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孙恩恩 《前进》2004,(5):21-22
的十六大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作为现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三个文明之间的紧密联系,明确阐述了市场经济对于三个文明的积极作用。深入探究三个文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大力促进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是…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问题显得更突出、更迫切。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并实现“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呢?这里,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找到“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结合点或结合机制。一、制度文明的建设是“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结合点关于“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结合点,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一种观点认为,“两个文明”建设协…  相似文献   

3.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都是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标示着人类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方面的进步状态.三个文明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客观上要求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推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它从根本上也要求促使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律.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政治和现代化建设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论的新发展。要加强制度建设,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我国宪法对国体和政体的纲领性表述入手,阐明了我国国体和政体的运行实践。从手段和目的的结合上,它内在地牵系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及其内部的协调发展,还由内而外地牵系着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并蕴含着跳出政权兴亡周期率支配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6.
“三个文明”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党的十六大在“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又根据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论断。在“三个文明”建设思想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这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自信和坚定决心。贯彻落实这些思想,…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三大文明的协调发展.三大文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本质得以实现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下,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社会文明是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有机系统。文化的结构对应着文明的结构 :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对应的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也有其内在结构 ,作为社会文明系统的子系统之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 ,既是一个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 ,又是“三个代表”由理论创新走向实践创新的中介。“三大文明”的协调发展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任务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基本目标 ,也是贯彻“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委统战部决定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国、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中,全面加大指导县(市)区统战工作力度,引入竞争机制,在全省100个县(市)区开展争创统战工作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服务的“一先两优”活动。“一先”即争创统战工作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服务先进单位,“两优”即争当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服务优秀统战工作者和优秀统战成员。这次争创活动的开展,是按照中央统战部《关于加强县(市)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转发《中共辽宁省委统战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区统战工作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调动…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思维是习近平“七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思维方式。从系统思维的视角来分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在要求,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目标,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动选择。“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整体性、协同性和动态性的显著优势。这要求我们“两个文明”一起抓,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立足培育文明人,构建现代文明国家和现代文明社会;坚持守正创新,因时因地合理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从系统思维视角来审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有利于我们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有利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11.
王安 《前沿》2005,(2):100-102
“和合”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民族的理论独创, 提倡从整体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是一种系统分析问题的观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便是一种整体发展的思想, 是对中华和合文化整体观的一种体现, 因此理性地用和合精神推动“三个文明”的建设,三者必能更加协调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全党同志必须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文明花开     
199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实施“以会促创,典型示范”精神文明建设战略以来,每年召开一次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这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新形势下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形式,成为推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在总结前十年“以会促创”战略经验的基础上,全区两个文明建在形式上更加注重示范性、直观性和时效性,在内容上更加突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加突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新要求,使“以会促创”战略站在了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实践证明,“以会促创”战略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推动全区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符合内蒙古的实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苏省吴江市紧紧围绕“率先建成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发展目标,抢抓镇、村、社区区域调整机遇,把和谐村镇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础工程,高起点部署,高标准建设,全方位推进,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走出了一条具有吴江特色的和谐村镇社区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基本原则,在20世纪90年代,曾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当时主要搞清楚“三个有利于”基本原则的科学内涵、理论和实践意义。如今老话新提,深化认识,目的是要搞清楚“三个有利于”基本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论证了邓小平适应和平发展时代对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提出的新要求,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拓展为“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三个有利于”基本原则。“三个有利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是提纲挈领、贯穿始终、言简意赅的基本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采根本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实现时代转折的重要标志。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6.
罗文奇  苑素梅 《前沿》2002,(3):41-42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 ,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公民优良人格的建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总书记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全党同志必须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 ,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即通常人们讲到的积极健康的“四有”人格建设。健康人格是时代…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把创建文明生态村作为载体,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促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强化“三个导向”,而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则应向深度拓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必须强化“三个导向”以创建文明生态村创建促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应切实按照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战略,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以管理城市的办法管理农村,大力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为此,必…  相似文献   

18.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而不是两个文明的简单相加,只要我们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在两个文明的结合上下功夫,两个文明建设就会在一种神奇的“场”效应作用下,同频共振,协调发展。怎样做好“结合”这篇大文章?我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是党的建设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三个代表"与"三个文明"相辅相成,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制度基础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离不开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这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个创新。鉴于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经验教训,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思维,将生态文明与其他“三个文明”相提并论,并成为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生态文明的特征及其应处的位置生态文明,指的是人类对其赖以生存和发展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优化。空气、气候、山川、河流、森林、草地、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