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和少数民族的村寨是两种不同类型而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前者讲究"意境"的表现,后者意在"意象"的召唤.每种文化内部最核心和最高的哲学理念都可能通过建筑表征出来.古典园林的意境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胸臆中天道体会的投射.侗族村寨的环境安排和建筑营建亦体现了该民族悠远的文化记忆和该民族的宇宙论.侗族村寨的风水、鼓楼、风雨桥、民居的整体奇妙地隐喻和象征着龙的意象.总之,作为一种最物质性的建筑其内在理念却是该文化中最核心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创造了独特的建筑文化,“干栏”式吊脚楼民居与闻名全国的鼓楼和风雨桥建筑,以其丰富的空间处理手法,别具特色的造型规律,变化自由的结构方法及其精堪的建筑技术,区别于其它民族的建筑风格,挤身于中华建筑之林。形成侗族民居建筑特殊性的原因,除其发展的历史渊源之外,他们居住地区的地理、建材条件亦是制约因素,但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侗民族的民族个性,并因此而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本文试图从介绍建筑的实例中,研究侗族民居由小到大、从简至繁、从最基本的平面的  相似文献   

3.
水环境景观是侗族村寨文化景观构成的重要部分,是侗族村寨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黔东南州大利侗寨的实地调研,在分析其水景观特征要素的基础之上,分别从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两方面进行详细解读。同时发现了黔东南州侗族村寨水环境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当传统侗寨发展与更新时对于水环境景观的保护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姚老庚 《当代广西》2009,(19):53-53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和灵魂,是侗族艺术宫殿里的明珠,在世界民族建筑的艺术宫殿中独树一帜。通过鼓楼文化的繁衍生息,艺术力量的延伸覆盖,侗族人民的凝聚力日益增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侗族建筑的设计理念、建筑风格、建筑形式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提出应把人、环境、地域文化作为当代建筑设计应该尊重和吸收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是一个以汉文化为主的地方,但青龙洞古建筑群并非完全是汉文化的成果,它不仅具有苗族的吊脚楼建筑元素,而且还凸显着侗族建筑的三数文化、三角数文化元素及"天人合一"的宜居环境理念。体现了多民族聚集区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相互借鉴、和谐相处特点,是夷夏交融的地方文化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为民族建筑艺术增添了亮丽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7.
萨岁是侗族人对去世祖母的称谓,并且成为重要的民族文化元素。在侗族文化里,萨岁被看作是具有大神通的一种神,可以帮助本族人打败敌人和抵御各类灾害,是村寨的保护者,关系着族人的幸福,在该民族精神层面占据非常高的地位。阐述了该民族祭祀过程中萨岁相关的侗族舞蹈,也对围绕萨岁的侗族崇拜进行了介绍,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萨岁对侗族舞蹈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侗族服饰文化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服饰是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研究侗族社会经济文化的“活化石”资料与“文字史书”。本文从侗族服饰的分类、侗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侗族服饰文化的审美意识三个方面探讨侗族服饰文化,旨在弘扬侗族传统文化,促进侗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在三宝侗寨田野考察所获得的民俗生活材料,特别是口头传统中有关侗族女神"萨玛"的故事和传说,结合当地萨玛祠的管理方式、萨玛祠管理限的交接、祭萨仪式以及萨玛节展演的行为细节,和黎平侗族村寨进行对比,对学界目前比较普遍的三宝侗族萨玛节是"母系氏族遗存"和"原生态文化"等观点提出质疑,并大胆尝试在侗、汉等多民族居住交界处,应从文化"多维度变迁"的角度对民俗现象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青青的山坡,潺潺的流溪,依山傍水的吊脚楼,清雅如长亭式的花桥,雄伟似宝塔的鼓楼,这别具风采的地方便是侗乡了,侗族村寨大部分依托群山丘陵,坐落于山谷与溪河两岸的盆地间,多为绿树环抱,古木参天,寨內鼓楼高耸,寨旁的风雨桥悠然相伴。还有蜿蜒的由青石板和鹅卵石铺就的乡间小路,为青山绿水环绕的侗族村寨增色不少。侗族是古代越人的后裔,历史源远流长,民风民俗古雅淳厚。在广西,主要聚居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以及龙胜各族自治县,其中又以三江侗族自治县较为集中。正如秀美如画的侗族村寨的自然风光,侗族人民也创造了美丽而神奇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