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发展经济学家们曾经称颂台湾为典范的“经济奇迹”。他们指的是台湾工业生产的飞速增长率,以及台湾的收入分配(没有关于财富分配的资料)比其他“准工业化”国家公平。总之,台湾曾在相对自由的市场体制之下获得了“公平的经济增长”。因此它成为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榜样。从依附经济理论家的观点看来,台湾是不可思议的。尽管台湾完完全全是一个“外  相似文献   

2.
试析台湾“均富型增长模式”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的"均富型增长模式"发生了明显的逆转趋势,21世纪以来,贫富差距扩大进一步加快.本文首先阐述相关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演变,在此基础上,分析台湾经济增长与所得分配之间关系的发展轨迹,最后重点探讨其"均富型增长模式"发生改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台湾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在经历飞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又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地区。其主要经验是成功开展土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在竞争行业鼓励和推动民营化,重视教育机会的均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经济保持了长期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却越来越大,成为世界上收入分配最不均衡的国家之一。要改善大陆的收入不均衡现状,台湾的经验值得大陆借鉴。  相似文献   

4.
台湾的经济增长与所得分配的改善并行不悖,一向被国际社会视作“奇迹”。本文试图通过透视台湾40年的发展历程来探寻产生这种“奇迹”的原因。 40年来,台湾经济发展较快,人均国民收入从国民党迁台初的50美元增长到今天的6000多美元,年均经进增长率超过8%。经济的发展也表现在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变化上,反映这种程度的基尼系数和五分位指标,分别由1953年的0.62和16倍下降到今天  相似文献   

5.
近60年来,台湾地区最先走出了一条不断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收入分配"均富型"道路,随后在一系列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台湾地区收入差距呈现拉大的趋势。总结和研究台湾这两个时期收入分配的历史演变、基本原因、经验教训,了解和分析台湾在农村改革、扶持中小企业、普及教育、推进社会福利事业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对于大陆改善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面对收入差距扩大化与贫穷增加问题,累进税制与社会福利制度等通常是各国及地区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由于经济与政治方面的种种原因,台湾实际上主要依赖社会福利支出的不断增加来缓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化,税制的效果十分有限。这种严重扭曲的重分配模式,不仅削弱了调节收入差距的应有成效,而且对转型期的台湾经济与社会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其一,社会福利支出持续增加,却无税收增加的支撑,造成财政收支持续恶化的困境;其二,税制的公平性长期受到严重扭曲,不但无法有效发挥改善收入分配的功能,而且因税负不公平,还助长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化;其三,异化的社会福利政策,日益沦为政治选举的工具,无法真正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7.
收入分配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因为收入分配不仅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影响甚至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收入分配可能直接影响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也可能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与和谐。因此,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公平理论为指导,与时俱进地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贫富差距:台湾“M型社会”特征显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两岸关系》2010,(9):62-63
二战后,台湾在经济迅速起飞的同时,保持了相对平均的收入分配,走出了一条让世人称道的经济发展道路。但近些年来,台湾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M型社会”特征日趋凸显,在岛内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并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收入分配尽可能地保持平等,这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其重要程度与经济增长目标不相上下。这两者又不是彼此孤立的,经济增长会引起收入分配状况的变化,而收入分配状况又会影响经济的短期运行和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10.
按劳分配与市场鹿居邦,吴凤岗经验告诉人们,必须寻找能最有效地刺激生产发展的收入分配原则、途径,以推动经济迅速而健康地发展。这不仅因为只有生产更好更快地发展,才会有更多的收入可供分配;而且因为,在收入分配问题解决不当的情况下,生产发展必然缓慢,甚至停滞...  相似文献   

11.
Yu-Feng L. Lee 《当代中国》2008,17(55):361-374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ispersion of household income in the cour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aiwan. Statistics show that inequality of income has increased since the early 1980s as the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has declined from 11.6% in 1986 to 4.1% in 2005. The empirical resul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also fails to support the conventional inverted-U Kuznets curve. Factors leading to change in income disparity may be attributed to variations in family formation, economic structures, and the recent change in political leadership and institutional policy. Among them, increased single-parent families deteriorate overall income share, although growth in the service sector helps to alleviate inequity. The new political governance and policy reform since 2000 are detected to aggravate income inequality.  相似文献   

12.
现代物流是优化区域间资源配置和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及纽带,比其他产业更能消弥 两岸之间的时空距离,对于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连宋大陆行之后,两岸农产品贸易 出现持续热络态势,发展闽台现代农业物流,不仅是促进福建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需 要;而且是纾解台湾农产品产销矛盾,拓展台湾农业发展空间以及推动台湾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和发 展的重要举措。发展闽台现代农业物流,可以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农产品物流生产基地,加快农业 物流园区建设,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产品物流市场,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及实施相应 的优惠政策予以推动。  相似文献   

13.
台湾光复以后,福建与台湾两省的关系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1945-1949年短短四年间,抗战爆发后全面断绝的闽台经贸关系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在闽台两省交通、邮电和汇兑恢复的基础上,光复初期的闽台经贸关系在多个层面得到迅猛发展:两省频繁互派经济考察团并举办博览会,商业贸易和物资交换渐趋活跃,技术合作和相互投资蓬勃开展。这一时期的闽台经贸关系,呈现出形式多样、互补性强和受时局影响较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战后两省社会经济和生产建设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峡经济区竞争性区域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性区域是拥有独特“地方品质”的区域,以创新和知识作为其发展的催化剂,成为国家乃至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竞争性区域的构建过程集中体现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政策要点和与此相配套实施的多级治理措施的高效统一。从竞争性区域构建理论视角考察,海峡经济区作为两岸经济整合的独特区域,其基础设施网络连接性、产学研互动合作、产业集群培育、城市经济协同发展方面亟待推进,竞争性区域特质尚不发育。今后应从基础设施的协调与衔接、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建立、厦金特区和福马特区创建、经济运行机制衔接、台湾海峡城市联盟缔结、开展以政府政策协调为中介的公私合营等方面着力推进,以构建海峡经济区竞争性区域配套体系,推动海峡经济区迅速崛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新兴的竞争性区域。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开创了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两岸政治关系有所改善,经济关系突飞猛进,然而两岸政治关系的相对滞后已明显妨碍到两岸经济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在两岸关系步人“深水区”之后,两岸双方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巩固“一中框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开启政治对话进程,深化媒体交流合作,努力推进两岸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的良性互动,为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构建了包含消费、投资、出口和国民收入恒等式在内的联立方程组模型,选取198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考察了两岸贸易对台湾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两岸贸易对台湾经济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并且台湾自大陆进口能够"创造需求",其对台湾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强于台湾对大陆出口。在此基础上,以2008年为模拟基期,以2013年为模拟期,模拟了ECFA早期收获清单的实施对两岸贸易及台湾经济增长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ECFA早期收获清单的实施无论对两岸贸易还是整个台湾经济都具有较为显著的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7.
良好治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目前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弄清楚良好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意义深远。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2001-2016),研究发现:良好治理具有显著的高质量经济发展效应,且该效应存在显著的边际递减现象;良好治理的高质量经济发展效应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异质性和时期异质性的显著影响;如果不考虑内生性,就容易高估良好治理的高质量经济发展效应。因此,要以自由贸易经济制度体系为目标,充分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和经验,以更大的勇气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分类推进东、中、西三大区域治理改善,特别是有效缓解西部地区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风险。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历程和目标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所得税作为现行税制中唯一能通过累进税制实现纵向公平的税种,在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选择中被寄予厚望,成为当下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自1980年随着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的颁布而正式确立以来,经历了不断调整完善的改革过程。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对调节收入分配、改善民众福利、促进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但与社会转型相适应,个人所得税依然面临着改革的压力。兼顾公平和效率、兼顾经济规律与社会文化、兼顾流量与存量的职能调节、兼顾短期与长期调节是改革的原则,为此,需要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管理,增加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透明度,建立居民个人信息共享系统和个人所得税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制度体系直至建立完全意义上的综合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配套完善自然人税收制度和管理,完善税制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中美关系与两岸关系的大格局,决定了美国涉台关系的变化趋势.在政治上,美国乐见国民党连续执政和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但对于台湾被迫走向统一,存有疑虑,希望及时把握两岸和谈的具体进程.美方对台湾在“国防”、“外交”等领域予以多方面支持的目的,从短期看是同步强化美台关系,维护美国在台海地区的既有利益;从长期看则是增加台湾在两岸谈判中的筹码,谋取美国在台湾问题最终解决方案上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运用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关于经济动态效率模型理论,对近十年来台湾地区经济动态效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近十年来台湾地区经济动态有效状态明显且呈现逐渐增强趋势。由于经典的宏观经济增长理论并不能很好解释台湾地区经济动态效率的变化情况,深入分析发现,近十年来台湾地区资本流动是其经济动态效率改善的关键性因素。中国大陆作为台湾对外投资的最主要地区,是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在改善台湾地区经济动态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