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勰的"文道自然"首倡"自然"论文学观;钟嵘的"自然英旨"确立了诗歌理论上的审美标准,进一步促进了"自然"论文学观的确立。他们完成了自然观从哲学到诗学的转变,对中国诗学自然观的确立具有肇始之功。"自然"与文采的关系是六朝"自然"论文学观的最基本的命题,在这种时风的濡染下,在"自然而不废文采"的理论视野中,评价以自然、平淡著称的大诗人陶渊明,《文心雕龙》只字未提,《诗品》仅列为中品,见出《文心雕龙》、《诗品》理论的尴尬之处和刘勰、钟嵘自然观的局限性。从匪夷所思的评陶现象、后人对自然观的理解以及自然观的哲学之源头文学之流变都可看出,这种局限既是时代的局限,也是自身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从孔子、孟子以及荀子的"天人观"出发,详尽阐释了他们的"天人合一"思想.联系现实的生态危机,结合当下正在进行的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观上,<庄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则主张人应该顺应自然之道;郭象通过注<庄子>的方式消解了"道"的本体内涵,认为自然之上并无一个本源性的"道",万物只是"自生自化";禅宗从其心性理论出发,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人心灵的幻象,把自然问题归结为精神现象问题.庄、玄、禅自然观的转变导致了人在自然中主体性地位的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人同时成为审美的主体,并使得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转向追求空灵和意境.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按照"保基本民生"要求,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动态保障机制作用,通过打造"年、月、时"三大动态救助机制,向8万余名困难群众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近10亿元,编密织牢了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安全网。"年"自然增长机制保基本。改革完善低保标准、特困供养标准"年"自然增长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桂林考察时强调:"桂林是一座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名城。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呵护好。"指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既对桂林多年来保持生态优势所做努力充分肯定,也对桂林今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老子之"仁"论是自然的,与其自然之"道"融为一体,其生养亭毒之功与孔子之"仁"相通;孔子之"仁"论是伦理的,是诸德之统率,落实在人事而隐含有一定的"天道"内蕴,给后人留下了将"仁"提升为"道"的空间,故二者之"仁"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由于学术与价值取舍不同,后人之于孔老之说有"离"有"合"。"离"的意义在于对仁义礼法虚伪性的批判;"合"的意义在于自然之道与社会伦理的融通。  相似文献   

7.
对生产力概念的理解有一个要素不断变换的过程,传统的理解大多仅仅局限在"改造自然""物质生产"和"技术力量"的基础之上,突出生产力要素中的主体性和工具性,这就忽视了自然性和价值性,导致人与自然疏离与人自身发展的局限,生态危机和人的异化危机相伴而生。生产力理论的重构要求人类在发展物质生产的同时,兼顾和注重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传统生产力造成的人和自然的对立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8.
康镇麟 《求索》2012,(3):130-131,36
从人类的发展历程看,人化自然可以理解为截然不同的三种样态:"人格化"自然、"人力化"自然和"人道化"自然。这三种样态的发展轨迹体现了人类在认识自然、对待自然的态度方面的历史进步,这种进步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理性能力的不断拓展与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9.
沉重的春运箭头:向上、向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康》2008,(3)
春运的纪录成为了中国最容易打破的记录,因为它随年度"自然"更替。而运需与运力的矛盾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冉洁 《创造》2021,29(10):4-10
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体》的重要讲话,号召全球共同关注环境治理问题,并系统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事实上,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十分关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问题,曾在多个场合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生态理念,强调"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①,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进入新发展阶段,既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又要构建新发展格局,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关系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构成逻辑,对我国在新征程、新发展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全球环境治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族观是在族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族际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是民族观形成的社会基础,族际经济交往中形成的互补、互利、互惠之关系是族际间求"和"的巨大动力,它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合力".而历代开明统治者对和谐族际关系的自觉营造则人为地巩固了这种"合力".族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共事则把"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2.
从孔子至汉儒建构起来的"儒家诗教",搭架起了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主要框架,奠定了两千年来中国诗学的主流思想,影响后世深远。唐为诗之大国,元结、杜甫及白居易等诗作深蕴教化,这自不在话下。然而若摆在盛唐普遍追求"风骨"、"兴寄"与自然音律等美学范畴底下,对历代学者公认诗风冲淡澄彻的自然田园诗派以及雄奇浑厚的边塞诗派之作品进行考察,尝试挖掘彼等诗作中蕴含讽喻教化,体现诗教精神之思想内涵,则是饶有兴味及颇具学术价值的探究,可为儒家诗教影响后世既深作一道有力的注解。  相似文献   

13.
张健健 《理论月刊》2013,(2):160-163
自然既是人类的母亲,又是人类的老师。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各种生存资料,还能教会人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城市环境建设中,我们应当学会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文章提出了城市环境建设中"道法自然"的四种主要途径:摹仿自然之形、提取自然之意、遵从自然之法和发挥自然之效,并对这四种途径进行了论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城市环境建设中的"道法自然",不仅是模仿自然的视觉形态和外貌,还应该学习自然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从而在艺术和科学两种维度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营造出既有地方特色又能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4.
老子和庄子虽然同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但前者的生命对象指向了社会人群,后者则为个体生命。在老子,生命的运转和安顿法则只能时时对天地精神亦步亦趋;而庄子的生命观总体上追求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状态。天地精神是为老、庄生命观的共同祈向。与孔子、孟子视生命只能从属于社会并认生命最终的价值将在社会中得以显现和判定不同,老子和庄子把对生命的哲思延伸至广阔的宇宙自然之中,生命最终的安顿只是遵循自然而然的原则而已。自然,是为老、庄道家生命观的主旨。  相似文献   

15.
魏晋玄学在发展上大体经历了"名教本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和"名教即自然"三个阶段,从这样一种发展历程上就可以看出,魏晋玄学最终极的目的乃是旨在解决"名教"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把两者予以调和。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可以说始终有着一条"名教"的主线,魏晋玄学与其说是对"名教"进行批判,倒不如说是为"名教"寻找"自然"的依据,这尤其体现在玄学中的伦理道德思想、自然主义思想和人本主义思想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人是文明建设主体,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生态公民,其素质高低关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寻生态规律之真、达生态道德之善、臻自然诗意之美这三个方面构成生态公民的基本规定性.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6,(7)
正西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拥有众多历史遗存,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韩宝生呼吁对西安大遗址实施保护,建立"中华文化与自然标志工程"基地"西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拥有众多历史遗存,以其数量多、分布广、级别高为特点,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韩  相似文献   

18.
叶隽 《北京观察》2018,(4):70-73
正"五四"的题目,自然是日久弥新。如果将其作狭隘化的理解,自然是五月四日那天在北京,可如果将眼光放开去,我们就会发觉,上海原来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至于湖南、四川、广东等各地的运动浪潮,其实声势也委实不小;这其中,自然也不应忽略其他各具特征的城市,譬如彼时不乏殖民地色彩的香港、台湾乃至青岛。  相似文献   

19.
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4月视察广西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出深刻论述,提出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这一重要思想观点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我们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高度。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天台县后岸村用了3年多时间,实践了一次绿色发展的华丽转身,走出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的新路子。透析"后岸现象",其成功路径就在于实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探索走"人人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