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体生活空间的转换唤醒了他们心中既存的社会认同,成为他们行为选择的心理逻辑。社会认同对施压性利益表达具有显著性影响。社会公平认同越低或社会冲突认同越高的社会个体越倾向于参与施压性利益表达。教育程度越高的社会个体越易参与施压性利益表达,女性较男性更不易参与施压性利益表达。年龄、政治身份、社会地位等对施压性利益表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减少或防止施压性利益表达,达致社会和谐,必须调节收入分配以提升社会公平认同和降低社会冲突认同。  相似文献   

2.
张敏 《前沿》2012,(23)
改革开放后,我区进入了新的社会转型期,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社会群体利益分化和多元化愈来愈明显,各个阶层、群体都力求通过可能的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这就使原有的深层次社会问题逐渐凸显.正确认识内蒙古自治区信访突出问题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促进全区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求索》2014,(2):192-192
产业经济研究所邓子纲副研究员撰文指出,在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社会结构相对滞后于经济结构,社会的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特别是公众利益与社会利益矛盾的凸显和社会期望的提升,使社会冲突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利益分化与冲突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矛盾最广泛、最深刻的表现。伴随社会转型和改革深化所带来的社会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社会利益分化与冲突现象日渐凸显.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冲突的特点、分析其根源、提出协调利益冲突的思路.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汝娟 《长白学刊》2011,(5):143-146
社会管理薄弱是农村征地型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深层根源.农村社会管理薄弱的原因包括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重经济而轻社会的发展模式和农村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等.通过时涉地利益协调与表达、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城市化、农村应急管理、舆论管理、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可以构建征地性群体性事件的源头预防机制和预警机制,重构其处置机制,打造...  相似文献   

6.
《新东方》2015,(6)
海南农村中因利益纠纷等因素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有时甚至以群体性事件的方式表现出来,对农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乃至海南的整体形象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防范与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冲突,对构建和谐农村、和谐海南意义重大。笔者全面分析了目前海南农村矛盾冲突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及民间化解矛盾的主要方式,提出防范与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冲突的建议,以期对海南农村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久华 《桂海论丛》2009,25(4):33-37
当前执政党与人民群众关系呈现出执政特性、地区差异性、利益关系失衡性、干部原因主导性等新特性;其凸显问题有党群关系目标指向出现偏差,党群之间的思想分离明显,党群矛盾主体日益多元,党群利益矛盾凸显和对抗性冲突增多,不同社会群体对党的认同分化并总体呈下降趋势等问题.解决这些突显问题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建立和完善利益关系协调机制,理顺权力间关系以及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以不断提高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领域出现利益分化和阶层分化加剧的趋势,社会冲突与社会风险逐步显性化.这在客观上要求执政党领导干部具备和提高矛盾的协调能力、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社会风险的控制能力,加强社会整合能力建设,以提高执政党驾驭社会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下的社会矛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益关系的紧张和冲突是贯穿在目前我国社会矛盾中的一条主线。利益群体的冲突博弈、矛盾的链式反应与激化冲突、地方政府在矛盾中首当其冲、维权过程目标和手段的脱节正在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的新特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政府行为失当、基层利益矛盾、制度性缺陷、体制的利益倾向性表现出社会矛盾的新动向。应当认真研究这些现实问题,以进一步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降低处理我国社会矛盾成本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加速、社会分化趋势加剧、利益多元化格局鲜明的大背景下,现在的社会矛盾,几乎没有不涉及不同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的.除了这个总的特点,这些社会矛盾还表现出以往不曾有或很少有的新特点,如:矛盾的主体越来越以利益群体的面目出现,具有利益群体冲突博弈的性质;矛盾的焦点往往直接、间接集中到政府,地方党和政府往往首当其冲,不得不站在第一线;矛盾的表达往往采取多渠道、多样化的维权形式,而维权的目标和手段常常脱节;矛盾的互动往往采取激化、甚至尖锐和恶性冲突的方式,具有倾向激化诉诸冲突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化解社会矛盾的成本无疑会增大.  相似文献   

11.
杨金东 《前沿》2014,(13):102-105
利益通过特定社会关系中的多样化需求呈现出来,利益协调即是通过满足合理需求进而实现社会关系和谐的过程。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侧重经济利益的协调,特别强调市场的作用;中国传统的利益协调理论特别强调伦理道德的功能,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协调理论强调全面综合、统筹兼顾与和谐发展,对于解决利益矛盾冲突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在利益多元化的当前社会,“国家—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凸显并成为利益协调的指导性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12.
王惠 《湖湘论坛》2007,20(1):91-93
转型期我国农村地区农民自主组织行为是我国农村地区农民以体制外的组织方式建立的一种利益表达机制.它一方面代表着农村社会的开始分化,象征社会结构的合理化取向;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增加了分散化的农民的自组织性,从而为农民走向市场,与政府对话找到了积极的出路.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农民利益型组织的空缺,从而起到在农户与政府之间的中介者角色.  相似文献   

13.
蓝宇蕴、杜富荣撰文指出,在现代社会,公共利益拥有了不同于传统社会的逻辑特点。现代社会公共利益与个别利益、私人利益都同时呈现出大规模扩张态势,且具有相互强化的趋势,而要形成与维系这种关系的良性发展,公共利益更凸显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成  刘衡 《人民论坛》2012,(14):38-39
通过反思社会冲突中各方的利益博弈关系,该文提出构建社会矛盾冲突化解疏导机制的对策,即坚持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缓解结构性紧张;以正确思想舆论进行社会引导,强化理性表达利益诉求模式;建立社会安全阀体系,促进消极社会心理的宣泄;以多元共存、相互尊重的视野构建和谐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社会正面临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由于社会结构调整和社会体制的转变,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凸显,社会冲突不断。如何客观、理性把握和看待这些社会矛盾及社会冲突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对解决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成秋英 《新东方》2011,(5):66-69
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重组,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利益矛盾和社会冲突。社会阶层、社会利益主体的不满情绪需要有发泄的途径,这就需要建立信息获取机制、公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凝聚机制、利益协商机制等社会安全阀机制,并使这些机制制度化。笔者从社会学的角度用科塞的功能冲突论及其社会"安全阀"制度阐述了社会"安全阀"制度建立的紧迫性及其制度化手段,提出了社会"安全阀"制度建立的主体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然而农村社会矛盾和冲突仍然存在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地方政府要从农民增收、保护土地权益、增加财政补贴、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等方面着力,有效防范农村社会冲突。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先后从"捆绑式社会"变迁到"现代市场要素与传统因素二元对立并存"的社会,再到整体全面转型的"裂变自致性社会"。在这一社会形态和结构变迁的大背景下,农村社会冲突理性也有一条鲜明的变迁路径,即从价值型理性为主转向价值型理性与工具型理性交错并存,再到工具型理性的扩张。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冲突理性变迁的路径,是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关系和结构变迁的深刻反映,是农村社会冲突行动变迁的"隐藏"思维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深化期,公众民意表达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利益诉求不断扩大的趋势,突出表现为多元化、差异化和群体化等新特点.在面对公众民意表达时,政府与公众应在公共理性的框架内,寻求理性和有序的解决途径.为提升公众民意表达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营造党委、政府、社会和公众理性互动的社会管理环境,创新发展治理型的社会管理制度,不断拓宽政府主导的规范高效、理性有序的社会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各方面利益关系变动较大,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各种矛盾日益复杂。传统体制下掩盖的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新的矛盾和冲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衍生。同时,由于人们的利益诉求意识日渐觉醒,利益表达愿望不断增强,上访情况大量涌现。如何正确及时处理新时期上访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社稳定,就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