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淑龙 《青年论坛》2010,(2):147-148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首先表现在服务功能由被动到主动的演变,其次表现在参考咨询服务由单一性到超时空性的演变,再次表现为虚拟参考咨询从无到有、由有到兴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虚拟组织是21世纪组织发展新趋势。文章分析了高校现行内部治理组织结构,阐述了虚拟组织及其特征,高校虚拟组织构建的意义,并对怎样构建高校虚拟组织作了较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创新虚拟社会管理之路,首要的问题是维护虚拟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的两翼,即网络法制建设与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引导体系建设。前者在顶层设计基础上构建网络系统性、协调性的规制体系,形成依法管理的网络环境;后者是建设政府主导的具有预防功能的网络舆论危机预警应对体系,促进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同步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远程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虚拟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未来组织馆藏资源的发展方向,网络运行下的图书馆不再只局限向读者提供馆藏文献,而应提供包括网络信息在内的所有信息。作为社会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高校图书馆长期扮演社会文献保存者的角色,也要进行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5.
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网络虚拟社会以其虚拟性、自控性、社群性和自由性,表现出与现实社会的差异,其双重作用尤其明显。目前,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中,存在着网络安全问题严重、网络舆论引导机制不健全、网络管理体制机制滞后的现象。解决这些问题,一是重在预防,创新管理机制;二是加强引导,占领思想高地;三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构建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全球化的席卷下,图书情报联入互联网,使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方式向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和服务方式变革,但在传统继承与新环境下的创新上,由于高校图书馆没有形成具体可行的创新思路,使得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方式在网络环境下的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限制了图书情报信息的利用,最终导致为教学科研服务不畅。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的运行和发展下存在的这些不足,以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创新进行探讨,以期今后能对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虚拟社会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征,并且处于快速发展变化中,使得虚拟社会管理不断面临有别于现实社会管理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为了适应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需要,必须在理念、制度、方式等方面创新.加强网络制度建设和优化互联网运行机制是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工作创新的重点和方向.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互联网管理模式和创新互联网管理的方式手段是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谢嘉雯 《传承》2012,(14):86-87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校图书馆传统的读者服务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面临的新变化,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改进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策略举措。  相似文献   

9.
盛新德 《求索》2010,(5):100-101
本文通过对网络技术支撑下所形成的网络世界,由此而产生的网际交往、虚拟生活、网络社会等现象进行剖析。从研究和探讨虚拟世界、虚拟社会的伦理冲突入手,审视网络空间的伦理向度和网络世界的伦理座架,从而打造和谐社会网络世界的伦理战略,以此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网络伦理框架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图书馆正在逐步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许多高校已建立或着手建立校园网络,图书馆通过校园网与本校广大读者建立起局部网络联系快速提供馆藏信息,并可通过校园网与各大计算机网络相连接,全面检索国内外各种情报信息。从发展趋势看,高校图书馆实现网络化与资源共享目标的实现,在短期内即可达到。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其馆藏结构、采访策略与信息服务的途径等都将随之发生新的变化。 一、网络环境下馆藏概念的扩展性 丰富的馆藏无论在传统环境下,还是发展到网络环境下都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是对读者进行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传统环境下图书馆馆藏是以物理实体馆藏即以纸质文献收藏为主,而网络环境下馆藏概念则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一,在用户利用馆藏形式、信息需求、信息资源获取途径多样化的今天,馆藏的含义首先超越了印刷书刊资料、缩微资料、视听资料等范畴,延伸到各种电子出版物、电子信息资源,即包括各种不同信息格式(录相带、磁带、软盘、CD—ROM光盘等)和信息类型(应用软件、书目文档、全文信息、数值文档、多媒体等)。其二,馆藏概念的变化还体现为外部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的“虚拟馆藏”。即完整的馆藏概念已成为“物理实体馆藏+虚拟馆藏’。实现联网的图书馆可以和各种商业性电  相似文献   

11.
赵茜 《人民论坛》2012,(36):68-69
网络虚拟社会给传统党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网络虚拟社会影响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已成为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当务之急;要通过打造虚拟社会条件下的党建学习平台、服务平台和反腐倡廉平台等方式,加强党的建设,切实为人民群众服务,努力使网络虚拟社会成为党员干部转变作风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虚拟财产”已与现实的生活建立起越来越紧密的联系。随着网络行业行为的规范化和网络技术的飞快发展,许多公民在这个虚拟世界生活、工作和游戏,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已经形成,同时暴露出的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如何保护网络虚拟财产在法律上还是一个盲点;由此导致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进行一系列分析,然后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刑法上的分析讨论,并对如何规制网络虚拟财产进行刑法上的论述,本文能对虚拟财产的立法完善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由网络构成的"虚拟社会"对社会治安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科学面对、探索实践这一新课题,更好地适应网络"虚拟社会"的发展变化,调整和加强相关的公安工作,是公安机关新时期、新阶段的历史责任。在创新实践,积极履行自身职能的同时,协同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是公安机关顺应网络"虚拟社会"发展,加强治安管理,服务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虚拟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加强对虚拟社会的管控已是公安机关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公安机关要在虚拟社会管控中树立情报主导警务理念,借鉴现实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发挥情报预防预警、打击网络犯罪和引导网络舆论的作用,切实构建起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网络安全堡垒。  相似文献   

15.
《民法总则》第127条将网络虚拟财产规定为民事权利的客体,为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属性、权利归属以及具体的保护路径却并未涉及。本文认为,无论是从法理、司法实践还是从比较法视野来分析,网络虚拟财产在本质上都具备了物权属性。从权利归属来看,网络用户对网络虚拟财产享有定限物权。网络虚拟财产侵权赔偿分为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需肯定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及构建价值评估机制;精神损害赔偿要细化精神损害赔偿的考量标准并构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6.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4):194-F0004
<正>湖北警官学院图书馆通过充分准备,在信息咨询室和相关部门努力下,于2011年底成功申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简称CALIS)三期建设项目——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示范馆。在全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促进了虚拟社会的形成。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是相通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并影响着现实社会。虚拟社会管控属于社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范畴,具有管控内容的广泛性、管控主体的多元性和管控手段的多样性等特征。构建虚拟社会管控法律制度,重在把握好虚拟社会秩序管控权、公民基本人权、网站经营者及其网络服务商权利之间的平衡,坚持权力与职责相一致、权力与权利相平衡的价值取向,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网站经营者及其网络服务商的关系,确立建设与管控相结合原则、技术防控与社会管控相结合原则、比例原则和网站备案规则、信息准入退出规则、网民实名管控规则。  相似文献   

18.
重庆地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庆地区6所高校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状况的调研,笔者认为,一方面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群体学习生活的必需品;另一方面网络虚拟群体的形成已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的双刃剑.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呈现出的个体行为具有自组织性、快捷性、复杂性等特征.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教育管理应采用师生换位、心理咨询、网语说教、舆论引导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定题服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文欣 《前沿》2002,(3):80-82
本文阐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定题服务 ,比较了网络环境下的定题服务与传统定题服务的优劣 ,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定题服务的解决方案 ,并对适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人员素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新的教学媒体技术已经进入高校的教学。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实验环境,可以大大增进教学效果。文章通过虚拟实验环境制作实例介绍的方式探讨了虚拟实验环境的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