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晨 《北京观察》2021,(1):60-63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张新慧很喜爱的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诠释了他对雪域高原深入骨髓的深情。巍峨耸立的群山、洁白无瑕的云朵、漫山遍野的牛群、黝黑淳朴的笑脸……这是我们心中雪域高原的模样。然而,这一切对于援藏干部来说却意味着要克服高寒、缺氧、暴晒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是洪湖这方水土滋养了我,它给了我智慧和力量,也给了我责任与担当,我想带着我的家乡父老共同致富。"赵道华湖北华贵食品集团、浙江安心木业有限公司、苏州高扬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九三学社社员。赵道华有个梦想,就是要让家乡的土地长"黄金"。这个梦,他做了将近30年。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的赵道华返回家乡洪湖,他种过  相似文献   

3.
正"没有土地流转的政策,很难想象我能承包那么多土地"在桂林市兴安县崔家乡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记者见到了2011-2013年连续3年荣获"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的唐新全。这位外表朴实的80后小伙子高中毕业后,没有加入外出打工的大军,而是选择了回家种地。他种柑橘、种水稻,并潜心向在县农业局工作的叔叔学习农业技术,随后还开了自己的种子销售店。  相似文献   

4.
赵辉 《台声》2010,(12):68-71
<正> 林生祥曾四度获得台湾金曲奖,担任主唱的交工乐队被誉为台湾近10年来最值得关注的独立乐团,他的音乐甚至被认为是"一代人的史诗"。尽管他的演唱全部用客家话,但并未影响人们从他的音乐中听到南台湾的稻田、客家人的喜怒哀愁和美浓小镇那片土地的味道。如他所说,"我是农民出身的歌手,总是想着用自己的音乐为农业做点事情。"他歌唱的是土地、劳动和农民,歌唱他们生活的欢欣与美,歌唱他们抗争的勇气与无奈。  相似文献   

5.
王万程 《当代广西》2014,(11):46-47
正18年前,他竞选行政村村主任落选后,回到生他养他的白牛自然村,自荐当选为白牛自然村的"村长",成为一名"编外村长"。18年来,他带领白牛村搞土地流转,打造了广西著名的土地流转"白牛模式",使村民年收入从400多元骤升到过万元。他就是唐旺旗,白牛自然村党支部书记,先后被评为"贺州市劳动模范""经济能人""自治区劳动模范""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土地不整成块,没有出路"  相似文献   

6.
张聪 《协商论坛》2015,(3):57-58
"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1986年冬,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路遥,在手稿前写下了这样的题记。这片土地,就是陕西省延川县,它是路遥自7岁过继到伯父家之后,生活了18年的地方。而在他《平凡的世界》笔下再现的40年前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正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播出。  相似文献   

7.
王云翀 《黄埔》2013,(4):15-15
我中华民族,雄居东亚,建国迄今,已历五千年,中华民族产生了"中国"。我是中国人,一生中,生活在中国土地上,这是事实,永远改不了!在台湾长居有几十年,我们永远觉得是在中国,没想到国民党出了个党奸,我们叫他李逆登辉,由小女子蔡英文为了几个稿费,发明了"两国论",李逆本来是日本走狗,自然希  相似文献   

8.
正二十四五岁时,阮义忠第一次透过照相机的取景框"看世界时的感觉"是:"那是一种无法回避、无法把自己从现实人间抽身出来的,令我惊慌失措的处境。"40多年后,阮义忠已是蜚声两岸摄影界的名家和导师。今年,他在1987年推出的《人与土地》摄影展在台北  相似文献   

9.
成败5元钱     
50多年前,一个中国青年随着"闯南洋"的大军来到马来西亚,当他站在这片土地上时,兜里只剩下5元钱。为了生存,他在这片土地上为橡胶园主割过橡胶,采过香蕉,为小  相似文献   

10.
正"当初来大陆创业,我选择在贺州发展肉猪养殖业,是看中了这里的好山好水。掐指一算,一待就是11个年头了……"广西贺州华硕科技种猪场总经理王备娓娓道来。短短的交流,从王备的言谈举止中,我们能浓浓感受到他从创业、立业到安业,已经深深眷恋上这片土地,把这里当作他的第二个故乡的情怀。老乡引路探查"风水宝地""当时看到大陆针对台商有这么多优惠政策,让我很心动,听老乡说,贺州有很多地方适合开场养  相似文献   

11.
王军 《协商论坛》2013,(7):49-51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他的经典名著《美国与中国》的开篇,将"中国人民生活的根本问题"概括为"由于太多的人,过分密集在太少的土地上,从而使人们为了维护生命,耗竭了土地资源以及人的智慧和耐力"。"中国6/7的人口不得不密集在1/3的土地上。"费正清写道",据粗略估计,中国确实有人居住的地区大约只有美  相似文献   

12.
刘学刚 《乡音》2011,(9):49
"他们快乐地做自己想干的活计,土地为他们出产丰足的食物。山上橡树的枝头长出橡实,蜜蜂盘旋采蜜于橡树之中:绵羊身上长出厚厚的绒毛:妇女生养很多外貌酷似父母的婴儿。"第一次读到这些拙朴、温暖、舒畅的诗句,是在云南作家于坚的《人间笔记》里。他之所以复制这段文字,是因为在彩云之南某个村庄,他看见了雷同的情景:我坚决地告诉你们,  相似文献   

13.
<正>重庆秀山自治县梅江镇的杨平,以前对土地承包政策不了解,怕吃亏上当,对土地流转很是排斥。而现在,他却放心大胆的将土地流转出去,安安心心的在承包了他家土地的三磊田甜公司务工,除了土地流转收入外,每月又有了固定的工资收入。之前在秀山自治县,像杨平这样"无知"的农民有很多,由于不懂土地承包政策,排斥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今年初的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县人大代表糜良政提出的一条建议,让很多原本"无知"的农民变成了"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4.
最美中国     
正我的中国,在这个最美的秋天,迎来了67岁生日。最美的中国,她又在哪儿?我把目光投向中国最广袤的乡村。一个70多岁的老农,他吆喝着一条牛在田野里耕耘,他的额头,和田野一同隆起了皱纹,花白的头发,像覆盖在草叶上的霜。但我分明看见了,这样一位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对土地的感情最深,他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像风掀动着溪水两边的稻浪。  相似文献   

15.
乌格 《中国减灾》2011,(6):23-24
"我不是要打鬼,我是被鬼打着了。"说这番话的是位三十出头的小伙。他叫霍馗。他一出言,令我大吃一惊。倒不是因为他在纠正我的问话"你叫‘馗’,是要打鬼"时道出的语义,我是为他迅速简洁的应答,更为他在描摹有着众多不幸的人生时,竟然这般坦然还略带诙谐。  相似文献   

16.
李科 《人民公安》2013,(13):30-35
作为"杏子林助学"公益事业的发起人之一,在中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那2000多个孩子,是民警老W这5年来最难以割舍的牵挂。助学资助者中,普通工薪阶层最多,还有像老W一样的警察,来自全国各地多个警种。"这是我的警官证。"对面的老警察欲向记者亮明身份。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他有些尴尬地笑了:"上个月刚办完提前退休手续,还不习惯呢。"这原本是一个秘密:再坚持大半年,已"退二线"的他,退休金就能再  相似文献   

17.
我是1993年从青田县府办调到县土管局的,主要负责地政监察和土地信访工作,我认为,作为土地执法者,就要有不徇私情,不为利诱,敢于同土地违法行为的人和事作斗争的决心和勇气。1996年5月,我县东源镇叶某,未经批准建起54平方米的私房,还严重影响村道路和四邻通道,我得知情况后赶到现场,向他发出立即停建通知书。可他不但不停建,反而加快兴建速度,一  相似文献   

18.
珍珠的光焰     
一簇簇翠叶在晨风中摇曳,一行行树干在晓岚中隐现,一盏盏灯光在不远处闪亮……这是在西联农场的胶林。许多胶工都向我说起过,1960年2月9日,在这葱茏叠翠的胶林里,曾留下了周恩来总理视察的身影,以及他"西联宝岛,南国珍珠"的题词。暑往寒来,在西联这片土地上,有那  相似文献   

19.
一个美国人挖极低的价格.在某城30英里外购置了一片长期闲置无用的不毛之地。之后.这个人找到当地政府.他对市长说:“我有一块土地,想无偿捐献给政府。我唯一的要求是希望政府在那里建一所大学,因为我相信振兴美国的最佳办法是兴办教育。”市长当即欣然接受。于是.此人把2/3的土地捐给了政府。不久.一所颇具规模的大学城矗立在这块不毛之地上。在大学城周边剩余的1/3土地上,捐献人修建了学生公寓、餐厅、商场、酒吧、影剧院等等.形成了大学城的商业服务带,其收益远远超出他当初购置整片土地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类学学科诞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人类心智同一性的认同,该认同中蕴涵着两层含义:人类与非人类的区隔;在"心智同一"的前提下关注同中之异。于是"我"与"他"的关系成为人类学研究"他者"的逻辑起点。如今"我"和"他"的关系随着时代发展进入了不同语境,反思"我"和"他"的关系,反思人类学理论,尤其是族群共同体知识的语境性显得愈发重要。讨论"自我的他性",可以反思"我"和"他"的关系以及相关理论在语境中的策略性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