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国家工业化的战略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莺 《桂海论丛》2006,22(4):77-80
农业合作化运动因其规模巨大、影响广泛、过程的跌宕起伏以及对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后续影响的深远而使今人对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从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国家工业化战略决策关系的角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选择了农业合作化的道路,与当时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和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战略决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开始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探索工业化发展规律,力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为后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仁卿  廖义军 《湖湘论坛》2010,23(3):102-106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开始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探索工业化发展规律,力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为后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苏联斯大林工业化理论成为其重要的理论来源,苏联的经验和做法也一度被因循,但其工业化局限则成为毛泽东重新思考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起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把乡镇企业向城镇搬迁聚集的战略新思路,认为搬迁聚集乡镇企业是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有效实现方式,是中国特色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并从依据、方案、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对实施这一战略的具体问题做了有个人见解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傅扬 《前沿》2013,(11):17-19
在研究马克思关于中国社会的论述时,人们很少关注马克思关于技术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问题。事实上,马克思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论及中国社会及其问题时,技术的因素也是他思考的重要维度。对马克思有关中国的论述进行新的思考和研究,可以看出,技术在中国近代以来经济结构、社会状况的变迁以及发展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同时,始终在思考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重 要思想,初步形成了三个鲜明的特色:即工业化是中国革命的目标;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工 业化的正确途径;中国工业化必须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这三个主要理论特色是建国后党的工业化思想 的历史源头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中国工业化的阶段划分关注的较多,但对中国工业化初始阶段的研究较为薄弱。中国工业化初始阶段是与先起工业化国家相类似的工业化起步阶段;是采用农业支持工业的方式实现工业部门高速增长的阶段;是工农业经济部门和结构发生剧烈变化的阶段。厘清中国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内涵,有益于为新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实施、实现有效的政策设定和制度安排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傅扬 《前沿》2012,(21):105-10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成绩斐然,但也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实践中的摸索,更需要理论上的探讨.本文对吴景超和费孝通关于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思想进行了分析比较.在这一问题上,他们既有相同点,比如对中国工业化目标的认识;又有相异之处,在具体道路设计上,吴景超主张都市救济农村,费孝通则坚持工业下乡,发展乡村工业.这反映了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且对工业化道路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他们的思考仍然值得今人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0.
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是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放在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历史大背景下来思考,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如何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并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先进经验,使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对策建立在现实可行的基础上,是当前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究竟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之路无疑是必然选择。这是针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当前世界工业发展的趋势提出的。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不仅是时代对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历史提供给中国人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宝贵机遇和有效手…  相似文献   

11.
李仁卿 《求索》2011,(1):66-68
实现工业化,使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富裕先进的工业国。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开始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如何对待私营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建国前夕,毛泽东曾明确提出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大量发展公私近代工业"。而建国后,毛泽东对"发展公私近代工业"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在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上,最终明确要求私营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绝种。研究毛泽东的这一认识变化,对于我们今天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孟祥林 《中国发展》2007,7(3):118-121
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该文首先简要论述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然后分析了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几个关键因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的充分发展和资源布局,最后初步探索了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选择:发展城市要以资源为依托。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要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我国目前工业化处于什么阶段,仍是一个争论的焦点。本文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情况,分析了我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并对我国工业化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的动力——工业化和三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新概念——三产化,提出了工业化、三产化指标由产值比例和就业比例共同组成的思路,在分析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化与三产化、城市化与非农化(工业化和三产化)的关系,论述了城市化的双动力——工业化和三产化,借鉴城市化曲线,提出了工业化曲线和三产化曲线,定量分析了中国城市化与三产化、城市化与非农化(工业化和三产化)的关系,得出了三产化逐渐取代工业化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成为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15.
项东 《理论月刊》2010,(3):18-21
建国初期,刘少奇对中国的工业化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其内容涉及到工业化的目的、工业化的资金筹集、工业化的步骤以及工业化与民主化的关系等方面。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刘少奇的这些思想在当时并没有能够付诸实践。但是,刘少奇的这些探索形成了中国工业化最早的系统理论成果,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开创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对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的工业化思想,是其在思考和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命题时形成的一项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对中国当前的新型工业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依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其核心在于:强调农业发展是工业化的基础,工业、农业、金融以及工业内部的劳动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必须协调发展,以及金融改革发展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欧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推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和措施,使得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国际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贸易壁垒进一步抬高。关注“再工业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以及政策的发展变化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可能影响,把握其趋势变化,对指导外汇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提出“再工业化”的背景,收集整理了美欧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措施,分析了美欧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提出了强化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中国生活方式变迁的历史轨迹 ,然后重点分析了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所造成的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恶化的问题 ,对当代生活方式面临的困惑进行了深入反思 ,并结合中国社会结构的历史和现实 ,分析了当代生活方式的不平衡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社会制度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 ,在农村、城市及国家工业化建设中 ,都出现了一些新矛盾、新问题 ,这些新矛盾、新问题促使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进行了新的思考与判断。建国头三年 ,中国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又影响了毛泽东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部署的考虑。所有这些最终成为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客观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一消费是人类社会的一般活动,它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消费目标、消费经验、消费最小遗憾心理、最大效用观念、收入水平和消费预期等。消费者消费方式一旦形成,就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稳定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民形成了较稳定的消费方式,它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已不相适应,但对我国消费者的影响还很大,对于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方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物质丰富,商品充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方式转变的物质前提。社会主义中国建立后,由于生产力落后,我国商品严重缺乏,为了建立新中国的工业化体系,迅速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