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守卫在“天堂”大门立里杭州,“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在老“老外”马可·波罗的眼里,寸寸如写意画,处处如山水诗的杭州,如同嵌在那双大大蓝眼里的欧洲名画一般,“最美丽华贵”。潮起潮落,云聚云飞,杭州这个从隋炀帝时期渐放光采的古城,到今天,已享有“人间天...  相似文献   

2.
1998年秋天,国庆节期间,我和南京大学的一些外国专家去了苏州。那是在中国被称为人间天堂的两个地方中的一个,另一个是杭州,马可·波罗把它描述成“神仙的城市”,“那儿享受不尽的快乐让居住在那里的人们觉得自己如同生活在天堂一样。”马可·波罗描述  相似文献   

3.
马可·波罗游中国线●伊达中国’94文物古迹旅游年是有一条旅游线是“670年前马可·波罗游中国线”。马可·波罗是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生在一个威尼斯商人家庭。大约在1271年11月随其父和叔叔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越过帕米尔到东方。1275年5月到达上都...  相似文献   

4.
《马可·波罗游记》中有段关于福州的记载:“这个城市的中央有一条河横贯而过,河面宽一英里,两岸都建有高大豪华的建筑物”.这条“河”其实就是闽江,一些专家说,数百年前的福州.  相似文献   

5.
<正> 首倡 GC(花园城市)概念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画家兼建筑师达芬奇。据文献记载达芬奇本人虽未到过杭州,但他读到《马可·波罗游记》中有关杭州与西湖的描述受到启发,所以才提出了 Garden City的构想。华盛顿进而提出理想的城市是“一个由许多园林组成的城市,或一个建造在自然风景名胜地的城市。”可见西方社会很早就把杭州与西湖作为理想的花园城市的典范。中国由此称“世界园林之母”。作为“世界园林之母”的杭州如何走现  相似文献   

6.
我因一座城市而认识刺桐。元代的时候,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摩洛哥著名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均到过这座城市,他们为环城火红的刺桐花所吸引,更惊讶于这里的人文荟萃、商业繁荣,于是直呼她为“刺桐城”。甚至意大利大航海家哥伦布也十分向往这座城市。  相似文献   

7.
古老的卢沟桥,由于马可·波罗的传播而名扬海外,更由于半个世纪前发生过卢沟桥事变而成为举世闻名的历史纪念地。特别是1987年修复宛平城,建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来,无数的游人来到此地,重温历史事实,牢记历史教训,诅咒侵略战争,期望世界和平。但是,许多游人不知道,就在抗日战争纪念馆附近,卢沟桥乡敬老院对面,还有一处值得参观纪念的地方,那就是“友谊植树碑”。这是一座影壁式纪念碑,水泥碑座,琉璃瓦碑顶,碑身为墨色大理石,上书“友谊植树碑”。在碑额下有碑文曰;“愿在反省基础上发展永远的友好”,落款为“一九…  相似文献   

8.
善待古城     
毕克官 《北京观察》2002,(11):39-40
北京是国际上著名的东方大国古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极富地方特色的老街老巷和四合院,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难怪马可·波罗要在著名的游记中大加赞美.  相似文献   

9.
哲学思维与东西方科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JosephNeedham,1900-1995雪是自马可·波罗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长期从事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功勋卓著。然而,由他的研究导出的李约瑟难题,即“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也成  相似文献   

10.
期刊选粹     
《Time》中国移民融入威尼斯商业主流700年前,来自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开始了他的东方之旅。从此,东西方之间开始了接触与交流。今天,随着世界的开放,中国人开始闯荡威尼斯,成为新时代的“威尼斯的中国商人”。在当地,中国人从事各种商业活动,把餐馆管理得井井有条。许多中国移民在威尼斯经商取得了成功,并赢得了本地人的尊敬。勤劳的中国人开始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和工作中。《新闻周刊》职业学校在中国大受欢迎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内就业市场的人才竞争越发激烈。中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在过去…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国家形象思想,是邓小平特色理论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围绕着如何创立和塑造当代中国新形象、中华民族新形象的主题而展开。认真学习与研究邓小平同志有关塑造中国良好形象战略,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翻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在民族漫长的历史画卷上,曾经历过多少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谁不知道中国曾经是使著名的西方旅行者马可·波罗惊叹不已的“东方大国”?谁不知道中国有一个让欧洲君主惊恐地以为是“黄祸”的庞大民族?谁不知道是拿破仑警告西方“不要去惊醒的一头巨大的睡狮…  相似文献   

12.
施洋 《今日广西》2007,(5):45-45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八大菜系各树一帜,经典菜肴层出不穷。不少美食更是漂洋过海,受到异国人的借鉴和改造,闯出了自己的名堂。 公元13世纪,意大利旅行者马可·波罗仰慕东方古国的文化,一路跋涉来到中国,—住就是17年。在此期间,他游学中国各地,返意后不但积极传播中华文明,而目许多和他相关的美食故事也就此展开。  相似文献   

13.
“马蹄平踏,卧虹千尺”。这是元代文人张野过卢沟桥时所作《满江红》词中的名句。卢沟桥以它独特的结构,精美的雕刻,早已名闻遐迩。七百年前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赞美说:“它是世界上最好的桥,独一无二的桥。”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29年(公元1189年),落成于金明昌3年(1192年),横卧于北京西南卢沟河上,因而得名。现在虽然卢沟河早已改称永定河,但桥名却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是由物质、思想与人共同走出的路,张骞走过,玄奘走过,马可·波罗走过,科学家彭加木与探险家余纯顺的脚步更是永远停止在这充满神秘与危险的地方。在21世纪到来之时,西出阳关有新人  相似文献   

15.
澳门烟云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将继香港之后回到祖国的怀胞,从而结束她400多年被殖民主义者占领的沧桑历史。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新6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澳门劳动、生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澳门划归南海郡番昌县管辖2南宋以后一直归属香山县。13世纪马可·波罗从中国返回意大利口述而成的《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欧流行后,西欧人认为中国遍地是黄金,对东方的香料、丝绸、古董、珠宝、黄金白银更是垂涎三尺。大西洋边的葡萄牙人首先组织船队,进行海卜探险,千方百计地想要寻找到通往东方的航道,实现掠夺中国财富的美梦。一…  相似文献   

16.
古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的著作《沉思录》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我们所说和所做的事情中,绝大部分其实都是不必要的。”他由此得出结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人们应不忘记时刻提醒自己.是不是又在做无用功了?”  相似文献   

17.
月亮上的人     
肖渠 《观察与思考》2008,(20):63-63
2008年8月,美国著名作家保罗.奥斯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月宫》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这部小说,从马可.史丹利.佛格(Marco Stanley Fogg)—这位主人公的名字开始。"马可,即马可.波罗,首位到访中国的欧洲人;史丹利则是追随李文斯顿足迹深入黑暗非洲之心的美国记者;而佛格指的是菲利亚,三个月内狂奔地球一周的人。"  相似文献   

18.
他们先于马可·波罗来华2006年6月,我们访问波兰,见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友、研究波兰中国古代交往史的知名学者爱德华·卡伊丹斯基先生。他说,不久前在研究比马可·波罗更早到达中国的波兰人本尼迪克特方面取得了新成就,发现了本尼迪克特撰写的《鞑靼史》。这本书是前所不知的,过去只知道他访问中国后写过一篇约3000字的访问记。  相似文献   

19.
冯薇 《小康》2018,(12)
正曾经,威尼斯在中欧贸易和文化交往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如今,威尼斯作为意大利最重要的港口,积极寻找契机,"一带一路"也被意大利媒体认为是威尼斯得以重获昔日辉煌的重大机遇。《威尼斯商人》、威尼斯电影节、马可·波罗、叹息桥、贡多拉……中国人对威尼斯这个意大利城市的了解程度甚至超过了意大利首都罗马以及米兰、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等大城市。意大利北部  相似文献   

20.
美国历史学家和中国(美)丹尼尔·W·克诺夫兹著甘雪春,何萍译多少年来,许多西方人一直在试图了解和认识中国,这一活动始自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十六世纪晚期到十八世纪初叶,耶稣会的传教士继续进行着这项工作。然而,训练有素的美国历史学家正式开始著书立说地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