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被这个节目邀请来到这里,是我的荣幸。”当我采访台湾节目主持人、歌手费玉清时,他很诚恳地对我说。 费玉清与同样来自台湾的艺员高凌风、李美凤、于台烟等4人是来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走进台湾》栏目开播一周年特别节目的录制,这一特别节目是中央台《欢聚一堂》栏目和《走进台湾》联合录制的。在录制现场,我还见到了一年来为《走进台湾》而奔忙的人们。  相似文献   

2.
邱娥国与我是同事,尽管在一个楼里上班,但因为邱娥国太忙,我有时想同他聊一聊却找不到空。这次《警察天地》杂志约稿,要我了解一下邱娥国去北京观礼的情况,我才好不容易在筷子巷派出所找到了他。他太忙了,所以就站在门口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3.
认识邱毅不难。在台湾,在大陆,只要打开电视,就可以看见他架着眼镜侃侃而谈的模样。然而,要直接和他"聊天",那还真得找准机会,因为他的日程总是安排得满满的。前不久,邱毅到了上海,我在他下榻的新锦江大酒店与其"约会"。我们从上海聊到海峡彼岸,因为话题始终离不开"海",所以自我调侃,把此次采访的主题定为:"聊海"。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宝应县黄浦乡有选民1.9万,分4个选区、设21个投票站,1997年底一次选出县人大代表8名,选民参选率达99.5%。笔者来到这个市、县选举工作试点乡采访,在各选区见到许多选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场面。神圣的权利在曹坝村投票站的第二排座位上,有一位74岁的来自台湾的选民李东跃,他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组长本来通知他早晨7点集中,结果他凌晨4点半就起了身,一吃过早饭就骑自行车去投票站参加了投票选举。他向笔者深情地介绍说:"我21岁去台湾,住在台南市53年了。1989年第一次回大陆探亲,看望想念多年  相似文献   

5.
莫名 《乡音》2013,(3):48-48
一位做电视企划与采访的年轻人,常常需要加班,日夜颠倒。因与家人同住,所以他妈妈常会担心,常念他:要记得吃饭,别太晚睡,开车要小心,等等,这样的唠叨每天反复好几次,他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只是有时他也会觉得不耐烦,一见到母亲就想逃,免得听她啰嗦半天。有一次他赴台湾花莲采访慈济的证严师父,听到师父说一句话,他觉得很有道理:"如果一个父母常常担心他  相似文献   

6.
黄秀雯 《传承》2006,(10):17-19
说起来,本刊与刘老——刘太行是有些渊源的,2004年12月,本刊主编师小玲就采访过他。都说他是个朴实、爽朗、待人亲切的人,可第一次采访那么高级别的领导——原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军衔、全国政协委员、刘伯承元帅的长子,我的心一直忐忑不安。刘老身材高大,在人群中很突出。第一眼见到他,我就把他和照片里的形象联系上了。风尘仆仆的刘老不顾旅途疲劳就接受了采访。  相似文献   

7.
有时会觉得世界并不大,就是在地球那一头的天涯海角也会不期而通地见到台湾的老朋友。1984年春,我随全国台联组织的旅行团到巴西访问,在圣保罗的一次台湾乡亲的聚会上就见到许多老先生。我们都高兴、兴奋这一次会面。当台湾乡亲们——在大陆的和在巴西的——在异国他乡促膝谈心,唱台湾的山歌民谣时,有人提议——要我唱一首歌,我便唱了‘跑马溜溜的山上”这一首康定情歌。唱罢,就有一位老乡亲找我,说他在台湾时就听到这首歌,是台湾大学“麦浪歌咏队”唱的。我说,我也是在台湾学会唱的,我就是当年“麦浪歌咏队”的队员。这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见到邱东汉先生是1995年春节前在北京圆山大饭店。当时,正值全国台联在此举行新春联谊会,我看到身旁端坐着一位神采奕奕的长者,一聊,方知他是台湾香化学公司的董事长,是专攻化妆品的专家,在祖国大陆注册了一家名叫“北京自然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生产名为“蜜施雅丽”的系列化妆品。以后则断断续续听到他的消息,比如“三八”妇女节时,他专门为在京台胞女士举行了化妆美容知识讲座,在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又为来京的妇女代表进行美容咨询……可毕竟两年了,他究竟怎样?美,能影响世界一进地宽敞的办公室,正碰上邱东汉先…  相似文献   

9.
今年的4、5月,浙江卫星电视、中央电视台四套和一套节目连续播放台湾资深记者赵慕嵩先生的采访生涯及心路历程的专题报道。作为一个熟悉赵先生的朋友,我又一次为其传奇经历和“中国情结”所感动和震撼。现年65岁的台湾记者在13年时间里43次到大陆采访,除西藏、宁夏以外,他跑遍了祖国大陆,而且还驾驶越野吉普车体验了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在大陆奔波路途之广、采访时间之长、报道之全面深入等方面,赵慕嵩先生无疑为台湾记者之最。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8,(23)
正2001年5月17日,我第一次赴台驻点采访,这也是大陆报纸类媒体的第一次。记得第二天的《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台湾《联合报》刊发了消息和图片。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今年,每年我都赴台驻点采访。足迹几乎遍及台、澎、金、马,319个乡镇,我去了274个。驻点采访,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方方面面,见证并记录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节点。驻点采访,让我提升了能力,也收获了友谊。这里我分享一段驻点故事。驻点采访十几年,多次有机会在台湾过春节。同为中国人  相似文献   

11.
阎崑 《台声》2023,(23):99-103
<正>被采访人:李正祥,台湾抗日志士李建兴之孙,台湾三合贸易公司总经理,瑞三(股)公司董事长,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常务监事。他在新北市瑞芳李宅接受了笔者的采访。记者:李先生,您好。我是第二次到瑞芳来,我之所以能有第二次,确实是李家抗日的历史给我一个感动,给我的同行也有一个感动。我想请您简略地讲一讲,李家的先辈是何时到这边来并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周仕兴 《今日广西》2010,(24):15-16
题记:两年前的圣诞节,笔者采访了在广西融水大苗山支教10年的法国友人方芳。她不幸离去了,留给我们的是永远的遗憾与眷恋。今年的圣诞节,我约访同样在壮乡农村支教10多年的德国友人卢安克,得到的回复是:他已离开中国。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15)
正在咖啡馆见到陈文成时,他身穿简单大方的运动装,身上散发着蓬勃的朝气。在采访前我曾了解到陈文成很热心两岸交流与发展,作为一名在读博士生,学习之余不仅担任了北京体育大学"两岸文化交流协会"的会长,还是台湾"中华两岸交流促进会"青年部的副部长。面对这位货真价实的"学霸",我的心中难免有些忐忑,担心他学究气过于浓厚而影响沟通,然而,在短短的一个小时的访谈中,才发现我的顾虑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爱心。在湖南省衡南县车江镇,一名普通村妇关爱他人的事迹被广为传颂。那是在一次采访途中,记者看到一个中年男子给了车上乞讨的断臂残疾人10元钱,可那个男子的穿扮并不像个富裕人,这使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就和他聊了起来。他说:“助人是善良的表现,弱势群体非常希望健康的人给他以支持和生存的勇气。我虽然不富有,这10元对我这健康的人来说也算不了什么,更没什么了不起,但我应该向车江镇的何盛莲学习。”他的话说得很自然,却在记者的心头激起了波澜,记者决定采访何盛莲本人,遂驱车2小时左右到了衡南县车江镇铁市村。夜幕降…  相似文献   

15.
刘聪玲 《台声》2011,(6):47-47
高雄,我陪国修老师一起去台湾KISS RADIO给DJ们培训。 刚刚采访完他。那时候他正在台南演出他的《京戏启示录》。听说有这样一个大师班的授课计划,而“KISS”又有我最要好的朋友,当然也将丰富我的采访内容,于是,我就跟去了。  相似文献   

16.
早就听说过凤城食品,知道是一家台资企业的产品。它的面包、蛋糕在北京一些消费者中口碑不错。我真正产生采访的念头,却是因为吃了该公司生产的凤梨酥,它不但包装精美,而且味道相当好,太太、女儿也都赞不绝口。在北京一个寒冷的周末,我如约见到了凤城食品(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士禧先生。他,中等个儿,瘦瘦的,文静的脸上戴着一副近视镜,在一套浅色西装的映衬下,像是一位学者。略事寒暄,他就爽快地和我聊开了。1953年,汤土禧出生在台北市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祖籍广东梅县,是客家人。他的父亲凭着客家人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不…  相似文献   

17.
原以为,是一次轻松的采访,见到她才感到,写好她很难。尽管两次登门,近七个小时的交谈,我仍然难以下笔。只好抄录我的采访笔记,让读者见仁见智吧。  相似文献   

18.
到浙江台越纺织品公司采访是在一个下午,我们到达廖芳滨董事长办公室的时候,他正和几位台湾来的朋友聊天。在等待的时间里,我有意无意听到他们谈话的内容。令我感到奇怪的是,他们谈的并不是生意方面的事,反而是一些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这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廖董事长恐怕原来并非是生意人出生,这一点在我对廖董事长的采访中得到了证实。廖先生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在结束了学业之后,他回到台湾并且在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许胜发先生的公司工作。之后,他弃商从教,在台湾大学执教了一段时间。廖先生说,在他执教的那段时间里,他…  相似文献   

19.
我头一次听到何文德这个名字,是去年十一月在他的老家湖北.湖北人以钦敬的口吻谈到他在台湾发起了外省人返乡探亲运动.我头一次见到何文德先生其人,是今年一月十九日,在北京.这位五十七岁的国民党退伍老兵,看上去倒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他在沉默的时候,习惯地紧闭双唇,嘴角下弯,好像在强忍着满腹的悲悽.当我握着他的手,说他的姊妹正在等他回去的时侯,他还未开口,泪水便涌满了双眼.我不禁为之动情,又重复  相似文献   

20.
2010年3月6日,北京贵宾楼饭店,我见到了张学良五弟张学森的长女张闾蘅。张闾蘅介绍说:"我是在美国出生的。6岁到了台湾,在台湾长大。小时候,我知道我有一个很出名的爷爷叫张作霖,还有一个出名的伯父,可是这个伯父在当时国民党政权统治下是一个叛徒,他是对国民党叛逆的人。所以我们从小就没能看见他,他在哪我们当时都不知道,知道他在台湾,可是在哪没有人告诉我们。我念书时,每当老师讲到历史,讲到西安事变这一段,因为我坐在教室里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