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时统君 《前沿》2011,(15):54-57
将低碳经济的道德追问设定为两重向度,是从伦理维度对低碳经济扩展思考的现实反映。对低碳经济价值取向的道德追问是要考察支撑低碳经济发展的人的价值取向是否与具有“应然”意义的道德价值相契合以及相契合的状况。对低碳经济何以实现的道德追问则是要求人们明确,低碳经济的全面实现不仅需要资金保障与技术支持,更需要一种普遍的“类意识”的树立。  相似文献   

2.
新的一学年又开始了,人们关注学校和学生的同时,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但对诸如“何为道德”、“何为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旨在达到何种目的”等更为本源性的问题却很少做进一步的追问。如果我们不能从理性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反思,那么,一种缺失思想根基的道德教育实践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道德困境之源考量——基于道德的支撑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忠 《求索》2011,(2):137-138,203
现代人道德困境成为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内在的,又有外在的,但从根源上看是道德的支撑缺失。中西传统道德发展的内在机理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尽管二者发展路径不同,但各有其相应的道德的支撑。而现代中国社会道德困境之源正是由于缺乏道德的支撑,因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必然要对道德的支撑进行追问与反思。  相似文献   

4.
理性看待道德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爸是李刚”、“郭美美”、“小悦悦”等负面新闻频频见诸报端,这些事件影响恶劣,侵蚀道德良知底线,引发了人们对道德现状的讨论和争议。人们对道德失范现象的担忧甚至愤恨,从另一方面看,正是出于对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高度关注,是一种新的文化自觉的表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反映和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因此,理性评估当前社会的道德现状,找到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我们不需要口号式的道德说教,这只会培养人们的虚假的道德人格。认同式的道德教化,才能引起道德在人们心里的内化高尚的人性光辉与道德之美常常体现在电光石火的瞬间。在突发事件这面聚光镜下,人的表现形成强烈的反差,伟大与渺小、崇高与卑鄙、勇敢与胆怯对比鲜明。近期媒体、网络热议的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在一刹那间被抛入了一个道德考场,他们都作出了完美的、震撼人心的答卷。他们的事迹将平时人们不太考虑的终极道德价值问题摆到人们面前:要个人自保还是他人生命安全?他们的德行给我们带来了道德刺激,对已经有些麻木、淡忘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休闲娱乐的主要工具。互联网具有的虚拟性、匿名性特点,使得人们往往忽视了以伦理、道德、法律意识来约束自身的互联网行为。自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以来,由网络伦理、道德缺失而产生的违法犯罪问题日益增多,扰乱了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秩序,影响了人们伦理、道德意识的提高,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健康成长。因此,解决由网络伦理、道德缺失而引发的诸多问题就需要教育引导、政府规制和行业自律等多方社会主体的“合力”,从而约束、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促进网络环境的良性运行和发展。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并发展至今的网络伦理建设,值得我国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的道德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第一是因为这个问题重要,民族的振兴不可能没有道德的支撑。第二是因为社会的道德状况、道德水平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我们的工作只有符合客观规律才能收到成效。  相似文献   

8.
虽然现在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道德底线崩溃现象的报道,人们普遍感到中国社会道德一片迷茫,不过,情况未必那么悲观。媒体报道的特点是往往会比较突出某一些现象,当然用意是好的,会引起关注,但是如果把媒体上比较凸显的一些例子夸大,好像中国社会人人都已经没有道德,大概没有那么严重。我认为,中国基本的道德基础还是有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人们在谈论加强德育和道德建设时,不少人提出抵制和反对道德相对主义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很有意义的话题:因为道德相对主义否认道德有客观的、普遍有效的标准,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主观化、情感选择主观化、情感化,全然由个人所处境况和兴趣爱好所决定:这种道德论对于我们引导青少年和干部群众明辩道德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遵行社会主义道德和公民道德原则规范,吸收人类历史上有价值的道德资源,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极为不利的。  相似文献   

10.
曹嘉懿 《现代领导》2011,(11):18-19
中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世界,人们以修德作为立身之本,但是,当前中国社会的道德滑坡让人瞠目结舌,其严重程度已到了必须紧急制闸的时刻。党中央对此十分重视。最近,温家宝总理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提出了“注重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的要求。社会各界都在密切关注这个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陆晓禾写了《道德文化建设的“短腿”问题如何解决?》一文。为此.记者对她进行了一次专访。  相似文献   

11.
谢宜辰  李建华 《求索》2007,(10):67-69
道德是社会交往的产物,当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的物质手段发生了变化,同时带来的将是道德关系的变化。与电子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了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网络道德也就应运而生。与传统道德比较,网络道德的一个突出特点或发展趋势,在于从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明显变化。网络社会的到来,道德他律面临困境,传统社会中那种他律管理方式在网络社会中往往作用不大,网络在检验着人们道德意识的强弱和道德水平的高低,网络需要人们由他律道德上升为自律道德。  相似文献   

12.
陈迎明 《求索》2007,(8):138-139
从权利的层面看,道德自由是主体基于一定的道德必然规律从而在道德生活中有遵守或反对现行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自由。权利意义上的道德自由之所以能够确证,主要在于现行道德原则和规范与道德必然规律之间的不契合,从而导致了人们根据道德理性遵守或反对现行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关于道德重建的讨论和报道铺天盖地,连高层也发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的感叹。种种道德沦落的事件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03,(5):44-45
按摩女和其他经营者一样有收,符合收税标准,应向她们征税;但因按摩女违法行为可能性比较大,所以这个话题就变得敏感了。政府发放安全套和清洁针具行为,是为了防止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人们为此而产生的道德担心,反映了原则性思维和现实性思维之间的冲突。当前政府面对的是实际问题,而不是道德难题。原则应该是多重的,不同的原则在现实面前可能发生冲突,这需要人们面对现实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5.
翟晨子 《前沿》2013,(10):133-134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很多问题也随之出现,例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以及交通安全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国民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食品安全方面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例如三鹿奶粉,地沟油等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对食品问题也是极为关注。所以,如何在社会道德环境下改善当今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工作的重点,本文针对现阶段食品安全现状展开分析,进而找出有效策略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能够让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成正比。  相似文献   

16.
《山东人大工作》2012,(9):61-62
三论:正视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道德发展变化,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共建我们的道德家园(摘编)《正视道德问题加强道德建设——三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一文认为,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是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发生的,具有鲜明的社会转型期特征。毫无疑问,道德问题的主观成因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  相似文献   

17.
网络背景下的青年道德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改变着人们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观念 ,新旧道德规范并存、交替、更迭 ,造成了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衔接的脱节 ,并引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 ,加强青年网络道德教育 ,促成青年道德社会化 ,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8.
曹玉凤 《传承》2011,(24):42-43
虽然全国各高校对大学生都开设了道德修养课,但实际上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当然,道德滑坡之现象并非大学生独有。如何唤醒人们的道德意识,净化社会道德环境,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课题,它关系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甘英 《传承》2011,(9):42-43
虽然全国各高校对大学生都开设了道德修养课,但实际上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当然,道德滑坡之现象并非大学生独有。如何唤醒人们的道德意识,净化社会道德环境,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课题,它关系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成败。  相似文献   

20.
救还是不救? 这个问题,似乎是公众面对近日一连串新闻的追问,又似乎在南京“彭宇案”后,舆论就传达出一个信号:助人为乐是有道德风险的社会学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