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新时期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档案工作面临着从传统手工工作方式走向信息化的重大转变。如何适应这一客观需要,加速实现档案信息化,提高档案工作者专业技术信息化水平,是摆在我们档案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就此略有几点思考:一、加速实现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实现档案信息化是新技术革命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冲击着世界的每一个生产、生活领域,引起了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工业时代…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数字技术、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播知识的方式,特别是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更是引发了一场交流互动方式的革命,改变和影响着人的思想、行为和观念.同时,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及高科技手段在文化教育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又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自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揭开了信息革命的序幕以来,短短53年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成为领导现代技术发展方向的主导技术及当今与未来国际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并叩开了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大门。知识经济时代是数字化信息革命直接产生的后果,其表现形式是数...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主席指出:“四个现代化,那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在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输已成为社会运作核心的今天,图书资料事业正经受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公安院校图书馆作为我国信息产业的一个分支,其发展、改革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因此,要谈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就需要了解当代社会的信息化特征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50年前,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开始运行,它的诞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八十年代微型计算机更使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涉入各个领域;多媒体技术…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00,(4):31-32
我国已经制定了信息产业“十五”计划纲要和2010年远景目标框架思路,将力争保持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2010年,我国在主要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拥有量居世界前列,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同步,使我国成为世界信息技术强国,并成为信息技术的主要出口国。  相似文献   

6.
七十年代,世界上出现了一个似乎非常奇怪的现象;人类已经进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可是古老的、似乎也很“落后”的算盘,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与电子计算机并  相似文献   

7.
现代通信、电子计算机、信息资源三者各自网络化及其相互渗透、连结、联合形成信息的全方位服务网络,是一场网络革命。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教育尤其是对干部教育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各级干部是带领群众迈向21世纪的领导者、管理者和现代化建设的带头人,因此要适时地、率先地进修好计算机课程,同时这方面的教学也应适时改革和加以内容更新。一、网络时代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超越网络时代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的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现…  相似文献   

8.
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其深刻程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以及以此为基础的高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推动了一系列新生产领域的出现,扩大了世界经济规模,带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对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柱产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使世界经济面貌焕然一新。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方面的开发能力及其产业化水平,正成为决定对世纪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蒸蒸日上的信息产业作为与物质、能量共同构成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三…  相似文献   

9.
目前,电子计算机作为当代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电子计算机已开始进入家庭。为了使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地工作并保障其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必须为其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而良好的接地系统则是重要的安全措施之一。早期的电子计算机多数是单机运行,由地线引起的问题并不明显,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少单位使用多户系统、局域网或远程网处理业务,由于设备设置在不同的地点,对地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地线出了问题将危及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如何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工程中处理好地线问题,已成为…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很快。但是,计算机的安全保卫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鉴于西方一些国家出现破坏电子计算机及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活动的案件日益增多的情况,笔者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些专题研究。一、计算机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从一九四六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技术时代。目前正向巨型、微型、网络、智能、模拟方向  相似文献   

11.
应用计算机、实现企业职工教育管理现代化金德辉一、电子计算机应用于职工教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可行性电子计算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一种产物以及一种先进的办公设备,目前已广泛用于企业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也为电子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积累...  相似文献   

12.
谈谈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一)周学秋,李维楠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正在使人类社会快步进入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智力工具大量涌现,并已渗透到世界各国的各行各业。信息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势,但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各国信息...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IB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计算机公司,在生产电子计算机和半导体的电子工业领域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面对外国间谍的猖狂活动,IBM公司采取一系列反谍保密措施,提高员工的保密意识。走进公司,迎面是全体职工视为座右铭的醒目标语:“谨言慎行”、“口不慎而沉船”。新员工进厂的宣誓书上写着:不在任何场所谈论技术秘密;在职人员参加一切活动,均不准触及秘密情况;对方如果问及,要明确拒绝;无法回避时,宁可退席。在公司内部,一切秘密设施都由专人管理。另外,还设有专职安全保密管理人员,日夜监督保密情况。不轻露口…  相似文献   

14.
申琰 《新东方》2008,(1):61-64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新的机遇不断涌现;但同时,个人、国家和国际社会也不得不面临由互联网的负面效应所带来的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世界面临着一个新技术革命,它不是象过去那样的单项的技术革命,而是以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为核心,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激光技术、生物工程、宇航工程、海洋开发工程等多方面的技术革命。它是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是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的技术群、新的工业群的兴起,是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为中心的新的科研群和以电子学、信息科学为中心的新的知识群的迅猛发展。这次新技术革命是人类生产技术的一次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这次新技术革命将使  相似文献   

16.
正1973年,北京市计算中心作为一所科研服务型事业单位,经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北京市科教组批复成立。1978年,时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的吴德在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把北京市计算中心及计算机网络建成应用新技术的样板,把配套研制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和软件作为攻关项目,力争三年内在北京市定型生产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宏伟规划。随着"文革"结束,1977年11月22日,政协北京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上,吴志纯、谢宪林两委委员联名提交了《大力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提案,指出: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革新而是一场技术革命。世界  相似文献   

17.
信息产业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对客观世界各类信息进行采集、识别、转换、存贮、传输、显示、模拟和再生的新兴产业。有关专家说,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立足于两个方面:一是在生产与管理上与现代信息技术接轨;二是在市场销售体系中运用信息技术,主要是通常所说的网上商务。  相似文献   

18.
高层点击     
《人大论坛》2009,(11):M0002-M0002
胡锦涛10月9日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说,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媒体发展,支持中国媒体同外国媒体在新闻传播、人力资源、信息技术、业务发展等方面加强交流、深化合作。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信息和信息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经济社会起着巨大的催变作用,信息技术取消了时间和距离的概念,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彻底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带领社会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与此同时,人类社会所遭受的灾害风险受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的影响而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20.
马云泽 《桂海论丛》2007,23(3):29-31
20世纪中期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催生了知识经济时代,引起了世界新的产业革命,加快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全方位变革。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有别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新趋势——软化趋势。世界装备制造业软化趋势为我国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