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邹军 《群众》2013,(5):12-14
党的十八大把推进城镇化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之一,2013年江苏省1号文件也提出了“协调推进城镇化、区域发展差别化、建设模式集约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目标。多年来,我省在城镇化探索和实践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上,需要从五个转变着手。  相似文献   

2.
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工作,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空间一体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必须加快市场建设,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必须建立完善城镇体系,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在政策环境上,要力争中央政府和省政府的多项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区域城乡集合体”是我国城市圈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发育中,由于区域城市化水平发展不平衡,若干城市圈呈现为一种以不发达县域经济为主体的农村经济包围特大中心城市的特殊格局。文章着重对重庆组团城市、武汉城市圈和京津冀都市圈中的“区域城乡集合体”现象作一些剖析。  相似文献   

4.
《群众》2007,(2):49-50
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浦口区作为南京中心城市的近郊区,其区位特点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抓住南京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突出“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主线,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道路,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经济实力、加快城市化步伐,促进城市要素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相似文献   

5.
建设武汉都市圈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有利于加速湖北经济的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在具体推进武汉都市圈协作联合发展的过程中,要从市场、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科教、规划等六个方面率先切入。  相似文献   

6.
李俊 《前进》2011,(2):28-30
平鲁区地处晋、陕、蒙三角地带,国土总面积2314平方公里,辖2镇11乡,共有286个行政村、23万人。早在“十一五”前,我们就从实际出发,提出并展开“一城十镇百村”城乡一体化建设。多年来,我们着眼于转型,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摆上战略位置,以“一城十镇百村”为架构,强力推进城乡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生态“六个一·体化建设”,闯出资源型区域城乡一体化建设“整体联动”模式,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构建城乡一体化工作新格局,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城乡统筹发展,也包含党的建设的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突出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这条主线,在深化认识、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创新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具体到构建美兰区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就是要适应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和海口市“建设最精最美省会城市”的需要,适应美兰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在全面推进美兰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积极打破城乡区域界限,改变城乡党建自成体系、相互分隔的状况,积极推进城乡党建观念、资源、工作等方面的统筹,  相似文献   

8.
周聪 《群众》2022,(2):49-50
毗邻区域是指都市圈内部各省市行政边界接壤区域,在都市圈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随着南京及周边城市迈向都市圈时代,南京都市圈毗邻地区的发展也进入"快车道"。《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区域一体化发展,为都市圈毗邻地区发展提供战略指引。新形势下,南京都市圈应巩固提升先发优势,以毗邻区同城化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模式,加快推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为全国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贡献智慧、作出示范。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10~20年将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十二五”时期是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开头。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合理布局城乡区域经济,我们应从宏观区域经济、综合经济区域、特色经济区、基本经济区四个层次建立完善的区域经济体系;深刻理解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内涵,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完善实现各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各地区大体一致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促进到问题地区投资等内容的区域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汤晓滋 《前沿》2014,(15):118-119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布局,由于受历史、财力等因素的影响,“二元化”的城乡发展模式,在城乡间建起了“樊篱”,严重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加强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的探索,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路子,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创新发展观念,拓展发展途径,破解发展难题,逐步改变二元经济结构,走城乡一体化道路,从根本上解决“三次”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义乌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以专业市场的繁荣发展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和国际化,走出了一条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富有义乌特色的发展道路,实现从传统农业县到经济强市的历史性跨跃,创造了“义乌奇迹”。浙江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是今后的一个重点。义乌发展的经验,尤其是以商贸流通为主体的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13.
孙柏宁  朱晨曦 《群众》2023,(2):21-22
<正>我国新型城镇化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都市圈的作用不断凸显。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在新发展格局下,都市圈以城市间密切的分工协作,正成为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本单元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群和都市圈要集约高效发展,不能盲目扩张”。构建集约高效的都市圈格局,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更有利于加快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进程,形成新时代中国空间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义乌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以专业市场的繁荣发展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和国际化,走出了一条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富有义乌特色的发展道路,实现从传统农业县到经济强市的历史性跨跃,创造了“义乌奇迹”。浙江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是今后的一个重点。义乌发展的经验,尤其是以商贸流通为主体的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义乌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以专业市场的繁荣发展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和国际化,走出了一条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富有义乌特色的发展道路,实现从传统农业县到经济强市的历史性跨跃,创造了“义乌奇迹”。浙江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是今后的一个重点。义乌发展的经验,尤其是以商贸流通为主体的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16.
广东区域经济差异发展的态势及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各区域经济发展都较快,但区域经济差异却呈扩大态势。完善和创新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是:必须把加快山区发展作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工作重点;加快区域产业整合与升级,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走有利于区域协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城镇化道路;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移民搬迁和异地扶贫。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启示及上海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国外的一些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中,在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国内的经验主要有苏南“乡镇企业为动力”的发展模式;以工哺农、城乡结合的大城市城乡统筹模式;中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点的嘉兴模式;以解决农民工问题为突破口的重庆城乡统筹模式等几种。上海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重点仍然是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创新,加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体系建设和加大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力度,力争在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桐庐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四化同步”、“五位一体”,全面推进城乡“六个一体化”,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先后荣获国际人居环境示范奖、国际休闲乡村示范区、国际花园城市、华夏养生福地、中国最美县和中国长寿之乡等一系列称号。  相似文献   

19.
张叶飞 《群众》2017,(13):19-19
镇江地处“南京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的交汇点,是全省沿江八市重要一员。我们将依托承东启西、接续南北的独特区位,乘着宁镇扬一体化的东风,在区域融合发展中走在前列、做好示范,争当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先行区。  相似文献   

20.
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与古都洛阳之间的巩义市,连续九年荣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03年被定为“河南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试点县(市)”和“国家城市信息化试点”单位。2006年10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指出:“经实地考察和专家论证,认为河南巩义市县域经济发展特色突出、代表性强,信息化基础较好,尤其是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在全国县市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信息化在其经济发展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方面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一些经验和模式,特确定巩义市为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