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受政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四次大的变动,对国家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回顾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过程,瞻望农村土地制度变革趋向,对于破解"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方舒 《理论月刊》2014,(1):143-147
经过党和政府60多年实践探索,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管理模式。依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可将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模式演变过程分为三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到改革之初的生成阶段、改革以来的转型发展阶段和2003年至今的创新发展阶段。在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议题下,梳理和评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管理模式的变迁,可以客观、充分地认识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历史变迁,也能为我国今后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郭哲  曹静 《湖湘论坛》2020,33(2):116-128
以产权变革的角度而言,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地制度经历了农民私有型、计划控制型、两权分离型到三权分置型的变迁历程。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考察中国农地制度,可以发现该制度创立、延续和变更背后稳定存在的一些规律性、机制性的逻辑。具体说来,共时性的制度情境是促使农地制度生成的结构动力;历时性的路径依赖是维系农地制度存续的历史惯性;即时性的关键节点和历史否决点是影响农地制度变迁的机会结构。制度情境、路径依赖、关键节点和历史否决点贯穿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整个过程,它们共同绘制和造就农地制度特定的变迁图景与变迁逻辑,型塑出农地制度独有的特征,并带来一系列改革难题。未来需进一步理顺农地产权关系和完善产权权能,改革“双轨制”的农地制度安排,不断优化农地治理结构,推动中国农地制度的良序变迁。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农有农用、农有公用、公有公用、公有农用的变革历程。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旨在分析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地制度的历次变革及意义,指出土地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完善贵州农地制度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卿  董梅 《人民论坛》2010,(3):50-5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验证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合理性,但是同时改革或转型还没有完全成功。竞合博弈秩序的扩展是当前制度演化的主要特征之一。经过自然选择和进化产生的人类心智和人类行为,既自利,也利他。推动利益主体的心智模式改善和推进普适宪政法则向竞合博弈机制的演进是中国制度变迁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验证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合理性,但是同时改革或转型还没有完全成功。竞合博弈秩序的扩展是当前制度演化的主要特征之一。经过自然选择和进化产生的人类心智和人类行为,既自利,也利他。推动利益主体的心智模式改善和推进普适宪政法则向竞合博弈机制的演进是中国制度变迁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常婧 《前进》2018,(10)
正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生产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回顾和总结40年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实践历程,梳理和阐释贯穿于其中的做法和经验,不仅有助于深入推进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而且对推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一场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农村改革为结点,社会动员与制度变迁是相互交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制度变迁成绩的取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社会动员成功促成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社会与国家和谐互动的结果。近三十年来,以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村税费改革为阶段性标志的农村各项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会动员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新农村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预示着新一轮农村制度变迁行将开始。回顾过去,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社会动员与新的农村制度变迁的良性互动,对我们做好农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燕瑛 《北京观察》2019,(10):26-27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也是民营经济不同寻常的70年。70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建立了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与包括工商联在内的各界人士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70年来,人民政协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在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对五四运动的纪念和阐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将"五四"纪念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五四"纪念话语也随着历史变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内涵主旨。从对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人民日报》"五四"纪念文本的词频分析可见,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五四"纪念话语主要呈现学习与建设等主题,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五四"纪念话语进一步凸显斗争与劳动等主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五四"纪念话语则着重强调现代化建设与五四精神等主题,而新时代以来的"五四"纪念话语尤其宣扬青春与奋斗。  相似文献   

11.
从民法学的角度看,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经历的几个阶段分别是土地私有私用、土地公有公用和土地公有私用几种权利配置模式的变迁。现行农地集体所有成员承包经营的模式源于实践的内在要求,是符合经济规律和历史规律的,因此是有生命力的,未来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将是一条渐进的完善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回顾新中国成立暨人民政协成立以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展现70年来新中国建设成果和发展历史,以及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成果和发展历史,深刻领会习近  相似文献   

13.
百年中国土地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土地涨价归公的民主革命纲领到当代的土地制度改革,百年来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留下了许多深刻的经验和教训,是一部难得的制度创新教科书  相似文献   

14.
葛剑平 《北京观察》2009,(10):76-79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60年,也是党领导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60年。60年来,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肝胆相照、风雨同舟、团结奋斗,充分发挥了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法宝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  相似文献   

15.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党费制度历经建党后的创设、新中国成立后的定型、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和进入新时代的革新,着力提高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水平,逐渐形成、发展并完善在纪律底线约束下的以收缴制度为首要、以使用制度为关键、以管理制度为保障的"收、支、管"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为建设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发挥了制度保障作用。这一制度经过探索、发展和成熟,不仅在制度的源流、变迁、特性、功能等方面呈现一些历史性特点,而且在完善制度体系、提升制度效能、推进制度创新和加强交流互鉴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三次大的变迁。第一次是于1953年完成的土地改革,第二次是延续到70年代后期的集体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三次是改革以来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各种农业生产责任制。这三次农村土地制度的变化,都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了...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  相似文献   

18.
葛剑平 《北京观察》2009,(11):76-79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60年,也是党领导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60年。60年来,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肝胆相照、风雨同舟、团结奋斗,充分发挥了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法宝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秀儒  张倩 《前沿》2009,(9):13-15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的生活质量年年提高,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先后经历了"农民所有,自主经营"的个体经营体制、"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营体制、"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及完善基本经营制度、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阶段[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全面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2-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是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重庆市大足区是全国33个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按照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