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张春霞 《乡音》2014,(12):26-26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在讲到“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时,提出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完善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法律法规。这为深化医改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省委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全面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真正做到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举措、惠民有真成效,努力把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不断开创我省全面改善民生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人大论坛》2009,(7):18-19
近年来,遵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中共遵义市委的领导和省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民主法制建设作为根本任务,按照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思路,始终把加快发展与关注民生作为监督重点,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宜兴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年。今年,宜兴市政协将围绕改革发展积极助推,关注民生福祉参政建言,致力和谐大局凝心聚力,为宜兴全面深化改革、争当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先行军作出应有贡献。一、把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  相似文献   

5.
民生是一个大课题,不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共十七大把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并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突出了以人为本,强调“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党建工作很实在.有价值。”江苏省扬中市各级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这种心态.来自于扬中市全面激活党建工作民生“元素”。中共江苏省扬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蔡敏认为,全面激活党建工作民生“元素”,就是以民生主导党建,围绕民生开展党建,充分利用党建工作的一切有效资源服从民生、服务民生,实现党建工作在民生领域工作成效的最大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扎实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8.
“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重温多党合作的历程和作用,发扬光荣传统,坚守合作初心,围绕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改革开放政策要增强发展动力、社会政策要兜住民生底线,积极履行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引导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共同奋斗的政治共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继续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明确了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0.
王粤 《北京观察》2009,(3):9-11
中共十七大做出了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部署.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为当今时代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事业和群众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张兴华 《乡音》2015,(1):19-19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作为主题.这在中共全会历史上是第一次,体现了中共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和信心.标志着中央对社会主义法冶建设重要性和规律性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2.
当前民众改革"获得感"钝化是民生发展的相对滞后性、相对不公平、相对不协调造成的。只有把民生持续改善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把民生公平改善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落脚点,把民生协调改善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树立"共享发展"的"民生政府"理念、建立"科学法治"的"民生政府"体制、强化"公共服务"的"民生政府"职能,建设"民生政府",才能让民众对改革有"获得感"。  相似文献   

13.
金厚勋 《群众》2008,(4):68-69
党的十七大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十七大以来,民生宣传成为各级各类媒体的主导内容之一。近年来,淮安市将民生作为对外宣传工作的新兴资源,在民生外宣上作出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拓展地方外宣的新领域和新空间,既充分展示了淮安“三个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做法、新亮点、新成就和新形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构建和谐淮安创造了积极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又体现了外宣工作的民本理念,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冯炯华 《前进论坛》2010,(12):20-20
<正>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出了战略部署。我们完全赞同。  相似文献   

15.
广西区委会     
《前进论坛》2012,(12):48-48
五年来,农工党广西区委会在农工党中央和中共广西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区委会围绕中共广西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继续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为重点,主动融入、主动作为,积极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在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医药卫生、民生保障、社会管理、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方  相似文献   

16.
《江苏政协》2012,(12):30
中共十八大提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加快推进以改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项重要任务。民生科技是涉及民生改善而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十二五"时期,公众健康、公共安全、生态环境改善、防灾减灾等重大民生需求将日益紧迫,发展民生科技、促进科技惠民将越来越重要。为此建议:一、实施一批重大民生科技工程。围绕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7.
卢晓中 《前进》2009,(4):22-23
民为邦本,民富国强。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高度关注。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建设和谐社会”一系列造福百姓的政策措施纷纷出台,令无数人感受到了党的温暖。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可能对民生带来的影响,党和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完善突发事件管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加强社会管理领域的法制建设,把社会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政》2009,(10):F0002-F0002
四川省达州市民政部门把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以推进民生工作为重点的具体工作中,促进了新时期民政工作的全面发展,提升了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和管理领域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许慧玲 《群众》2011,(4):46-48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作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