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郁鸿胜 《中国发展》2013,13(3):70-75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大国在海洋资源、海权以及海洋经济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高度重视海洋发展,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经济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为落实中国海洋战略,该文对发达国家的海洋战略进行分析,总结国际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与内容,为中国海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巩建华 《新东方》2011,(6):6-10
研究海洋政治战略需要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海洋政治分析框架下进行,基于对海洋政治的三个基本要素——海洋利益、海洋权利、海洋权力之间逻辑关系的分析,回观中国海洋政治战略变迁历程,结合当前中国面临的各种海洋挑战,中国的海洋政治战略应着眼于三个方面:在海洋权力方面,要加强海洋控制力和海洋强制力;在海洋权利方面,要加快海洋法制建设步伐,强烈表达海洋权利,增强维护海洋权利的意识;在海洋利益方面,要积极促进海洋生产力的发展和海洋生产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3.
盛清才 《前沿》2014,(13):7-10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对中国海洋事业有着特殊的情感。他以战略家的视野关注海洋,研究海洋,形成了包括海权思想、海防思想、海军思想和经略海洋思想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海洋战略思想体系,科学地回答和解决了当时我国海洋建设实践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同时,为维护国家尊严,他率领中国人民收回“三项权利”,顶住大国压力,亲定领海宽度,反击入侵之敌,构筑现代海防,建设“海上铁路”,从而有效地维护了我国的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平发展的海洋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历荣  陈湘舸 《求索》2007,(7):33-36
中国选择和坚持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而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面对严峻的海上形势,中国要真正实现和平发展,其海洋战略就必须明确提出自己的海权观、海洋权益;积极推进中国与海洋大国及周边国家的海上合作;重视发展海洋经济,融入国际市场;力求和平解决海洋争端,追求合作安全;建立强大的海上力量,以应对来自海洋方向上的挑战;积极强化同主要大国的战略关系,深化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5.
2013年7月30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提出要坚持维护海洋权益的12字方针——“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坚持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海洋战略缺失一直是中国的短板,这方面后来者不宜苛责于先行者。众所周知,制定海洋战略并付诸实施,既取决于当政者是否具有雄才大略,更取决于国家是否具有经济、科技实力及是否拥有足以保障国家海权的强大战略海军。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05,(16):1-1
600年前,一位名为郑和的人七次率船队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历时28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探索与交流之先河。他所开创的“海上丝路”,绵延至今。中国踏上了了解世界的路途,世界也就此认识了一个全面的中国。时光荏苒,2005年7月11日,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高度评价了郑和下西洋的光辉业绩和重大历史意义之后指出,中国既是陆上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大力发展海洋事业,对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主权权益、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制定南海发展战略 加快南海区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南海诸岛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能源资源、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海洋旅游资源,又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航道。维护南海权益,开发南海,事关国家主权和尊严,事关我国核心利益,是中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早已明确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但中国至今尚未全面展开海洋开发特别是南海开发。前段时期,南海局势日趋紧张和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和多极化时代的到来,为边疆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海洋边疆是国家边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战略也必然要围绕国家发展这一根本要义而进行规划和设计。海洋战略的设计,应突出国家意识、科学性以及规划设计合理性。海洋边疆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样也会突破传统的界限,而形成新的海洋利益边疆。海洋新边疆的巩固和拓展,需要国家制定科学的海洋边疆战略,并以此为基础来保证国家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正>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南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包括海南岛、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作为全国一个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的省份,公民的海洋意识直接关系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以及海南省的可持续发展。什么是海洋意识——五大构成海洋意识也叫海洋观念,是指人们对人类与海洋相互关系的认识的总和。它主要由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经济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环境意识、海洋安全意识等五个方面构成。1.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也是国家领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实施,世界各国纷纷重新建立本国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海洋制度,由此又掀起了一场"蓝色圈地运动"。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中国政府的主张,中国可以管辖的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这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与陆地国土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国土。但受国家利益、历史、法律等因素影响,在维护"海洋国土"完整与安全方面,中国现在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及众多的海岛和漫长的海岸线。历史上,我国的先民为开发海洋、认识海洋和利用海洋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化:郑和下西洋成为千古美谈:海上丝绸之路很早为海洋商业架起彩虹:鉴真东渡为跨海友好活动树立了榜样。但是.由于大陆观念根深蒂固,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海洋事业发展迅速.近几年海洋产业总值相当于同期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在新形势下大力强化海洋意识,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是时代的要求和国家的战略任务。为强化海洋意识,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本刊邀请国家海洋局发展战略研究所领导组织有关专家撰写了一组文章.相信这些文章会使广大读者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2.
罗援 《同舟共进》2012,(12):24-24
【海洋强国是塑造和谐海洋的先决条件】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思想观念上很大的变化。过去认为中国是陆地大国,其实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大国。我们不仅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  相似文献   

13.
孙志辉 《政协天地》2009,(12):20-21
一 海洋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海上各种活动及其各个方面。经过60年的建设,如今海洋管理工作已逐步形成包括发展海洋经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海防安全、海域使用和海岛管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科研调查,以及拟订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管理海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服务等多项内容的综合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新形势、新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地区及国际社会的海洋利益。近年来,随着海陆互动能力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都直接参与或间接卷入海洋事务。与此同时,海洋场域安全冲击、海洋开发与治理困境,不断提醒人们重新定位与海洋的关系,海洋战略、海洋开发与海洋治理等议题受到高度关注。由此,对海洋战略、海洋开发与海洋治理进行理论思考、就海陆必然冲突的传统命题进行新的思辨,成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海洋安全形势深刻变动,海洋权益争端日益突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策略主要包括:确立现代海洋国土观念与安全观念;完善海洋法律体系与维权机制;推进国际海洋合作与周边海洋外交;深化台海双方海洋维权合作;强化海军建设与海洋军事安全.  相似文献   

16.
浙江是陆域资源小省,又是海洋资源大省。海洋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和希望所在。从2009年以来,全省积极谋划将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掀起了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高潮,力促浙江从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  相似文献   

17.
《新东方》2014,(1)
海南建设热带海洋特色鲜明,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岛环境优美、海防坚固的海洋强省,战略构思是以港城为依托建设沿海经济带,以油气综合开发业为主导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以旅游为龙头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保护环境建成热带海岛型"生态省",加强海防建设将海南建成我国走向世界海洋强国的战略基地。重大举措是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推进经济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科技、教育和文化创新体系,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三沙建设步伐,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为海洋经济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洋主权维权在策略上,现阶段主要表现为对岛屿归属、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划界争端等方面采取坚决而灵活的斗争形式。国际形势和地缘政治的变化、国内陆海统筹发展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的确立,要求中国海洋主权维权策略与之适应,即从守成宣言式维权、应急反击式维权转向建设性机动式维权。这里所指建设性机动式维权至少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国家基于宪法义务,为维护其主权安全和领土、领海完整而自主进行的包括国家战略调整和相关体制机制的调整和改革;第二,遵守国际法准则和国际关系规范,主动推进国际合作,积极提出化解纠纷的主张和主动参与有关条约的制定及签约,不扩大、不激化矛盾;第三,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争取做到战略清晰,策略对应适宜,行为精准有效。  相似文献   

19.
张景全 《人民论坛》2023,(20):26-29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我们在新时代发展海洋事业、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当前,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面临一系列机遇,国际层面包括泛海洋时代的到来、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国家层面包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海洋工作和海洋事业发展、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大力支持海洋强国建设。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国际层面包括东海、台海、南海等涉海主权问题的联动、其他国家在海洋相关领域的竞争、非传统海洋安全挑战凸显等;国家层面包括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的限制、海陆复合型国家的压力、海洋强国建设仍存在短板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海洋的战略地位日益提高。在当今乃至未来,中国的国家利益拓展、国家安全威胁、军事斗争焦点皆在海洋。发展海权和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这需要发展强大的海军,其可行途径是:明确海军的角色定位,制定正确的建设思路;加强海军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作战能力;加强非军事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