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基本成果是在我国确立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的体制变革,使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形成了较之于人民公社更有活力的农村经济的微观组织结构,从而推动农业向前大大发展了一步。但是决定农业生产效率的绝不仅仅是劳动力这一种生产要素,还须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其他要素共同形成一个有效的组合,才能使农业得到全面的发展,逐步走向现代农业。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较好地发挥了劳动力要素作用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其他生产要素作用的发挥。首先是土地资源被分割切碎…  相似文献   

2.
刘长春 《前沿》2003,(12):62-64
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在产品占有上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 ,所谓分配关系 ,是同生产过程中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相互关系相适应的 ,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而产生的。产品的分配关系不是独立于生产过程之外的 ,而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或表现形式。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  相似文献   

3.
牛凯功 《创造》2021,29(10):11-18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制定出台《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列为七大生产要素之一,并提出健全数据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意见."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①深刻把握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区分生成数据、生成数据生产要素、数据生产要素投入到社会再生产过程三个阶段对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展开研究,对于通过公平合理有序的分配,取得数据要素作用充分发挥的正向激励,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劳动和劳动力各自是独立的生产要素,而管理、技术、信息等内涵于劳动力和资本之中。因此,生产要素应包括劳动、劳动力、土地和资本,其中劳动是活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是实体要素。劳动价值论是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立论的,按劳分配是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理论抽象,不是价值分配的操作方法。价值分配是按市场规律进行的,与价值创造没有必然的联系,所谓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并不能否定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理解的价格体系,是各种商品和劳务最终价格的比例关系。决定价格比例的客观依据是什么?笔者想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决定价格比例 (一)各部门相互进行物质补偿的比例决定价格比例。 典型的商品生产形式是用商品生产商品。产品和生产要素都是商品。社会生产的每个部门都以别部门的产品作为本部门产品的生产要素,作为直接的生产要素或者间接的生产要素(生产劳动力的生产要素)。这种生产方式使各种商品的价格具有一种客观必  相似文献   

6.
解决当前分配理论分歧的关键是先明确分配对象,只要分配对象确定,就必然存在这么一个逻辑链:分配对象—由“谁”生产(生产主体)—决定→“谁”分配(参与分配的主体)→“谁”怎样生产(生产方式)—决定→“谁”怎样分配(分配方式)→“谁”在生产中的贡献大小(分配尺度)—决定→“谁”分配多少(分配数量)。分配对象、参与分配的主体和分配方式是否多元化是一个质的判断,决定于生产方式;分配数量的多少是一个量的判断,决定于生产要素及所有者的贡献大小。因而,我国“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产品分配的变化。如何从理论上认识这种变化?本文提出的思路,其基本点就是把分配形式、分配内容和社会分配关系区别开来认识问题。市场经济中共同的分配形式:按生产要素产权分配市场经济中,社会产品的分配形式都是按生产  相似文献   

8.
依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批驳了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和非生产要素或非经济要素也创造价值的理论观点的错误本质。借助于“资本”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的理论渊源,进而完成对私营企业主参与利益分配的性质分析。  相似文献   

9.
卢黄熙 《岭南学刊》2003,3(5):22-24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决定收入分配的根本依据,价值创造是决定收入分配的直接依据。按生产要素分配,还是按劳分配,都不过是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都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为根本依据;按劳分配的主体,即主观生产要素与物化劳动的客观生产要素各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是它们参与价值分配的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个人收入分配,既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它包括市场初次分配和收入调节两个层次。市场初次分配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价格在收入分配中发挥基础作用,个人的收入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要素的市场价格。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基础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的收入以劳动力要素报酬为主,劳动力素质差异成为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根源。在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础上,政府运用收入调节措施,对个人收入实施公平有效的调节,以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不能把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混为一谈  目前 ,理论界有的同志自觉不自觉地把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混为一谈。例如 ,魏后凯同志在《中国工业经济》 1998年第5期发表了《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一文 ,该文第二部分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更高一层次的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讲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实际上就是按劳分配与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之后 ,该文在其第四部分运用《1992年各国劳动者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统计表进行实证分析 ,并指出 :“目前 ,我国国内生产…  相似文献   

12.
市场体系是各类产品、各种生产要素采用商品和价值形态,通过买卖活动,在流通中结合而成的体系,它不仅是市场主体活动的空间,同时也体现着各市场主体的交换关系。它包括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商品市场中流通的是有形的物质产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根据商品最终的使用价值和消费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在要素市场上流通的是进行生产活动所需投入的各类要素,它包括:1.金融市场,包括  相似文献   

13.
于革非  冯薇 《理论月刊》2004,(11):65-66
现行的生产力理论将生产力要素分为独立要素和非独立要素,其中科学技术属不属于独立要素熏学术界还有争议。本文认为,这里的“独立”可从三重涵义上去理解。所谓的“渗透说”、“乘数效应说”不足以解释科学技术是不是生产力要素中的独立要素。关于“潜在要素”、“转化”与“独立要素”的关系熏本文的观点是,转化是生产力诸要素的共同特征,也是生产过程、资本运动过程的共同特征,其他要素、不同资本之间也存在着转化,独以科学技术需要转化为由,否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的独立要素,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4.
按数据要素分配是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中最具时代特征的新鲜事物。当前,国家层面也已逐步形成“一项顶层规划”+“一套基础制度”+“多点政策配套”共同发力的政策体系,为数据要素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指明方向。借鉴土地等要素市场经验,构建对应于数据要素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零级、一级和二级联动市场,明确数据“三权分置”和三级市场体系的映射关系,提出三级市场联动的数据价格创新机制,实现从“数据资源入表”走向“数据资产入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最终实现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闭环。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指出,现今收入差距拉大了,有人认为这是贪官污吏、投机倒把、坑蒙拐骗、弄虚作假等原因造成的。这些情况固然存在,但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经济方面:一是市场改革中参加分配的生产要素增加了。现在生产要素包括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土地等,不同人占有的要素不~样多,收入就不一样。二是人的资本投资不同了。过去我们的学习费用都是由政府负担,所以学历高低在工资上差距不大。现在除了义务教育外,高中、大学、研究生,还有临时培训、短期培训等费用都由个人和家庭负担,因此这种投资所得到的成果也主要由个人来享有。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运作中的各经济主体之间客观形成的相互制约的经典关系,内在地约束着各 经济主体共同进行资源的公平交易,进而支承、维护和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但要使 这一制约机制发挥正常的作用,它必须建立在各经济自主支配其经济资源的产权基础上。 我国的市场经济在于参与其中的最重要的经济主体─—所有者的缺位,从根本上导致了各 经济主体之间形成的经济制约关系的扭曲,而这种扭曲的经济制约关系,是难以强制与约束 各经济主体共同支承、维护与推动经济资源的公平交易和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的。所以,要 通过改革使我国经济逐步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市场经济健康运行所需要的产权制度必须 到位。  相似文献   

17.
采用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模型测算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用固定效应模型与门槛回归模型分别验证黄河流域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与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2011—2020年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递增趋势,且主要由技术进步引起,流域内所有城市的土地城镇化逐年递增,11个城市(州)出现人口流失导致人口城镇化递减;人口城镇化与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倒“U”型关系,土地城镇化与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呈现“U”型关系,且这种关系在流域内存在区域差异性;人口城镇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土地城镇化的双门槛效应,当土地城镇化发展过低或者过高时,人口城镇化呈现抑制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土地城镇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人口城镇化的单门槛效应。因此,黄河流域各城市应积极推动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控制土地城镇化高速发展,建立以常住人口为标准的“人地挂钩”制度,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居民消费,建立“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8.
<正>通过数据“三权分置”的权利体系设计、数据共享复用的价值化制度架构、数据要素价值分配制度设计等,使全体人民能够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随着数字技术在社会经济中日益广泛渗透,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将在生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全面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建设这种全新生产要素的基础制度架构,从而使数据要素在促进社会经济的公平与效率协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022年12月,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9.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怍为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和其他生产要素直接结合,形成生产能力;作为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是生产的主人,决定生产,管理生产并获得相应的生产成果。农民既是小私有者又是劳动者,这就是土改以后农民  相似文献   

20.
郑楚光 《世纪行》2006,(3):17-17
一、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力要素分配的最低标准,公平社会财富一次分配。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异扩大的趋势”。我们应该对国有垄断部门和国有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要尽快加强监管,适当降低垄断行业收入水平,防止法理上归全体公民所有的垄断利润转化为小集团的利益和个别人员的薪酬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