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警察技术》2012,(3):77-77
“处置暴力事件抓捕器”作为一种保护性约束工具,用以控制持刀、持械、拒捕的犯罪嫌疑人和实施暴力的精神病患者以及醉酒者,能够科学规避目前使用武器和徒手抓捕的不利,达到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有效制止不法侵害,同时不超过必要限度的目的,符合《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中“公安民警可以使用除武器以外的其它物品对违法犯罪行为人进行控制”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从当前公安机关对敌斗争形势的需要出发,作为人民警察,在警察院校培训期间,要了解强化体能和抓捕战术技能训练的内容,学会训练的方法,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养成自觉训练的习惯,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体能和抓捕战术技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3.
人民警察的武器使用权,是国家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权限。由于武器具有直接的杀伤力,操作时又有较强的专业性,武器使用权的行使稍有不慎,就会对公民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危害,从而导致警民关系紧张,影响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和执法形象。为确保人民警察依法正确使用武器,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人民警察武器使用权的法律适用研究,并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合理规范、制约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人民警察武器使用权的行使原则剖析人民警察武器使用的全过程,不外乎判断和衡量两个阶段。首先要判明是否可以使…  相似文献   

4.
人民警察武器使用的程序规定实质是对武器使用的义务规定。人民警察在武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出枪、警告、射击、射击后现场处置四个方面相应的程序,并时刻提醒自己应尽的法定义务。这样,在武器使用当中,才能最大程度上克服实践中存在的滥用枪支和不敢用枪的现实难题,也才能更大程度地避免因违法使用枪支而可能导致的各种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一、使用武器的原则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了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原则:一是依法使用武器的原则,人民警察不得违反《条例》的规定使用武器。二是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及时有效地制止违法犯罪活动,而不是以伤害或者剥夺违法犯罪人员的生命健康为目的,因此,即使是依法使用武器,也要注意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对公私财产的损坏。应当说,上述规定对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原则作了比较明确和严格的限制,是不难理…  相似文献   

6.
依法使用武器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是法律赋予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人民警察法》《枪支管理法》和《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带使用枪支规范》《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人民警察申领持枪证时的武器训练、持枪上岗后的日常训练和依法使用武器等都进行了规范,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7.
使用武器是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最严厉手段,也是保证其他权力得以行使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如何使用武器,是困扰我国警察执法的重大问题。现阶段我国关于警察使用武器的规定体现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司法解释中,缺乏统一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对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但是位阶低,内容存在着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为此,我国应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法》,对于警械和武器的范围、配备武器人员的范围、使用武器的原则、使用武器的条件和程序以及法律责任等问题做进一步的完善。这是制止和打击犯罪,保障人权所必须。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人民警察可以使用警械和武器。究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警械和武器,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则是什么? 广西:覃卫江覃卫江同志: 为了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正确使用警械和武器,及时有效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国务院于1996  相似文献   

9.
警察法知识问答问:公安机关在抓捕逃犯时,对抗拒逮捕的犯罪分子使用武器枪械,造成批捕在逃犯伤、亡或残废,有的花去成千上万的钱医治。请问,这笔医疗费应由谁出?答:根据《人民警察法》第10条的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  相似文献   

10.
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实战中 ,突袭抓捕占有很大的比例 ,它是公安机关抓捕犯罪嫌疑人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因此 ,在突袭抓捕的过程中 ,民警运用何种技术动作才能够迅速、有效抓获犯罪嫌疑人并且保证自身安全 ,是当前突袭抓捕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所谓“先摔后拿”是指公安民警在突袭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 ,在其毫无准备的情况下 ,出其不意 ,运用合理、有效的摔法动作 ,使对方失去重心 ,将其摔倒在地 ,然后利用反关节擒拿技术 ,控制对方上肢及身体并将其制服的一种擒敌技术。在突袭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实战中 ,可以运用的技术方法很多 ,如“先打…  相似文献   

11.
“威慑理论”认为,警察在行使侦查权的过程中,必须拥有对侦查相对人足够的威慑,否则不能达到侦查目的。越轨行使侦查权行为的出现,原因在于警察对侦查相对人的正当威慑不足。越轨地获取威慑往往导致警察的威慑力大于无罪犯罪嫌疑人与不知情人能够抵御的程度,可能造成无辜的犯罪嫌疑人受到刑事追诉。只有在为警察获取正当的威慑提供必要保障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等的权利才可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从侦查讯问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犯罪案件在犯罪嫌疑人、犯罪手段、犯罪证据状况和犯罪发现概率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一般刑事案件的特点;计算机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具有侥幸心理强烈、畏罪心理不突出的特点。对此类案件犯罪嫌疑人进行侦查讯问要采取“攻心”与“攻城”相结合的侦查讯问策略,运用以使用证据与说服教育相结合为主、辅以利用矛盾的侦查讯问方法,并应注意侦查讯问言语的技巧运用。  相似文献   

13.
搜索战术是公安边防部队在边防战斗中寻找、发现和缉捕犯罪嫌疑人时常用的一种战斗方法。在搜索行动中既要做到快速、及时地发现犯罪嫌疑人,又要确保搜索官兵和人民群众安全,必须运用合理的搜索战术。本文基于公安边防搜索战术概念和分类,结合搜索行动的特点,对公安边防搜索行动提出基本要求,以期对公安边防部队合理运用搜索战术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在公安工作中,带有艾滋病、乙肝等各种严重疾病的嫌疑人成为了基层公安派出所监管面临的难题。在调查案情和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过程中,往往因为看守所不愿意接受羁押而给派出所带来很大的负担,对公安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如加重警力负担,降低法律公信力,破坏群众安全感,影响民警工作积极性等。由于看守所等羁押机关的特殊性,由每个地市的看守所设立特殊疾病监室对其进行羁押比由派出所进行监管会对执法司法工作更有利。  相似文献   

15.
应用心理在审讯策略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讯活动是审讯人员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的心理交锋,是一场心理战。审讯方法和策略的正确运用,是取得审讯胜利的重要保障。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应用心理在审讯策略中的运用,以期对公安司法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缉令制作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缉令是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经常使用的法律文书。通缉令制作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办案,因此,制作一份准确恰当的通缉令,是决定公安机关能否顺利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查缉是民警一项经常性的危险性较大的工作,民警在查缉中运用一些合理的巧妙的语言伪装技巧可有效地迷惑、麻痹和稳定犯罪嫌疑人,起到隐蔽、保护自己及群众和寻找、制造战机,最后克敌制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安院校学员管理工作应抓住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两个关键环节 ,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注重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意识 ,活化管理思路 ,采取综合措施 ,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等综合能力 ,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公安预备警官。  相似文献   

19.
关于"沉默权"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许多案例表明,如果赋予犯罪嫌疑人以沉默权,将给侦查破案造成不利的影响,最早确立沉默权的英国从多年的司法实践中发现沉默权规定不利于查明案情,于1994年对沉默权制度作了重大修改.美国对实施了30多年的"米兰达规则"也提出了疑问,并通过判例规定了"米兰达规则"的若干例外.我国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精髓在于鼓励有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坦白认罪,允许其进行无罪或罪轻的辩解,但不承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沉默权.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其实际意义就是限制警察的讯问权.我们不主张沉默权,并不意味着警察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虽然在某些案件中,口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证据,但我们必须坚持严禁刑讯逼供或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式逼取口供.刑事诉讼证据较之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要复杂得多,如果再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则无异为侦查工作设置障碍,将造成案件久侦难破.  相似文献   

20.
关于“沉默权”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精髓在于鼓励有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坦白认罪,允许其进行无罪或罪轻的辩解,但不承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沉默权。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其实际意义就是限制警察的讯问权。我们不主张沉默权,并不意味着警察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虽然在某些案件中,口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证据,但我们必须严禁刑讯逼供或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式逼取口供。刑事诉讼证据较之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要复杂得多,如果再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则无异于为侦查工作设置障碍,将造成案件久侦难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