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60年代.20岁的知青孟建柱来到上海长兴岛的前卫农场,13年后。从一个拖拉机手.当上了上海“前卫农场”场长。1986年,孟建柱离开农场,先后任上海川沙县委书记、嘉定县委书记。一位和孟建柱同在“前卫农场”工作过的人说,盂“没有官架子。说话时笑眯眯的,声音不大。细声慢气,人也很瘦,像个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2.
90年代初,随着北京“魂系黑土地”展览揭幕,全国各城市掀起程度不同的“知青热”。被“热”浪裹挟起来的一批是原各大垦区的兵团知青。他们撰文的撰文,还乡的还乡。很难搞清他们怀恋些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们心中始终有一个“知青情结”,有一片属于那一代人的黑土地。那天在植物园,我们参加了一个北大荒知青的聚会,有人泗泪横流,有人酩酊大醉。随着其中的一员——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姚莹,我们走进了这个四兄弟姐妹中有三人都曾是知青的家庭。  相似文献   

3.
1998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30周年,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知青话题,忽然又热了一阵,又出版了一批知青题材的图书。遗憾的是,除了知青老照片的选本能火爆一气,文字为主的大抵炒冷饭。报纸上的评论文章,多是冷言奚落。总是插队那点儿事,像祥林嫂反复叨唠孩子丢了:“我真傻……”听者越来越少。有位著名的知青作家,在这一年勉强写下一篇有关知青的文字,然后郑重声明:就这一话题,从此封笔。没有新意,他们谈腻了。不让他们再谈知青话题,他们会感恩戴德。十年前,《北大荒风云录》出版时,声称知青话题是“超世纪的话题”,终于到…  相似文献   

4.
继所谓“伤痕文学”之后,新时期文坛接着涌起了一股“回归”创作潮流。这股潮流以知青“回归文学”始,至“寻根文学”终,在新时期文坛曾激起强劲的振荡。“回归文学”始作俑者的知青作家,大多曾是带着伤痕走上文坛的。作为共和国特殊的一代,他们在上山下乡的特殊境遇...  相似文献   

5.
电影《高考:1977》中。东北某农场推荐知青上大学发扬“民主”,通过投票,谁得票最多名额归谁,群众“公论”决定:谁能够扛起三百斤重的麻包走完指定的距离,大家就把票投给他.最终“大力水手”变成了“天之骄子”.使看似公正的公论成为最荒唐的儿戏。  相似文献   

6.
平凡的奋斗:京、沪、穗三地流动知青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 为何关注流动知青◎ 流动知青:为什么流动◎ 流动知青的现状(1-6)◎ 对流动知青生存状态的基本判断◎ 结语:如何关照流动知青前言:为何关注流动知青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们不难注意到这样一个青年群体,他们没有所在的那些大城市的户口,但是有城镇户口,一般受过高中以上的教育,而且大部分有大学专科以上的学历,一般从事非体力劳动性质的工作,收入在当地中等水平上下。虽然他们的绝对数量已经相当可观,但日常经验足以使我们做出这样的判断——与庞大的进城农民工群体相比,这一群体在城市流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显然是不大…  相似文献   

7.
1978年春,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迈进了神圣的大学殿堂。他们真可以称得上“大”学生了。因为他们中应届高中毕业生很少,许多人已年过30甚至有近40的。一些人儿女已读小学,自己的青春年华却耽误在“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斗私批修”和“广阔天地炼...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上海一直是新旧文明和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在这个交点上,代表“上海文化”的“上海人”又都从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本地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不断地为上海文化注入新的文化基因,也不断地被“上海文化”所同化。因此,从相当程度上说,“上海文化”的种种鲜明特征,乃是国民心态在那种特定环境下的折射与激发。于是,今天我们解构上海文化,实际上也是在解构我们的民族心态民族心灵:面对这样一个新旧交替东西方文明激烈碰撞的社会大转型大变革时期,国人心态现在怎样将来又会怎样。  相似文献   

9.
《今日海南》2006,(6):14-15
36年前,来自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地的8万名知青跨越琼州海峡,奔赴海南垦区,和农垦老工人一道开发荒山野岭,铸就了数百万亩的绿色胶林。有的知青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36年后,割不断与农垦的情怀,让这些回城知青再次回到他们视为第二故乡的海南,回到年轻时候工作、生活过的那片热土,一起回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共同见证第二故乡的新发展。从5月15日开始,海南农垦组织的为期一周的大型知青回访联谊活动,让来自北京、陕西、广东等省市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秘鲁和港澳地区的近300名老知青旧地重访,其中不乏在政界、教育界、文学艺术界、企…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近期宣布,2001年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将进一步推进。除 2000年已经进行“3+ X”科目设置改革的广东、吉林、山西、江苏、浙江5省仍继续实施改革外,2001年又将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入这项改革行动。 这些新参与高考制度改革的省(区、市)是天津、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陕西。其中广东、上海、河南三省市的方案将综合能力测试引入“X”并加高校任选一门科目,其他 15个省市为“3十文科综合/理科综合”。2001年18个省区加入“3 X”考试  相似文献   

11.
插队知青“侃”当年“返城者”的眷恋冯强“返城者”的眷恋忘不了那份艰辛为了生存山村旧事·编者的话·60年代末期,中国突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千万个家庭在大潮冲击下摇曳,上亿人卷入了狂澜之中。白山黑水,城镇乡村,荒野边疆,辽阔的神洲大地上留下了整整一代知识青年充满欢乐、痛苦、悲壮的奋斗足迹。时隔25年,人们开始思考这一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知青潮”现象,它的兴起和衰亡,它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及利弊,特别是对当年一代青年人的作用和影响,都是人们可以加以研究和探讨的。本栏目这期以“知青侃当年”为题,发表当年置身上山下乡大潮中的青年,如今已步入中年人的几位知青读者的来稿,这些充满憧憬与欢乐,带着悲怆的叙述,将会给我们以一种新的启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随着领袖一声号令,我们来自北京4中、铁路2中、36中学的500多名北京知识青年,来到陕北延长县插队落户。我们当年年龄小的不足16岁,大的仅20岁。那年初,天寒地冻,我们带着一身稚气的北京知青乘上一辆辆帆蓬军车,向荒芜的黄土高原深处驶去。我们一个个无言地蜷缩在卡车上,茫然地注视着车外的千沟万壑,想像着今后命运的归宿。黄土高原迎接我们的不是那彩旗和锣鼓,而是陕北老乡那黑油油脸膛上  相似文献   

12.
龚政文 《求索》2010,(1):183-184
新世纪以来,韩少功在一系列重要作品中进行了知青叙事,塑造了一个知青群像。他既叙写了他们的本事——知青生活,再现了那一段热血岁月;也交代了他们的后史——改革开放后分化失落的命运轨迹。这种叙事,既暗合又超越于社会上的知青怀旧潮,表现了惊人的客观冷静和深沉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13.
“劫后辉煌”:口述实录的魅力贾彦长也许是新闻媒介“爆炒”的缘故,如今写文章使用“知青”、“老三届”这些称谓,已经不必为青年读者加注了。同40年代打江山、50年代搞建设的两代人相接替,有人把知青、老三届这“一层人”叫做“共和国第三代人”。这是何等敏感的...  相似文献   

14.
就像北京的四合院是北京民居的标志一样,上海的石库门是近代上海民居的象征。石库门凝聚着上海人的回忆,积聚着上海人的邻里情分,是上海独有的“建筑艺术品”。石库门景观因此成为新“沪上八景”之一,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上海世博会中上海馆的外观造型。  相似文献   

15.
海派画家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江浙一带的画家汇集于上海,形成了一个新的画家群体——“海上画派”(简称“海派”),与北京的“京派”相对应。他们在国内外声名显赫,在一段时间里主导了中国美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那一年     
那一年,结束长达九年“再教育”的插队落户,告别“日未出而作、日既落未息”的艰苦,再见了劳累一年还要倒贴口粮钱的无奈,一无所成的我回到上海。记得在“乡办”办理返城手续时,工作人员的一声“你们受苦了!”让我唏嘘不已。那年开始的“大返城”,成千上万知青如同当年奔赴广阔天地,又悄悄地返回了熟悉的城市。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上海人,有父辈知青人称“黑兄黑妹”,曾经跋涉于白山黑水之间,在北大荒播撒着青春。这片黑土地,不仅有沃土肥水,也有黑金流油。大庆的原野上,铁人王进喜带领过的1205钻井队,至今保持着这个“番号”。一个甲子以来,他们依然在几万个井口“开荒拓土”,向大地累计掘进了相当于三四百座珠峰海拔的深度。  相似文献   

18.
2010年高考,陕西洋县曝出一位零分考生。和以往不同的是,他不是要挑战高考制度,只是想吸引关注,引来投资,想发财和“成功”。该生考完后一个人去了上海,母亲给他打电话,希望他“做一个普通人,平平淡淡过一生”,他说:“我做不到,我不想做普通人!”  相似文献   

19.
天涯同胞     
关于中国人在海外的故事,这些年已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数量之多,几乎形成了象描写当年知青生活的“知青文学”一样的文学类型,有人称之谓“移民文学”,其中不乏轰动一时的作品,如《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北京人在纽约》等等。尽管如此,在我看来还远不足以反映海外同胞在这些年中的经历、变故和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万般无奈做了个体 快三十年了,每次想到我当初拿的那张037号编码的个体户证书时,我心里都会有说不出的滋味。 我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毕业后,和社会上无数青年一样,投入到插队落户的行列中。1979年,我回到上海。父母当时都是普通工人,工资收入微薄,既要帮助我,又要帮助在外地农场的弟弟。看着他们日夜操劳、双眉紧锁,我对自己说:一定要自食其力,不能再在家“蹭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