为: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是"红旗车",文化企业是"驾驶员",先进文化是"方向盘",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动机",经济、科技、人才和文化体制是"四个车轮",文化政策是"路标",品牌文化是"快车道",文化产业法律法规是安全运行的"交通规则"。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只有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才能越走越稳。  相似文献   

14.
魏长龙 《前沿》2010,(10):47-50
杨昌济把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特点运用到生活中,形成了他"求实致用"的生活伦理观。他的生活伦理观的形成有中国传统文化和家庭背景的影响,也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的民主平等思想,主要包括节俭的生活态度、勤奋的劳动品质、自立的奋斗精神,特别是他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亲""孝"以新的内容,极大地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他的这些生活伦理观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国立 《求索》2011,(5):133-135
生死天命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纪昀也提出了他的天命思想。本文试图从"自古无不死之人"和"生死由命"两个方面探讨纪昀的生死天命观。  相似文献   

16.
沈文灿 《今日浙江》2013,(18):16-17
从一家传统的服装生产企业到动漫服饰开发设计生产公司,再到A股市场"动漫服饰第一股",美盛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借力文化,实现了经营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跃升.  相似文献   

17.
程朱理学渊源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徽州文化是我国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 ,其本质是典型的中国封建文化 ,其理性的内核是程朱理学。儒家文化孕育了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都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 ,从而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儒家文化的发展本身就不是铁板一块的 ,它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最初的儒家文化是以创始者孔子及稍后的孟子为代表 ,此期为儒家文化的经典阶段。到汉武帝时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正式确定了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封建文化核心的统治地位。由此发展到儒家文化的第二阶段。到了宋代 ,由于社会的进步 ,特别是佛教兴…  相似文献   

18.
杨照 《同舟共进》2011,(9):13-14
台湾从1968年开始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动"复兴中华文化运动"。"复兴中华文化运动",名为"文化",精神实质却是政治的,对应的是1966年在大陆开展的"文化大革命"。"文革"大范围地破坏中国传统文化,与共产党敌对的国民党,很自然地采取了完全相反的立场,要"复兴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两岸关系》2012,(11):47
10月20日,2012海峡两岸(嘉祥)曾子思想研讨会暨孝文化论坛在山东嘉祥举行,来自海峡两岸中华国孝文化研究方面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齐聚祥城,对曾子"孝"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积极意义进行了探讨。曾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文化的传承者,上承先哲孔子,下启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三俗"文化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如放任自流,传统的优秀道德文化就难以继承和发扬,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会迷失,青少年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三俗"文化之所以泛滥,有其侵扰的生存土壤;抵制"三俗"文化,首要的任务就是在全社会弘扬"三气",即浩气、雅气、骨气;抵制"三俗"、弘扬"三气",青少年须先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