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宏观调控程序及其法治化的内涵依程序行事是人类的本质需求之一。程序是指“按时间先后或依次安排的工作步骤。如工作程序,医疗程序。”[1]我们以程序是否是法律所要求必须遵守为标准来划分,可以分为法律程序和法律程序之外的程序。人们对法律程序的关注由来已久,但是对法律程序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却存在争议。对于法律程序的理解一直存在着两种认知趋向:(1)把法律程序简单等同于诉讼程序,程序法往往被诉讼法替代。“凡规定实现实体法有关诉讼手续的法律为程序法,又称诉讼法,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2]又如“程序法亦称‘审判法’…  相似文献   

2.
程序,即事物运动的时间顺序、方法和步骤所构成的一个连续过程。法定程序通常是指法律规定的办理案件必须遵循的原由、制度、方法、措施、时限、过程、顺序和步骤。程序法是相对实体法而言的,两者的关系犹如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缺一不可。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相当顽固,不易纠正。因此,有必要对严格法定程序问题进行认真探讨。一、严格法定程序的现实必要性目前,我国的程序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及散见于不少具体行政实体法律文件中的行政程序规定。与公安机关相关最密切的是刑事和行政方面的程序规定,但公安机关在执法中追求程序上的严格远远不如追求实体上的严格,只要在执法检查中稍加认真就不  相似文献   

3.
诉讼时效制度存在于民事实体法律中,但却和民事程序法密不可分。起诉是原告依诉讼法行使诉权,请求法院给予保护,为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法定事由之一。起诉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之一,并不意味着起诉必然和诉讼时效发生联系。诉讼时效有其适用范围,并非任何权利都是诉讼时效的客体。本文通过比较、归纳中外立法和学者的论述,尝试实体法与程序法研究相结合,结合诉的种类对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进行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完善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的三大诉讼法,即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基本保证了与之相对应的三大实体法的执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诉讼监督工作存在着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和宽泛,程序缺乏可操作性,措施缺乏强制性等问题,不同程度地阻碍了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影响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  相似文献   

5.
鲍晓琛 《山西政报》2006,(23):45-45
行政案卷是指对行政程序本身的记载以及行政行为所根据的一切文献.具有程序性、惟一性、客观性、排他性的特点。行政案卷制度对于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现有关于案卷的法律规定无论从实体法还是诉讼法上来说都不完善。本文将建议我国应在将来的行政程序法中增加关于案卷内容及法律效力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将法律类型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是我国法律的普通分类方法之一。但程序法一词,对我们来说却是舶来品。它是英国著名法学理论家边沁创造的类名词,用来表示不同于实体法的法律原则和规则的体系。它的对象不是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而是用来申明、证实或强制实现这些权利义务的手段。以往我们所称程序法,习惯于指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以及行政诉讼等司法性程序法。而不包括其他的程序规则内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各级各种行政机关及公务员和行政工作人员正在实施依法行政原则。依法行政必须依据行政实体法即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行政法律规范,又必须遵守行政程序法即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享受权利、履行义务的步骤、方式、形式、顺序和时限的行政法律规范。如果没有完善的行政程序法,则行政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难以实现,这怎能做到真正的依法行政呢!此理是非常简单明了的。在此,我想谈关于行政程序法的三个问题。一、行政程序法的简况和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的国家不多,而且都是些欧洲大陆国家,其中以奥地利1925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学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属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具备行政主体资格;高等学校作为行政主体具有与一般行政主体不同的特征;高等学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包括行政法规定的作为社会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和教育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9.
民事义务的来源包括法律规定的义务、当事人约定的义务、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义务和先行为引起的义务。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如果权利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合法,无需过问该权利的来源是否合法,违反该权利对应的义务就会产生民事责任。如果权利主体享有的权利不合法,相应的"义务人"就不会有履行该"义务"的法律要求,违反该"义务"自然不会产生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0.
登记请求权是登记权利人享有的请求登记义务人协助完成不动产登记的权利。在共同申请登记的场合,登记的双方当事人互为登记权利人和登记义务人。登记请求权主要有变更登记请求权、更正登记请求权和预告登记请求权三种类型。登记请求权和物权变动关系密切,物权变动的立法模式不同,不同类型的登记请求权的性质也不同。登记请求权属于实体法上的权利,我国的民事立法应当规定登记请求权制度。  相似文献   

11.
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年立法计划近日出台。根据这一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将修改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一批现行法律。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制度.证人出庭和鉴定人制度,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地位.完善死刑审判制度和被害人补偿制度等问题,以及民事诉讼法的证人出庭.破产程序.公益诉讼.有限三审和立案登记等制度,都有望提上议事日程。本栏目将持续关注两大诉讼法修改中的焦点问题,探索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以及专家眼中的解决方案。本期推出的“鉴定人出庭制度”,既涉及到刑事诉讼法,也涉及到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12.
质疑民事案件抗诉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实行法律监督和行使其职权的主要方式。长期以来我国法律对民事抗诉的规定散见于《检察院组织法》《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之中。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对民事案件的抗诉制度进行规定是在 1991年《民事诉讼法》中 ,除此之外 ,最高人民法院仅对民事抗诉制度作过一些司法解释。这是当时民事诉讼职权主义诉讼结构模式和移植前苏联民事诉讼制度的产物。《民事诉讼法》颁布已经十年 ,在这十年中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自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的司法改革 ,特别是民事诉讼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民事诉…  相似文献   

13.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对行政程序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行政程序法应该研究行政诉讼法律制度行政诉讼法和行政程序法都是有关程序的制度,都是规范行政行为的程序法,都是与行政机关、行政相对人的权力(权利和权益)和义务密切相关的程序法。行政程序法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制约日益扩张的行政权力,侧重在行政行为的事前和事中进行规范和控制,对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过程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程序权利进行调整和规定。行政诉讼法则侧重对行政行为的事后进行追究,评析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遵守了实体性和程序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十几年的综治理论和实践证明综合治理必须法律化,综治立法,势在必行。综治立法除体现一般法律的原则外,还应体现现实性、预测性、协调笥有机统一原则,领导责任原则,社会化原则,打访结合、标本兼治原测。立法形式可采用融组织法、实体法、程序法为一体的立法体例。立法内容,在组织法方面,明确其名称、性质、组织形式、主要任务、主要职权等、检查与考评、奖励与惩罚。  相似文献   

15.
人一辈子可以不去法院打官司,却不可能不成为行政机关行政管理的对象。行政机关无论是制定法规、规章、条例等抽象行政行为,还是做出许可、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都会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行政程序中公民享有听证权,是甚至重要于司法程序中公民享有的辩护权和辩论权的。众所周知,刑事诉讼被告人辩护权由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辩论权由民事诉讼法规定。那么,与此相对应,行政相对人的听证权就应由行政程序法来规定。这方面,我国较为滞后。笔者以为,为完善我国行政听证程序制度,需要建立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  相似文献   

16.
证人证言已成为现代各国民事诉讼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证据,我国现行的民事证人制度,由于司法传统、诉讼模式、价值取向的选择原因, 导致证人立法内容疏漏或缺陷,造成诉讼中法官职权主义居主导地位,证人权利义务被极度忽视,从而严重制约了证人作证制度效果的发挥。一方面要对证人不履行作证义务予以法律规制,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关证人权利方面的相关立法,以完善证人权利、义务统一性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与完善,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懂得了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所谓“打官司”在法律上称之为诉讼。官司有民事的、刑事的和行政的,而与之相应的法律则是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及行政诉讼法。这三种诉讼法构成了我国诉讼法律的整体。尽管三种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一致  相似文献   

18.
法治的核心是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两者都需要有严格的程序制度予以保障。美国联邦法院大法官威廉·道格拉斯认为 ,正是程序决定法治与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伯尔曼则更进一步认为 ,法律是分配权利和义务的程序与结构 ,它是分配权利和义务 ,并据此解决纷争、创造合作关系的活生生的程序。在这里 ,法律被看作是用以解决纷争以及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创造合作纽带的程序。依此而言 ,行政程序法定对依法行政 ,意义重大。一、行政程序法定是依法行政的必要步骤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法发展的历史看 ,实体法和程序法是推动…  相似文献   

19.
唐晓鸣 《湖湘论坛》2007,20(5):61-63
民事诉权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权,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民事司法的最高理念和国际人权标准的基本内容.没有民事诉权,或者民事诉权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公民依法所享有的民事实体权利也就无法实现.我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民事诉权的保障很不充分.在完善我国民事诉权法律保障建议方面,应该顺应诉权保障立法的国际潮流,将诉权上升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修改现行的《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等.  相似文献   

20.
张娟 《理论月刊》2012,(9):125-128
容隐原则在不同社会制度的法律中都存在,我国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被告人的近亲属有拒绝出庭作证的权利,体现了情与法的交融.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亲属之间互相窝藏、包庇的行为是出于亲情的一种本能反应,要求亲属不窝藏、包庇犯罪的亲人,期待可能性极低.实体法与程序法在理念上应当具有统一性,因此有必要相应修改刑法中关于亲属作为窝藏、包庇罪主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