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世华每天要在他的诊所接诊15到20个患者,几乎一天忙到晚,连星期六、星期天也不例外。如此周而复始,从1991年在华府中国城挂牌开始,吴世华已经不知看好了多少病人。  相似文献   

2.
佐人 《现代领导》2007,(2):35-36
你想知道美国首届总统华盛顿主动放弃总统职位时的情形吗?M·康力夫著的《华盛顿传》里有这样一段描绘: 无论如何.华盛顿乐于放弃总统的职位.那是毫无疑问的。许多人本来预料他会参加第三次竞选的;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他可以稳操胜券。即使他不免被人攻击.他仍是最受敬爱的美国人。  相似文献   

3.
1985年春天,我刚到华盛顿驻美国大使馆工作不久,就接到美中人民友好协会华盛顿分会的邀请,在一次报告会作讲演。当时美国报刊上对中国的计划生育工作颇多微词,攻击计划生育政策。这在公众中造成误导,使他们产生了错误印象。美中友协华盛顿分会为了让会员了解真实情况,特意请中国驻美使馆派人去介绍中国的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我就应邀去了。  相似文献   

4.
第三代人的美国书写之起始时限,大致在20世纪80年代。而中国人最初书写与传播美国的镜像,即便加以学理的严格限制,亦可追溯至1840年海通之后。这里暂举一例。1848年,在福建做官的山西人徐继?写成《瀛寰志略》,其中就有关于美国(当时还叫“米利坚”)与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先生的专论。依照徐氏极具本土气息的观念与话语,华盛顿被建构为一个类似于中国上古时期的统治者尧舜般的高贵形象,而美国开国的独立战争与政治建制等功劳,都归诸他“仰之弥高”的一身,他成为开创“三代之制”的圣主。徐继?这样刻画他心目中的美国历史图景:顿(华盛顿)既…  相似文献   

5.
正他(习近平)仅用了一年半、两年就在中国拥有了这样的影响力,这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4年12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出席一个商界圆桌会议时表示我虽只同习近平主席见过几次面,但我对他的坚定意志和勇气印象深刻。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已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虽然实施这些举措不会一帆风顺,但我相信他有克服这些困难并领导中国向前发展的坚强意志和能力。——2013年7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访华期间评价习近平  相似文献   

6.
信仰的能量     
廖毅文 《政策》2013,(7):90-91
在邓小平同志三落三起的政治生涯中,有一栋小楼与他乃至共和国的命运有着不解之缘。一个阳光和煦的冬日,我利用赴南昌陆军学院讲课的机会,来到了这栋小楼。小楼原是学院一位领导的住宅,后作为因"一号命令"疏散到江西的"党内第二号最大走资派"邓小平的临时住所,他和家人在这里度过了三年多的谪居岁月。  相似文献   

7.
真令人难以置信,上海市一位从不知声音是怎样的先天性聋哑青年竟然勇闯海外,成为留学美国华盛顿加劳德特艺术学院的研究生。 虽无声息 自寻多采 周方出生于1962年。父母不因他是聋哑人而歧视他,相反更怜悯疼爱他,凡事都要哥哥让他三分。周方小小年纪却对人世间一切都很钟情,尤其对有色彩的物品更是爱不释手,如绣花用的丝线,他有了红的还要绿的,后来竟把各种颜色都购置齐全。  相似文献   

8.
我从报纸上获悉,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有一位在江苏的民族宗教界人士,他就是南京大学教授伍贻业。后听人谈起他不仅是名人后裔,而且还是一位知识渊博、和蔼可亲的学者,于是便萌发了去拜访伍贻业的念头。待他出席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返回南京后,我怀着祟敬造访了伍贻业教授。他的住房虽不算宽敞,倒是被主人收拾得干净整洁,装潢布置得极富有艺术情调。我特别参观了他的书房,面积不大,一人多高的书柜占去了大部分面积,里面的书籍琳琅满目,其中大部分是历史、文学、哲学、民族宗教等方面的书籍,可见伍贻业教授学问涉猎之广,难怪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听他的课。此时我被墙上的一幅书法所吸引,使我感兴趣的是"躲进小楼"四个大字,下面一段小字则更为精妙:"伍贻业君,宅有小楼,写作其间,  相似文献   

9.
今年8月26日,李一波飞往华盛顿的一所大学读硕士学位。在登上北京飞往华盛顿的航班之前,他在首都机场看到2007年版的《中国境外领事保护和服务指南》,善意贴心的提示让他对自己即将开始的一年半的留学生涯感觉特别踏实。  相似文献   

10.
<正>他热心社团活动,创办了美国广西学友会;他为中美交流奔忙,把美国纽约芭蕾舞团演绎的壮族歌舞带回了南宁,把中国艺术家的雕塑请到了美国。2012年12月10日,美国广西社团总会在纽约成立,主持成立庆典的李革是社团总会理事会的副理事长。学医出身的李革一直热心于社团工作,先后担任过美国广西同乡会副会长、美国广西学友会会长、华盛顿中国大专院校校友会联合会会长,目前定居美国马里兰州。1991年,硕士毕业于西安医科大  相似文献   

11.
9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这是前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保尔森第71次到中国,这次是他以美国新任财长身份首次访华。他是华盛顿高层为数不多的中国专家之一。在中国如鱼得水的他在美国接手的却是一个烂摊子。保尔森是否会像他的前两任那样继续扮演啦啦队队长角色?还是在不触怒自宫的前提下的温柔的改革者?  相似文献   

12.
国外媒体将他称为"中国知名智囊人士"、"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美国观察家";国内舆论也称他是"钻进白宫心脏的中国行者"。他就是王缉思:中美关系的使者;汉语言学家王力的儿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今年3月,王缉思与美国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学者李侃如联合完成《中美战略互疑:解析与应对》的报告发表后,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热议。  相似文献   

13.
徐征 《半月谈》2003,(2):53-55
中国向来不赞同个人英雄主义,但是在2002年许多中国人都在为一个人而兴奋,他就是姚明——一个以拍着皮球往篮圈里扔为生的年轻人。只要在著名的搜索网站google.com上输入姚明的名字,你就会得到超过195000条的结果,在新浪网,有关姚明的新闻也达到了2万多条,而且,这些数字每天都在以上百条的速度增加着。这个22岁的上海小伙,在篮球运动的圣地NBA甚至还没有露面就受到媒体的追捧,一场球未打就当上了状元秀;当上状元秀没几天就有美国球迷办起了“yaomingmania.com(为姚明疯狂)”这样的网站;江泽民主席在美国访问时接见了他;上海市长陈良宇在他临行前也谆谆叮嘱他要打好球,做好人;还有人说,姚明是中国近几年来最大的一宗“出口”。不管如何描述姚明,他都已经超越了一个普通运动员的价值,成为推动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一面镜子,他的文化意义将远远超过体育本身。  相似文献   

14.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在中国销量达1000万册之多,曾给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人带来极度的思想震撼。26年弹指一挥间。就在中国人即将淡忘托夫勒时,托夫勒又开始了他的预言!他与妻子海蒂·托夫勒合著的新作《财富的革命》日前推出了中译本。前不久,趁托夫勒到华盛顿,笔者对他进行了采访。应对“浪潮冲突”是中国必须面对的挑战问: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您说中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三次浪潮的人群同时存在,第一次浪潮是农业人口,第二次浪潮是城市工人,第三次浪潮是从事信息技术或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白领。托夫勒:中国国家计委的官员1998年给我们…  相似文献   

15.
我一生中,拥有众多的朋友,有中 国人,也有外国人。而且,不少人还是 可以推心置腹的至交,伊斯雷尔·爱 泼斯坦(Israel Epstein)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们都喜欢昵称他为"艾培"(Eppy)。 外表上,他是个十足的大鼻子洋人,但 在感情上却是个朴素的中国人,而且 早在1957年就主动申请加入中国国籍。 听过他分析评论中国问题的人,不能不 承认其深度为一般中国人所不及。高层 面外国人访华,都以能与他见一面为极 大荣幸。今年4月20日将进入九十高 龄的爱泼斯坦,实际上是以他独特的视 角见证了二十世纪中国绝大部分岁月, 他的众多著作已成为中国历史宝库中的 特殊财富。 早在抗战时期,我就读过爱泼斯坦  相似文献   

16.
王学泰 《传承》2008,(21):38-40
毛泽东同志曾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看中国有两样东西对世界是有贡献的,一个是中医中药,一个是中国饭菜。饮食也是文化。"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特征都在饮食文化中有所反映,如"天人合一"说,"阴阳五行"说,"中和为美"说,以及重"道"轻"器"、注重领悟、忽视实证、不确定性等,都渗透在饮食心态、进食习俗和烹饪原则之中。一个异质文化的人通过饮食甚至通过与中国人一起进食,持之日久都会对中国文化有些感悟。  相似文献   

17.
王龙 《传承》2008,(3):26-29
乔治·华盛顿,美国的开国总统,他半生戎马倥偬,赢得美国独立,首创民主共和,是全世界民主的典范,成为各国人民千秋仰慕的理想人物。孙中山对华盛顿感佩良深,早年投身革命时,就对华盛顿景仰之至。誓言在中国"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相似文献   

18.
据相关统计显示2007年中国慈善排行榜里的上榜慈善企业家有174位,合计捐赠19.1亿元人民币,主要用在教育、医疗、帮助残疾人等各个方面。其中,上榜名单中很多企业家都是资产过亿元的全国知名企业家,在这些名单里,有一位企业家的相关信息很模糊,没有年龄、学历和他企业的任何介绍,只写着——企业家匡俊英捐赠200万的字样。这个人是谁?他和他的企业为什么要把做慈善当成一项年年要坚持做的事业?北京市残疾人事业社会公益事业促进会募捐管理中心的娄主任提起这位企业家是赞不绝口,说他是一个有爱心、长期帮助残疾人的慈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9.
《劳动保障世界》2006,(7):28-30
在浮夸的中国互联网界中、马云是一个异数,他似乎是所有网络公司老总的反义词:他不懂电脑,不懂管理学,他不懂广告,不许公司做广告,他不仅不会高薪聘人。对进来的人还减工资,他说:“网络公司没好日子了,中国新经济就有希望了,现在热闹的是造工具的人。”他认为自己很傻,“像阿甘一样简单”。然而正是对这个公司,软银的孙正义。在6分钟内,决定投资上亿元。阿里巴巴被国际媒体称为继雅虎、亚马逊、易贝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模式。因为所有的中国网络公司都是美国某一个模式的翻版,只有它是例外。马云给中国互联网公司吹来一股返璞归真的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20.
章晓明 《今日浙江》2014,(15):60-60
正章晓明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博导生于杭州长于杭州的章晓明,骨子里透着老杭州的气质,外表沉稳平和,内心细腻丰富。他198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并留校任教。1985年,赵无极举办绘画讲习班,章晓明任助教。1988年,章晓明获法国政府奖学金,分别在法国艾克斯美术学院和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研修。这些经历,都丰富并拓展了他的画风。画如其人。章晓明的作品不以题材取胜,但每一笔都有耐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