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予欢 《黄埔》2011,(4):26-29
国民革命军上将钱大钧,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及武装起义活动,致力于孙中山倡导的国民革命运动。其军事生涯发迹于黄埔军校,曾任黄埔军校第一期教官、代理总教官、教育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教育长,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务委员会委员,在黄埔军校创建时期有过重要作  相似文献   

2.
正记者:国共两党的黄埔将领有多少?陈宇: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著名将帅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无数决定现代中国走向的人。据《广州市志·军事志》记载:"黄埔军校作为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官的军事学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人民解放军中获少将以上军衔的有40余人……国民党军方面,任兵团司令以上职务的有60余人"。  相似文献   

3.
《黄埔》2017,(1)
正廖士翘是黄埔军校创建初期著名教官,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专攻工兵地形筑城战术,曾任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工兵科主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附设军官团高级教官,后参与步兵学校筹备建校,曾任中央陆军步兵学校教育长。是国民革命军早期工兵、步兵兵种教育先驱者与军事教育理论家。无论是史载资料,还是民间流传,对于廖士翘在黄埔军校以及民国时期军事教育领域之贡献,都少有报道传闻。  相似文献   

4.
陈予欢 《黄埔》2014,(2):74-77
正1927年7月8月,国民政府在南京筹备复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并下令在广州黄埔军校的第五期学员赴南京举行毕业典礼。同年8月15日,黄埔军校第五期第一、二、六大队学员共1480人在南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大操场举行毕业典礼。11月5日,军事委员会颁令将军校改名称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方认为教育是国家之百年大计,而军事教育又更有胜于此,为适应未来国际间紧急局势之演变,故对军  相似文献   

5.
《黄埔》2007,(3):62-62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后,为迎接革命发展,满足政治、军事人才需要,国民党中央决定设政治训练班,后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政治科。建校时全名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0月2了日宣布成立,将黄埔第五期政治科学生移往武昌就读,同时向全国招收新生。1927年1月,黄埔本校第五期炮兵、工兵科学生陆续到武昌学习。1月19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该分校在所有分校中规模和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陈予欢 《黄埔》2013,(6):56-59
方鼎英是黄埔军校初建时期有过重要影响与作用的著名军校人物,曾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中将部长、教育长、代行校长等职,主管黄埔军校入伍生教育与训练,其在军事与军校教育方面造诣颇深。  相似文献   

7.
正陈济棠将军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雄据华南叱咤风云的广东军政人物,借着其在广东早期军队中的影响力,对黄埔军校的创立颇有支持。他创办的广东第八路军军官教导队,在黄埔军校广州本校结束后,续办广东军事政治学校两期,为黄埔军校在南京以外之地方延续,及对于现代军事(军校)教育多有策划和奉献。追随孙中山革命,在粤军中崛起陈济棠(1890—1954),字  相似文献   

8.
陈予欢 《黄埔》2013,(2):103-106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理论家和杰出领袖,曾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常务委员,他在黄埔军校工作一年多时间,曾经担负军校政治教育与训练重要职责,是中共早期最先懂得军事重要性的少数几位领导人之一,他对黄埔军校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与影响仅次于周恩来,是人民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3,(6):68-76
记者:黄埔军校的军事教育有什么特点?陈字:黄埔军校军事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们能领会军事教育的精神,熟习一般军事学原则及其战术上的实战应用,同时培训每位学生的良好军事素养,健壮体格,强化并拓展作为士兵和基层军官的军事体验,为以后立足军旅做一名优秀的中高级指挥员打下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16,(1)
正邓演达是现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和国民党左派领袖人物,早年对于黄埔军校的创建与发展有过重要贡献,特别是他曾担任黄埔军校本部、潮州分校两任教育长,武汉分校时期再任教育长兼校长,且在黄埔军校早期师生当中有着较高威望和影响,是黄埔军校初创年代的标杆人物,自然有其突出地位和作用。最小同盟会员,崛起粤军名扬广东邓演达(1897—1931)又名策成、仲密,别号择生,广东惠阳人。惠阳县淡水小学堂、广东  相似文献   

11.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在广州长洲岛诞生,被称为现代中国第一所革命的军事政治学校,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件大事。研究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历史,必须研究黄埔军校的来龙去脉,还必须从国共两党合作筹备黄埔军校说起。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父亲胡靖安先后毕业于黄埔军校二期和德国陆军军官大学,在日寇大举侵华,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他和千千万万个爱国军人一起,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中。返国抗日1931年秋,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消息传到德国,已毕业于德国陆军军官大学,正在中国驻德大使馆任少将武官的父亲怒不可遏,他与桂永清、俞大维、李忍涛、陈介生、徐培根五位留德学生在柏林登报结义,誓言返国参加抗日大业。父亲回国后先后出任军事委员会高参兼力行社复兴社军事处副处长,军事委员会高训教导团高参兼峨嵋山军官训练团筹备副主任、庐山军…  相似文献   

13.
曹景滇 《黄埔》2012,(6):66-68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建立的军事政治学校,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中共在黄埔军校设有支部、特别支部和党团领导小组,由中共广东区委领导。在军校的中共组织不公开,除少数领导干部公开中共党员的身份外,大多数中共党员的身份是秘密的。在黄埔军校工作学习的党员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都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成为跨党党员。在黄埔军校和在校军、国民革命军中各级党代表多数由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担任。  相似文献   

14.
《黄埔》2017,(3)
正戴季陶是中国国民党首席理论家,黄埔军校首任政治部主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复校南京时再任校本部政治训练处主任,广州黄埔本校改称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时仍发表他为政治训练处主任,他还曾任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主任,20世纪30年代有关党国、军校政治教育训练决策导向皆集其身。嗣后连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7至第22期校务委员会委员,是文官续任黄埔军校校务委员最长者。长期以来缘于朝野党派歧见,对其在黄埔军校政治教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以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为牵引,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军队干部体系"。美国军官职业化制度的建立经历了制度创立、制度发展和制度完善三个阶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在美军军官职业化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了以军事教育为抓手、军事法律为依托,军事理论为牵引的三大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立足于我国国情、军情,分析了其在军事教育、军事法律和军事理论领域对我军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长沙分校     
《黄埔》2019,(3)
<正>黄埔军校在长沙先后两次办分校,即北伐时期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和抗战时期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长沙分校。由于这两个长沙分校没有渊源关系,故分述于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一、历史沿革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组成国民革命军兴师北伐,黄埔师生大多数投身其中。一路上,北伐军长驱直进,势如破竹。7月11日,唐生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8军占领长沙。蒋介石感到形势大好,但深感军事人才缺乏。  相似文献   

17.
李岚 《黄埔》2006,(6):38-41
苏联顾问是黄埔军校中一个特殊的教官群体。黄埔军校从筹建、成长到壮大,无不凝聚着苏联顾问的心血和汗水。在他们指导下创建的党代表制度和政治部制度,军事和政治并重的原则,使黄埔军校从一开始就与旧式的军事学校有了本质的区别。1923年1月,波利亚夫、格尔曼、捷列沙托夫、切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16,(1)
正第二次东征前,钱大钧任黄埔军校参谋长,并任教育长,负责黄埔军校的教育与训练,还兼任教导第3团团长。在第二次东征结束后的1925年12月20日,黄埔军校呈请调任钱大钧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副师长(师长何应钦),兼任司令部参谋长。12月22日,钱大钧正式升任该职。不久,何应钦接替蒋介石出任第1军军长,钱大钧也接替何应钦担任第l师师长。此后,军事生涯发迹于黄埔军校的钱大钧在国民革命军中  相似文献   

19.
正黄埔军校,创建时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共帮助下创办的军事学校。因校址在广州黄埔长洲岛,故世称"黄埔军校"。该校于1924年5月成立(校庆日定为6月16日)。1925年起,还先后在潮州、南宁、武汉、  相似文献   

20.
正何遂将军是广州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最后一任负责人,是辛亥革命元老、国民军知名将领,民国早期知名军事教育家和理论家。对于黄埔军校1927年至1929年之军事教育与训练有过重要贡献。时值黄埔军校成立九十周年之际,特撰文予以纪念。一、参加辛亥革命致力军事教育何遂(1888—1968)别字叙甫,别号溆溥,笔名贱夫。籍贯福建侯官(也有说福建闽侯)。1888年农历三月十日生于闽侯县城灵响路祖宅。祖父念慈早年中进士,曾在四川泸州做县官,父濬先早年中举人,曾在南昌做试用知县。何遂6岁入当地私塾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