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郜言 《台声》2007,(11):52-53
胡蔡安,一个为台商所熟知的名字,他靠着对大陆投资政策、投资环境的了解和对台商投资领域的掌握,为台商来大陆投资牵线搭桥,创遣了不凡的业绩。这位自称“此大陆人更了解大陆投资环境”的台商,他有着怎样的敏锐眼光和商机意识,创造了自己的商业传奇?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创业故事,体味他创业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80年代末,他就领导正大集团成为亚洲最大的农牧食品企业集团。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他第一时间前往投资,如今,他已在中国设立了200多个企业,投资近50亿美元,直接为逾8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他不但先后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和“亚洲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人”,被著名亚洲经济刊物《亚洲金融》称誉为“亚洲最杰出的企业家”,还被众多名牌大学、政府机构授予众多荣誉,赢得广泛尊敬。  相似文献   

3.
陈星  范静 《今日广西》2010,(23):55-57
高明:职业经理人对“刘三姐”动“砍刀”置身漓江山水中,黄守新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静下心来对“实景歌剧刘三姐”项目进行仔细思量。经过深入研究,他认为最初的“实景歌剧刘三姐”这个项目太虚了,投资要2.5个亿,这么大的投资,回报周期太长不说,能够参与的单位和个人也太少了,这是犯了经济学原理大忌。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人们称卡尔·伊坎为“企业狙击手”、激进投资人。 倘若有谁挡住了他的道路。他会毫不客气地将其“掀翻在地” 卡尔·伊坎的办公室俨然是座博物馆。在办公室的木质走廊里,摆放着他纵横商界30年来所斩获的“战利品”。它们都是美国金融史上最知名的恶意收购、“代理战”的见证。  相似文献   

5.
陈越骏  李茂泉 《台声》2000,(10):24-24
蔡世明先生来祖国大陆已经10年了。1992年他到苏州投资房地产;1996年,他到上海投资注册上海永然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主要服务对象是欲来大陆投资的台商。蔡总说:“两地的制度不同,在许多问题上的观念差异很大,不少台商不了解大陆的法律、法规,给投资者带来障碍。本公司可为台商投资投石问路,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6.
港商莫灏才多年来一直从事贸易和房地产生意,在内地多个城市都有投资。他把海南的投资称作“慢热”项目,“你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被海南的环境所吸引,公司开发的小区60%-70%都被岛外的人买走了”。莫董分析优越的环境和海南地产的价格优势,使得海南房产受岛外民众追捧。他记得,刚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7.
2010年高考,陕西洋县曝出一位零分考生。和以往不同的是,他不是要挑战高考制度,只是想吸引关注,引来投资,想发财和“成功”。该生考完后一个人去了上海,母亲给他打电话,希望他“做一个普通人,平平淡淡过一生”,他说:“我做不到,我不想做普通人!”  相似文献   

8.
全家人没有一个同意他到崦岈山来投资,因为在天津他投资一条挖泥船在3年中也能创造利润:为了崦岈山,他一年半没回天津,误了两个市政上围海造陆的重大工程,家人说他这一年少赚了8000万元;为了崦岈山,他把儿子从上海赶回到崦岈山,将他从一个白领变成了一个“村夫”。他为什么如此痴迷崦岈山?难道仅仅只是乡情?记者近日采访了河南商会天津代表团团长宋富锦。  相似文献   

9.
6月以来,位于江西瑞金市城西开发区的“台湾村”里又是“添丁”又是“进财”;6月20日,签约投资250万元兴办民办育才学校的旅台乡贤梁文抬先生住进了“村”,成为第24户“村民”;7月24日,台南县吴振男先生计划在黄柏乡绿草湖搞农业立体开发达成协议;8月3日,台北市陈和平先生投资1000万元创建的瑞金商贸大厦破土动工。目前,这个“村’”在瑞金累计投资总额已超过3亿元人民币。瑞金“台湾村”创建于1993年。当时,台胞吴振男先生随同回娘家的妻子来到瑞金,被这块神奇的土地深深地吸引,当年他分别投资200万美元和50万美元创办了台瑞房…  相似文献   

10.
古诗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在漳浦县绥安工业区内,就有这样一只“凤凰”筑巢于茂盛的梧桐林中,唱起悦耳的歌声,引来百鸟飞翔。他就是获得漳州市荣誉市民称号的台商、漳浦源太集团董事长曾茂彬先生。漳浦就是我故乡“祖国大陆市场广阔,潜力大,发展前景看好,我对扩大投资充满信心!”暮春时节,在花园式的企业源太公司的办公楼内,曾茂彬先生愉快地接受了笔者的专访。曾先生慈祥和善,待人热情真诚,有仁者风范。谈起到大陆投资创业的经历,他对这里的投资环境赞赏有加。曾茂彬先生1933年出生于台湾台北县,…  相似文献   

11.
刘宁 《今日海南》2008,(4):39-40
面前的林保森慈眉善目,他是颇有名气的“伊甸园山庄”的“庄主”。 1988年,建省办特区的海南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岛,台湾新竹人、留美法学博士的林保森也闻风而动,第一次来到海南,希望能在这里寻找到商机,也算得上是当年“过海峡”的“十万人才”中特殊一分子了。  相似文献   

12.
许展章是一位较早在海南投资房地产的台商,他于1997年4月份又在琼山市灵山镇投资兴办了一个7O多亩的种苗基地,引进“珍珠”石榴、释迎、印度大枣。“黑珍珠”莲雾等20多个台湾优质种苗品种进行繁育种植,获得成功,一时间果苗供不应求。非农转农:在琼台商投资新热点像许展章这样由原来投资房地产而转向投资农业的台商,目前在海南实在不少。因投资海口国宾大酒店而闻名的台商李文源,1996年6月份在琼海兴办了一个400多亩的养殖基地,饲养石斑鱼、鲍鱼、红友鱼等水产品,1997年5月份又在琼山市三江农场投资1000多万元人民币,兴办了一个1…  相似文献   

13.
台商在海南的“绿色”投资日农海南,三亚。黎明时分,一位老农驾着摩托车出现在乡间小路上。来到一块瓜地旁他停下车来。晨风吹拂着那花白的头发,他全神贯注地查看瓜苗,还不时为之培土,神态仿佛是照看着自己心爱的子孙。他不是本地老农,是从台湾来海南三亚投资的农场...  相似文献   

14.
甘铁生 《台声》2002,(3):29-31
“这里曾是一片荒山,但你看,如今这里已经是欣欣向荣的果园了!”梅州市梅江区台联会长李万胜站在山顶,挥动着手臂朝四周指划着,向我们介绍说。站在他身旁的一个年轻、高大的汉子满脸挂着豪迈的神情。他,就是这个名叫“台湾绿叶发展有限公司欣欣农场”的老板吴继国先生。1992年7月,吴继国的一个朋友要来祖国大陆寻求投资机会,邀他也一起来。谁知,那朋友考察一番便走了,而吴继国却看上了梅州这片土地和民风。返回台湾后,他迫不及待地于12月份又返梅州。接下来,他便在梅州成立了独资的“梅州传山工程公司”。那是1993年…  相似文献   

15.
1990年,台商詹茂胜舍弃了投资环境和条什极其优越的沿海繁华都市区,只身来到云南边陲小镇瑞丽市投资创业。20年春华秋实,20年辛勤开拓.他从最初投资1200万人民币承租荒地,创办“茂盛农场”,从事热带水果种植以来,到如今发展成为投资总额5亿多元。  相似文献   

16.
安梓 《文明大观》2001,(9):18-19
背景:1985年伊始,日商土冢本幸司随着日本经济界代表团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多次对中国进行投资环境的考察,北京、上海、大连、福州和厦门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几经选择、谈判,1986年6月,他与当时的福州市建工局洽谈,创建了日方出资76%的福州榕东活动房有限公司,由此开始了他在中国整个投资事业的发端。在这家公司.这位日本人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措:他多次向福州市委提出请求,“请派一位共产党书记来‘榕东’!”  相似文献   

17.
盛干宇 《人权》2004,(2):24-28
在中原大地,有这样一位村官:当全国农村都分田到户的时候,他把全村的土地收回到集体:当社会上认为毛泽东思想过时了的时候,他投资26万元在村中央竖起了9米高的毛主度汉白玉雕像;当国际共运处于低谷的时候,他响亮地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口号。近20年来,他带领村民,坚定不移地走共同裕道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7·23”讲话中重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要使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发展立足点从“速度至上”转向“质量和效益优先”的新思想,为转变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困难面前决不低头 张汝京在大陆发展IC事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到上海来投资引起岛内一些人的不满,经常有人散布谣言中伤。用他的话来说,“平均每6个月就搞一次”。据说这是对手的一种策略,其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扼制“中芯”的发展,不希望大陆强大起来。刚建厂时,  相似文献   

20.
他,1942年生,马上就要“奔七”了。可是,说起来,依然是雄心不已、痴心不改、童心未泯哦。 说他雄心不已,是指他继上世纪90年代成为台湾名闻遐迩的“手套大王”,又兴冲冲回祖国大陆投资,开公司、办实业、做生意,搞得热火朝天、亮丽精彩;说他痴心不改,是指他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忠贞不二,为海峡两岸的和平与幸福全力以赴,而做生意时又是一竿子诚信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