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一个“六一”儿童节来临了,但对于武汉13岁少年黄艺博而言,或许仍未修复不久前那场围观所造成的“受伤”。据媒体报道,黄艺博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如今已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百余篇文章,  相似文献   

2.
《台声》2020,(4)
正颜正国简介1974年10月10日出生于台湾台北。6岁就参演《原乡人》;7岁开始,受台湾导演侯孝贤的赏识并陆续参演《就是溜溜的她》《小毕的故事》《在那河畔青草青》《风柜来的人》《儿子的大玩偶》《冬冬的假期》等影片;8岁获得金马奖最佳男童星奖提名,出演了金敖勋导演的《油麻菜籽》。  相似文献   

3.
帅恒 《公民导刊》2011,(7):55-55
对于武汉13岁少年黄艺博而言,不久前的那场围观或许令他终生很受伤。据媒体报道,黄艺博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如今已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百余篇文章,并将近三千元稿费和变卖废品赚来的零花钱都用于资助孤寡老人。身为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的黄艺博不仅拥有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张大成 《协商论坛》2010,(10):62-62
曾以《班主任》、《钟鼓楼》、《公共汽车咏叹调》等作品享誉文坛的刘心武,每日辛勤笔耕不止。已跨过60岁门槛的他,一般在晚上10点开始写作,伴随着优美的古典音乐,一直写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  相似文献   

5.
正近代福州,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出现了众多才女,薛绍徽堪称其中的佼佼者。薛绍徽(1866~1911年),晚清著名女翻译家、诗人,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外交官陈寿彭之妻。薛绍徽5岁学写字,6岁学《四书》、《毛诗》等,8岁读《左传》,开始学作诗词和骈文,还兼学围棋、画画、洞箫、昆曲、刺绣等。欢乐的童年转瞬即逝,她9岁丧母,12岁失父,生活一落千丈,只好寄养在姨娘家。即使这样,薛绍徽仍坚持作诗不辍。  相似文献   

6.
刘亮 《春秋》2009,(3):31-33
陶钝,原名徐宝梯,字步云,抗日战争中期,开始以“陶钝”的笔名在敌后山东抗日根据地发表作品。此后.即以“陶钝”作为通用名字传世。陶钝于1901年10月29日(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九月七日)生于山东省诸城县。陶钝于7岁开始在私塾读书,幼年的陶钝从《三字经》、《千字文》开始,  相似文献   

7.
自幼习武、酷爱中医正骨,点穴术;10岁开始接触中医,17岁开始正式学医,32岁开始行医生涯,36岁被聘为北京饭店外宾门诊部专家;自创了一套点穴按摩手法,自行研制了“冬虫夏草胶囊”;撰写的中医专著深受中外各界的排崇……这就是《中外名人辞典》里的尹志超,一个看似豪放不羁,颇具侠客风范的“酷大夫”。  相似文献   

8.
赵辉 《台声》2011,(3):94-97
忘记“人生八十才开始”是谁讲过的名言,以前总想人生怎么80岁才开始,太晚了吧?采访过王农老先生,却觉得这话没错。春节前,台湾85岁高龄的画家王农先生在北京举办《落笔生花情牵两岸王农画马:85岁回顾展》,同友人一同去观赏。  相似文献   

9.
顾城简介: 1956年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放猪。"文革"中开始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  相似文献   

10.
魁奈是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重农学派的创始人。生于1694年,死于1774年。催近六十岁时开始研究经济问题,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经济现象,把经济规律理解为自然规律。主要著作有:《租地农场主》、《谷物论》、《经济表》等。  相似文献   

11.
60年一甲子。对于以向世界说明中国为己任的《今日中国》杂志(原名《中国建设》),60年的风雨历程,从诞生到开花结果,不断羽翼丰满、走向成熟,60岁是焕发出第二个青春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
1933年67岁的康定斯基定居巴黎近郊塞纳河畔的纳伊利,开始了他晚年的“大综合时代”.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有《连续》《带伴奏的中心》《纤细的固定》《两只绿点》《带伴奏的中心》《紧凑整齐的对比》《红色形状》《分割·统一》《孤立》等,他的表现手法由初期的写实转变到抽象表现主义,由非具象表现转变到几何学抽象构成和带有象征性的标记符号,以及将画面构成分割成几个不同性质的矩形,也可以说是几个小画面被图像化地统一于一个大画面之中.  相似文献   

13.
焦点人物     
《时事资料手册》2008,(1):73-75
孙道临 2007年12月28日,86岁的孙道临逝世。孙道临,1921年12月生,浙江嘉善人.毕业于燕京大学。他英语流利,精于书法,善钢琴,会唱歌,多才多艺,是有名的“江南才子”。1948年开始步入影坛。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孙道临参与了《雷雨》、《日出》、《家》、《茶花女》、《渡江侦察记》、《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等100多部舞台剧和影视剧的演出.  相似文献   

14.
正1956年9月,二十多岁的王蒙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是一篇抨击党内官僚主义现象的小说。小说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开始"对号入座",声明"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居然有这样的区委是不可信的""我们这儿并不是那样呀"等等。随后,在作协主办的《文艺学习》上,掀起了关于《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的大讨论。讨论从1956年第12期开始,连续进行了四期,前后发表文章25篇,年轻的王蒙就这样出了大名。他在《半生多事》里回忆,那时"人们争说‘组织部’","看到行行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经济学界的独臂将军”的戎文佐教授所作的自传《从钱庄学徒到北大教授》已由宁波出版社出版。1939年,14岁的戎文佐遭日机轰炸失去左臂。在17岁时,他进入钱庄当学徒,一年后就开始发  相似文献   

16.
对面林怀民     
《台声》2017,(22)
<正>有一刻,坐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池座上,内心一如台上的《稻禾》,稻浪翻腾,抽节拔穗,对面就是久违的林怀民,他的身姿,他的艺术,他的如稻禾成熟的过程,于我于《台声》不能不算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了。自始迄今,《台声》几乎年年有他耕耘的印痕、结出的硕果,以及他腾挪翻江的舞场。林怀民,一位标准的中国式文男。1947年生于台湾嘉义,14岁开始发表小说,22岁出版《蝉》,成为上世纪  相似文献   

17.
正偶然间翻到《公民导刊》第6期《我为抗战扛起枪》一文,读90岁耿道庸老人的抗战经历,仿佛小时候听舅舅讲他的故事。我的舅舅也是黄埔军校学生。小时候在外婆家,每晚吃完饭,舅舅就会召集我们一帮孩子,开始忆过去。和耿老一样,他也曾担任过  相似文献   

18.
庚子(1900)年,54岁的清末法学家赵舒翘带着巨大的怨愤在西安遗憾地走了。他留下了以“慎”字命名的多部著作: 《慎斋文集》、《慎斋别集》、《慎战要言》、《慎疾箴言》等等。此外,他的四卷本《提牢备考》,也留给了后人。据史料记载,清统治者自雍正时期开始纂修《提牢条例》,乾隆、嘉庆、道光各朝又多次修改,但均未正式公布。至光绪时期,赵舒翘汇集清朝建政以来的有  相似文献   

19.
暮春四月的一天,我采访了刚从祖国宝岛台湾献艺归来的南通市民间蓝印花布艺术馆馆长吴元新。吴馆长告诉我,他自17岁开始从事蓝印花布艺术的收集、研究、开发和设计工作,他设计制作的蓝印花布《纺织图》、《奔马图》、《百福台布》等作品被中国蓝印花布馆收藏并批量复制,并多次荣获省、部级奖。  相似文献   

20.
他是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之一,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林清玄,17岁开始发表作品,30岁,囊括当时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25年的创作生涯中,林清玄出版作品逾百部,他的散文多次被选人中小学华语课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创下台湾150版的热卖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