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政府经济职能是政府传统的基本职能之一。在现代法治国家,政府经济职能建立在对市场失灵的认识与分析基础之上,市场的欠缺与不完全性为政府介入经济提供了正当性基础。但应该认识到的是,政府本身亦有其缺陷,与市场失灵一样,尚存在政府失灵,政府对市场的介入应坚持“补充性原则”,在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之间进行理性权自然力衡,实现有限政府与有为政府。  相似文献   

2.
市场失灵与政府进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市场失灵”客观存在 ,因而政府必须进入市场。但其前提条件是应对“政府失灵”进行防范 ,否则失灵的政府不仅不能有效地治理市场 ,反而会更加使市场无序和无效。在这种意义上讲 ,分析和探讨“政府失灵”问题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医疗服务供给和需求的特点决定了医疗服务市场与完全和完善市场相去甚远,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治理市场失灵,引入政府干预应谨慎合理并充分重视市场的自矫正机制和其他非市场力量,以免伤害市场自身的修复能力,导致“大政府”模式以及政府失灵带来的效率下降。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失灵情况错综复杂,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加区别地简单的“一刀切”,将政府的作用神话和盲目地要求政府介入并非解决问题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4.
陈秀兰 《理论月刊》2007,(7):124-126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之一是协调利益关系,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经济法是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下运用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相结合,协调市场不同主体和政府权力之间的博弈,协调不同阶层、集团的利益关系,使之和谐发展的法律。  相似文献   

5.
刘秀光 《长白学刊》2010,(5):100-104
房地产市场一般是竞争性市场,但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使该市场具有非竞争性特征,并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垄断或“垄断化企图”。由此产生了房地产市场失灵以及政府不断实施宏观调控而房价持续上涨的“宏观调控悖论”。解决房地产市场失灵和纠正“宏观调控悖论”的政策思路是,在对房地产市场的特征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保持宏观调控与强化政府规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 ,市场失灵成为人们探询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监管的理论依据 ,而现实中很多政府失败的例子给“市场失灵论”无情的打击。这说明“市场失灵论”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就是在分析“市场失灵论”在逻辑和理论谬误的基础上 ,来探讨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形成和市场监管的思想 ,从而论证新制度经济学市场监管理论的现实科学性和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张键 《精神文明导刊》2007,(9):20-21,23
1.城市社区的兴起 就西方来看.城市社区的发展主要源于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困境。这预示着,在社会正常的运行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是有边界的.这就在逻辑上提出了一种可能,即社会上还应存在着一种非市场和非政府的力量.这即是公民社会中的公共领域。由此可见.西方城市社区的发展基本上呈现出的是一种自然演进图景.即:在路径上,社区是随着市场和政府自身的发展出现相当的局限后而产生的一种新领域:在逻辑上,社区发展体现出一种市场、国家和个人三种力量相互博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生产安全与卫生的政府管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失灵”是政府管制的必要条件,它是政府之所以干预市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但是,“市场失灵”不是政府管制的充分条件,因为政府管制本身也可能出现失灵,即“政府失灵”。政府管制失灵通常表现在管制的低效性上。目前我国生产安全与卫生的政府管制处于无力状况,政府管制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严格落实检查和监察制度,加大监管力度,从落实准入准出制度、完善立法、政府管制进行成本—效益评估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确定政府职能的理论前提,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不同主张,深刻影响着政府管理经济的模式和方法。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作为“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立足于美国的现状,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以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备市场为分析前提,重新审视了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论述,提出政府与市场之间应建立新型伙伴关系的模式。本文试通过分析斯蒂格利茨的政府理论,对我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一些现实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市场与政府:当代中西方行政改革的基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与政府是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两个交互演进的主题,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使二者走向现代整合的趋势。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一些国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浪潮迅即席卷全球。当代行政改革以寻求政府与市场的均衡为基点,通过市场化的改革重塑政府的职能与行为方式,体现了政府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这种市场化的取向既是全球化与信息时代对改革的迫切需求,又是市场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两只手"较量与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从"政府失灵"视角谈重塑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晓红 《前沿》2003,(12):79-82
市场失灵的存在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客观的依据,然而政府和市场一样也不是万能的.政府在试图弥补、矫正市场缺陷的时候也会出现失灵.对于市场经济刚刚建立的中国来说,政府失灵更是在所难免.本文在分析政府失灵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该通过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双向重构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机构办事效率、加强法制建设等途径来实现政府职能的重塑.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凯恩斯主义重新抬头,而危机的解决绝非凯恩斯主义能够完成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都有其内在的逻辑与规律,构建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关注整个社会长远发展的中性政府才是预防金融危机之道,才能真正解决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内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 在私域中,市场起着最重要的根本性作用,然而市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人们发现“市场失灵”,于是将政府推向前台,政府成为市场的纠错者。然而,二战之后的福利国家政策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遭受严重挫折,此时政府失灵又该诉诸什么呢?人们不约而同的将注意转向  相似文献   

14.
(一)西方国家把国有企业看作是一种特殊企业 ,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色彩。他们管理和改革国有企业的经验 ,体现着西方国家国有企业受到的来自体制环境上的激励约束。1.界定进入领域 ,收缩国企范围西方国家设置国企主要遵循“市场失灵原则”、“社会公平原则”进行。“市场失灵原则”是指只有当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对于某种产业或产品“失灵”时 ,即对于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不足或因赢利少甚至可能亏损使民间资本无力、无意进入 ,而社会又非常需要的产业领域 ,政府才不得不投资兴办国有企业去提供相应产品。对于市场调…  相似文献   

15.
梁莹  高梅书 《理论月刊》2003,(8):119-1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进行纠错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的理念和模式.治理理论的实质在于实现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此来弥补政府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借鉴和吸收其合理因素,对于推进我国公共行政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是国家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干预、协调社会经济的部门法。宏观调控是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的基本方式,但国家调节也会发生“政府失灵”的现象,因此作为国家调节方式之一的宏观调控也需要经济法的规制与保障。可以说,宏观调控措施的运用是否妥当,宏观调控的权力是否受到法律规制,是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维护民众正当权益的关键。按照经济法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最近几年对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我国的宏观调控还亟需改善,宏观调控权应受到经济法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产权明晰是科斯理论的核心,武汉市政府成功“禁麻”是科斯理论在行政领域的成功运用。在转型时 期,解决市场失灵,产权方法优于政府干预,政府要从“全能型”政府逐渐转变为有限型“契约性”政府。  相似文献   

18.
趣味概念     
在分析我国矿难频发的原因时,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削弱政府的权力,减少“官煤勾结”的机会,以免出现矿难中的“政府失灵”;而另一种则呼吁政府应加强对矿业市场的干◎诺斯悖论预,弥补矿主无限追求利益而带来的“市场失灵”。类似矛盾的观点还存于教育、医疗等很多领域。这就是关于国家功能的“诺斯悖论”。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在分析政府(国家)的作用时,提出了一个十分矛盾的观点:“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在公共服务领域,“诺斯悖论”指政府部…  相似文献   

19.
《政协天地》2013,(7):48-48
要激发市场活力需推动政府向市场放权。防止“市场失灵”主要不在于设置行政审批,而是要加强市场监管,变事前的控制为事后的有效处罚。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潜力的同时,也需要强化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要  相似文献   

20.
由于住房不平等现象以及住房市场失灵,政府对住房市场的干预是不可避免的.政府自主性是政府干预住房市场发展的政治基础.基于自主性逻辑,权力与资本的结合会导致政府干预住房市场的双重失灵.政府自主性在住房市场发展中面临着释放市场与保卫社会的悖论.随着政府公共性的回归,住房市场发展中政府能力的提升路径包括:强化住房政策顶层设计、提高政府与市场合作能力、厘清地方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