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生命记忆和永恒的精神家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维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也是历史赋  相似文献   

2.
春节不仅是中国一宗巨大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保护、展示春节文化是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是在为世界传承文化。春节,犹如高悬在民族天幕上的永恒明灯,以其独特的光芒辉映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这样的光芒,对于我们来说光明而温暖。  相似文献   

3.
王里 《前沿》2012,(14):6-8
保持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纯洁性的根本;坚守精神家园,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操守,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强大思想优势。保持思想纯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灵魂工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课题。当前,在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社会思想观念多元化趋势加剧的新形势下,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保持思想纯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最重要的是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价值追求、道德情操、思想品质、修养学识。  相似文献   

4.
陶波  张凝 《人权》2008,(6):40-43
弱者与强者的对抗是贯穿整个生存竞争的永恒主题。但在人类的精神家园,除竞争外,还弥漫着浓重的"人"的情怀,对弱者的关怀和保护是人类特有的道德法则。正如《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所明确  相似文献   

5.
精神家园是什么?这好像是个不言而喻的问题。但仔细琢磨一下,发现其实很难对其全面准确地界定。于是我想到一个比较笨的办法,那就是想想作为一个人,我的精神家园有哪些要素,范围有多大,什么样的层次和结构,状态如何,什么功能;然后再来看看我的精神家园与其他人的精神家园有哪些异同,如何和而不同;进而从个体推及他人、群体、民族、国度以至人类,看看不同层次的精神家园从要素到整体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应对。从这样的角度来看,精神家园大概包含着相互交错、互动的六个层面的要素。这六个层面的要素都面I临着相应的挑战与困惑,需要我们深度地加以研究和应对。  相似文献   

6.
孙宇 《两岸关系》2001,(4):61-62
有人说,乡愁是人类对精神家园的一种永恒的寻找,这个精神家园或许是他们心中一个遥远的梦。40多年前,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写下的骚体诗,以其回肠荡气,沉郁悲怆的哀鸣,震撼了两岸同胞。 于右任是陕西泾阳人。他早年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也是国民党的元老之一。他一生爱国,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国共合作,建立一个伟大富强的中国。然而,他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1949年4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依托和归宿,反映了一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所传承下来的特有的传统、习惯、精神、心理、情感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精神家园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加强农民精神家园建设,不仅仅是广大农民朋友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更是考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地方政府执政效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节曰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剪窗花、写春联、布置家中小院、杀鸡洗菜、做十道有着吉利名字的年夜饭……在李子柒的一段和春节有关的短视频中,这位美食博主自己动手的过程,让年味变得浓郁,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小时候的年味”。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我国各族人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强大纽带,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基因密码,是引领中华民族勇毅前行、持续屹立于世界东方和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力量。加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相似文献   

11.
“绝不在价值观方面妥协”——即便是在虚拟世界里,“偷菜游戏”也不应成为白领的精神家园。 以偷菜闻名的网络游戏,居然让2000万白领在这里找到了快乐,于是,在一些媒体上“偷菜游戏”便成了“小偷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代化既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前提,也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海外移民作为中华民族成员,他们是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资源。全球化的浪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海外移民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代化的外部环境,华侨华人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双向互动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代化的内在张力,民族性、时代性与世界性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代化遵循的原则,精神家园现实问题的解决和主体自觉性的培养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代化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11,(3):16-17
保护和创新并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结构。继承和弘扬节日文化,既要保护传统,也要创新内容和形式。保护是尊重传统,尊重历史,尊重祖先的智慧。纵观历史,没有传统作为依托,任何创新都难成功。我们既要保护春节文化的精华,又要在传统基础上创新。保护不反对创新,创新有利于更好地保护。首先,创新是适应文化变迁的需要。文化变迁是所有文化的一种永恒现象,世界上没有静止不变的文化,只不过是速度快慢或程度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4.
吴祚来 《创造》2010,(2):112-112
与春节相关的新闻开始布满媒体,央视眷晚在紧锣密鼓地筹办,中国美术馆在展览琳琅满目的年画,北京市也在城区不同的公园安排了春节文化活动。春节也开始融入世界各国文化之中,由国家主导的或民间自发组织的春节正在走向世界,尼罗河边、南北美大地、北欧古城部在上演中国年大戏,一些国家甚至将春节纳入自己的节日体系,予以庆祝。  相似文献   

15.
国外精神家园研究慨述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慧 《理论月刊》2008,13(6):40-42
精神家园是人类生存和安身立命的根与归宿.精神家园是国外诸多领域研究的重要主题,在文学、艺术、政治、哲学、宗教、人类学、心理学、地理学、教育等领域均有所涉及.关注当前精神家园国外研究状况,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着非常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奇 《前沿》2010,(11):113-115
市场经济与工业化进程在全球的快速推进使人类的发展正面临着生态家园的破坏、精神家园的失落和人类基本价值观的缺失等全球性的发展困境,人类要赢得可持续未来,就必须走出发展的困境,在理性与道德反思中,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存境界,营造一方健全和谐的精神家园,培育、普及并广泛实施维系人类持续发展的基本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7.
当代人由于面临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断裂、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冲击、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被遮蔽,精神家园遭遇困境,表现为:信仰的异化与分化、生存焦虑与意义危机、精神生活的物化与思想式微。在解读马克思主义信仰人本关怀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提出超越精神生活的物化、重塑自我范式和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传播的应对策略,重建当代人亲切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正尽管2017年已经过去,2018年早已到来,但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才是真正跨年的高潮。尽管近些年来跨年的方式不断翻新,比如正在兴起的"思想跨年""知识跨年",但对于春节来说,亲情才是永恒的主题,家才是永远的归宿。在除夕到来之前,无论是在外读书的游子、城市打拼的白领,还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都要从四面八方回家过年。对很多家庭来说,过年是一家人难得团圆的一段时光;对很多做儿女  相似文献   

19.
现实生活中,人具有多方面的需要。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的需要之所以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主要在于人有理性。然而,理性是人的福音也是人的祸因。因为正是理性使人处于一种永恒的不可避免的不平衡状态中,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类、人与自我的深刻矛盾。这种种矛盾在现实中无从解脱,常使人去寻求另外超越的途径。这就是信仰。对于吃饱穿暖的当代人而言,信仰是其强烈的需要,如何寻找人的精神家园正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建设浙江人民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要为全省人民构建一个共同的精神依托之所在。"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是浙江人民长期以来的共同文化追求,是精神家园构建的基础;优秀文化传统的现代转换促进了"两富"共同发展,是精神家园生成的血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整合与统领各种文化,是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所在。浙江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三大着力点是:目标吸引、文化提升、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