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尹怡斐 《人民论坛》2011,(10):120-121
目前我国实行"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监管法制不够完善,监管目标不明确,缺乏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面对快速发展的金融衍生品市场,金融监管相对滞后。通过对开放条件下金融市场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金融监管新特点的研究,结合我国金融开放的实际情况,提出金融监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具有典型的分业监管体制特征。因为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金融主体、金融法规和金融监管方面均不成熟的条件下,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仍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但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我国也存在金融混业经营的苗头和愿望,为此,必须做好三大监管机构的协调和分工,通过立法形式使金融监管联席会议法制化,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应建立监管制度,引导和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经营部门业务方面的相互融合,并构建主体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3.
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监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实行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监管法制不够完善,监管目标不明确,缺乏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面对快速发展的金融衍生品市场,金融监管相对滞后。通过对开放条件下金融市场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金融监管新特点的研究,结合我国金融开放的实际情况,提出金融监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1,34(6):114-121
监管沙盒是由英国金融行为局创制的用于实施金融科技监管的制度工具,监管沙盒创设的相对宽松的监管机制对于促进金融创新具有积极意义。区块链这一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监管沙盒的基本理念具有相当契合度,因而可将监管沙盒作为实施区块链监管的基本工具。但区块链去中心化特征决定了利用中心化的监管沙盒难以实现规制效果,亟需改进。在改进监管沙盒运作模式时可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展开:在技术层面,建立起政府有限干预的去中心化监管沙盒体系,由政府确定监管沙盒实施条件与标准,区块链软件自动运行监管沙盒;在制度层面,确立国际协作共治的区块链监管沙盒机制,国际社会共同确定监管沙盒最低标准,实现监管结果国际互认。  相似文献   

5.
入世和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松 《前沿》2003,(2):36-39
金融自由化和审慎监管是金融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GATS》的意义在于 :由制度层面给予“自由、监管”以具体的含义 这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等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与深化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但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诸多困境,并催生了监管科技的崛起。通过对监管科技运作机理的研究,发现其初具由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与监管科技公司等构筑的监管科技生态,并在交易行为监控、客户身份识别、金融压力测试、合规数据报送以及法律法规跟踪等场景的应用不断深化。尽管监管科技具有高效、便捷、应用广与低成本等优势,但也面临着众多的监管挑战。对此,通过采用比较研究方法,重点剖析域外应对金融科技创新的监管科技发展经验,以探寻我国监管科技发展的路径,破解我国监管科技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金融消费者保护正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上具有标杆意义,对金融危机的历史审视以及立法考察昭示着:做大市场与推动金融创新,绝不能消解金融监管的基础价值,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思想不仅应该明确体现在金融监管目标中,还需要设置为达到目标的适当监管机构。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我们需要考量本国现实条件,要在金融立法和监管中培植金融消费者保护思想,并体现为具体的金融监管目标,设置以央行"牵头监管"模式为主的多层次金融消费者保护性机构。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有金融监管体制种种缺陷的不断显现,探索出一个适合中国的较为成熟的监管体制是当前金融战略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工作。在三种标准金融监管模式——机构监管、功能监管和目标监管的基础上,借鉴他国经验,结合具体国情,通过三种标准模式进行发展演绎而形成各种监管体制,是新时期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探索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的难点及实践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制度创新可以被定义为"引入新的金融制度因素或对原金融制度进行重构".而基本经济制度、创新的成本与风险、金融资源的稀缺程度、金融技术进步态势等是制约金融制度创新的基本要素.我国过去20年实施的是一种强制性、渐进式的金融制度创新,因而导致其需求和供给一直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在我国,体现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金融制度已成为经济社会中的"稀缺资源",所以在未来的金融制度创新进程中,至少应注意;明确金融制度创新的发展目标与思路;增强微观金融企业在金融制度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加强金融制度创新的理论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李晓楠 《人民论坛》2020,(9):110-111
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催生了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金融科技属于新生事物,相应的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如果缺乏有效监管,将危害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破坏金融市场的稳定。基于此,有必要围绕金融科技展开法律规制研究,从提倡新监管理念、建立"监管沙盒"、应用监管科技、完善监管法律等维度,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反洗钱工作起步较晚,其法律制度、监管和控制机制还不够健全。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反洗钱工作的水平,须进一步完善反洗钱法制体系;加强宣传引导,形成金融企业开展反洗钱道德意识约束;加强反洗钱的金融监管,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提高监管实效;建立涵盖金融、司法、海关等多个部门的反洗钱的监管组织体系;健全反洗钱的激励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反洗钱协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郭晓庆 《求索》2011,(6):155-157
审慎监管理论的新发展包括:强化监管价值;限制自由化;强化宏观审慎监管;强调对公共利益特别是消费者权益的优先保护;通过外部监管强化内部自律;通过强化制度有效性落实执行有效性。审慎监管理论对我国金融监管有着重要启示,即树立与时俱进的审慎监管立法和执法理念;树立和坚持金融安全的理念;加快审慎监管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设进程等。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美国的金融发展史表明,金融监管与创新是金融业发展永恒的主题。通过"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的路径,推动金融业不断向前发展。在金融深化过程中,要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实现两者在互动博弈过程中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计划与市场、国内与国际、传统与现代多向交织复杂的金融体系使金融风险呈高发态势;追求金融安全的价值定位,使金融行政监管系统压力过大;面对新型金融业态的发展,金融法律监管系统凸显其滞后与被动。社会转型期复杂的金融环境与新型金融业态对金融行政监管系统与法律监管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两系统"功能互补、共同作用,通过"沟通"与"确权",将认知性期待转化为规范性期待,运用"良法善治"的监管手段,才能达到防范金融风险,确保国家金融安全的监管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使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成为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同样也是全球各国政府面临的全新课题,监管并非简单地管制,既要鼓励创新又要防范风险,需要探索出适用于中国国情的监管模式。虽然各国都处于探索之中,但英美两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对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开始实行70多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金融监管改革之时,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步伐也正快速迈进,但专家对于我国应选择何种金融监管模式各执一词。通过分析我国金融业对统合监管模式选择的现实依据,藉此提出在我国建立金融统合监管模式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尚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更好地发挥金融的职能,使其适应国际发展趋势,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商业银行也在逐步和世界接轨。然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许多金融风险,我国作为经济大国应认清当前的形式,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商业银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加强金融监管为促进商业银行的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近期齐鲁银行发生了一起涉案金额高达60亿特大金融诈骗案,这不由得让再一次关注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9.
"准金融机构"作为现代金融融资的创新形式,对中小企业融资起着重要作用他,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但就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监管现状而言,其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由此,本文通过对以融资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为主的"准金融机构"监管问题分析,提出我国准金融机构在今后的发展取向,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融资力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面对入世的新形势,我国金融业面临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课题。针对入世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挑战和冲击,笔者认为应从强化商业银行内外部金融监管、加强对外资银行监管、实现监管理念创新,加紧监管队伍建设、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和金融监管法律支持体系等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