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爱华 《乡音》2014,(12):52-52
柴宗洁(宗杰),1964年生于河北省邯郸市,1987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美术师,河北省政协委员作品入选第八届、第十届全国美展,“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首届中国画写意画展”及中国美协和文化部主办的美术作品展览并多次获奖作品及评价文章发表于《美术》《美术研究》《国画家》《艺术界》《荣宝斋》《美术报》等多家刊物。多幅作品分别被中国文联、上海美术馆、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天安门城楼以及海内外收藏家和博物馆收藏,出版画册多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马小娟沉迷于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造像”。一部《红楼梦》绘图令她声名鹊起。虽然在马小娟之前,已有不少丹青名家画过《红楼梦》,但是,马小娟还是以她独特的画风为这部不朽名著增添了别一番风采,赢得圈内外一片喝彩之声。  相似文献   

3.
曙光峥嵘     
《前进论坛》2012,(10):F0004-F0004
李军声.1963年出生于湖南省张家界市.砂石画创始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漳贴专家。国内外新闻媒体对李军声和他的砂石画做过多次专题报道,他的作品被选编入《中国油画》、《中国美术》、《当代美术》辱乡部专业典蒋。  相似文献   

4.
“一座好的美术馆要让每个市民都为她自豪” 回想起上海美术馆与和热爱她的人们,李磊向记者谈起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已故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吴老曾经说过,如果他还有什么愿望,那就是希望在上海美术馆里有一面墙,上面可以挂一幅他的画。有人曾经问过吴老,为什么要把自己最好的作品捐给上海美术馆?  相似文献   

5.
衍太太遗风     
衍太太遗风奚川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琐记》中写到一位被称为“衍太太”的女人。当还是儿童的“我”走进她家时,衍太太便将她和男人正看的一本书塞给“我”。“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象。正迟疑间,他们便大笑起来”。成年的读者读到这...  相似文献   

6.
于泳 《春秋》2009,(2):52-53
徐悲鸿(1895--1953年)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画的奔马驰誉世界,几近成为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然而,他曾来到临沂写生的往事。却知者甚少。徐悲鸿先生弟子皮之先老师曾在《春秋》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徐悲鸿先生山东行》的文章,揭开了这尘封的历史一页。读罢全文,不由心生疑问:徐悲鸿在临沂写生,究竟画了什么呢?让我们回眸当年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7.
夏俊娜,一个年轻的画者,作画从来没有草稿,腹稿也飘忽不定,作画冲动来自对未知的寻找,因此结果不是预设的。有人对她不以为然,批判她是法国情调、传统现代主义观念,有人却对她的画痴迷不已。从《女孩》系列、《瓶子》,《城市边缘》、《五月新娘》到2000年举办《青春组曲》个人油画展(陈逸飞先生主持)、以及近年出版的《生命的丰年》,《X的肖像——陈丹燕VS夏俊娜》。她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杨澜视线)、上海电视台等媒体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8.
“陆浑湖很美,像一首歌,歌唱春天的故事、秋天的收获;像一幅画,展示着四季的变化和自然的色彩。半岛假日庄园更美,她蕴含了家的温馨,事业的舒心,朋友的关心,生活的安心……”4月21日的《洛阳日报》第4版以《邂逅,注定与她今生相伴》为题,在前言部分如此描绘洛阳的“水缸”——陆浑水库旁即将动工兴建的半岛假日庄园。而两个月后,在原定的这个庄园的地基上,  相似文献   

9.
记得《新华文摘》漫画专页上,曾转载过这样一幅漫画:大腹便便、作着报告的官员,口沫横飞,通篇是“抓”、“大抓”、“狠抓”、“狠狠地抓”、“真抓”、“切切实实地抓”……就少了个“干”字。故画题曰:《空话大腕》。当然,这是数年前的旧画了。初见此画,  相似文献   

10.
王德华 《中国妇运》2006,(3):32-32,30
王东维,黑龙江省望奎县宏达社区一名普通女孩,苗条的身材,白皙的肤色,爽朗的笑声中带股学生气,也渗透出一种勇敢和坚毅,了解她的人无不称赞,这姑娘真的了不起呀,心灵手巧头脑精。她就是在望奎小城乃至哈市都出了名的手工制作“中国结”的一位民间艺人,今年仅仅24岁,就是这位小老板,先后给她打工的人已经超过100多位了。王东维从小就酷爱美术,并对制作各种手工艺品情有独钟,每次亲人、同学过生日她都要送自己亲手做的礼物,小到一个风铃、一幅画,大到一个巧妙构思的“中国结”,由于她的勤奋,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学工艺美术系,2004年大学毕业后,就…  相似文献   

11.
《石涛画语录》向来以复杂晦涩著称,围绕着“一画论”形成了多种看法,并提出禅学、道学、理学和易学等假说.种种争论反而忽视了与“一画论”并列出现“乾旋坤转之义”的重要性.“乾旋坤转之义”来源于易学,是指变易之法,具有“神”和“生”的特质.人需通过蒙养与生活秉养此法而运用到具体的笔墨操作中,最后形成氤氲的艺术境界.而它与“一画论”之间是体用的关系.并由此可以看出,“一画”为石涛画学体系当中的本体性存在,为法之体,“乾旋坤转之义”为法之用.《石涛画语录》正是借易学渊源建构起自己的画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孙学婵1939年出生于晋南农村,受民间艺术的熏陶,少女时代就爱画、爱绣、爱剪纸而且成为终生的喜好。年近花甲,摆脱了家务的劳累,静下心来,使她的创作进入了高潮。近年来她剪纸近千幅,运城地区电视台做过专题报导,作品多次展出,《山西日报》、《河东建国50周年文学艺术作品选》(美术卷)分别发表和入选了她的作品,还有不少作品被国内著名画家和学者朋友收藏,大家喜欢她的作品出自天然的美。孙雪婵热爱生活,有着一颗追求美的心,昔日农村生活的回忆,现实中的美都能激起她创作的欲望,她把感受到的生活中的美全部融入到她的剪纸艺术…  相似文献   

13.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所大学。在快下课时教授对同学们说:“我和大家做个游戏,谁愿意配合我一下。”一女生走上台来。教授说:“请在黑板上写下你难以割舍的20组人名。”女生照做了。有她的邻居、朋友、亲人等等。教授说:“请你画掉一个这里面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女生画掉了一个她邻居的名字。教授又说:“请你再画掉一个。”女生又画掉了一个她的同事。教授再说:“请你再画掉一个。”女生又画掉了一个……最后,黑板上只剩下了3组人名,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教室非常安静,同学们静静地看着教授,感觉这似乎已不再是一个游戏了。教授平静地说:…  相似文献   

14.
塑像     
她,身材瘦削,斜肩、一条断臂;和倩倩、旦旦、萍萍一块塑泥人。 厂里人说,泥人组是三人组。倩倩、旦旦、萍萍,都是科班出身,能画善塑,作品上过大雅之堂。而她,半路出家,排末,没份。 她嗜报,《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经济报》……绝不放过。倩倩仨逗她:“你  相似文献   

15.
谢伯子先生喜欢画荷花,积70余年时日而情思不减,是因为他割舍不去对家母钱素蕖女士的眷恋。他喜欢画山水,这几乎贯穿了他以往的全部艺术实践而未曾有丝毫懈怠,是因为他始终难忘首先向他打开艺术殿堂之门的外祖父钱名山和父亲谢玉岑。他也喜欢画具有魏晋风骨的古代人物,这其中的缘由何在?伯子先1923年出生在人文荟萃、历代文化名人辈出的江苏常州。他“早慧过人”,少年即有画名。中国美术史上第一部《中国美术年鉴》(1946年版)介绍伯子先生说:“谢氏为玉岑词人长子,生有异秉。虽病喑而胸次寥廓,挥毫落纸,有解衣磅礴之概。家学渊源,得力于石涛…  相似文献   

16.
命运,禁锢了她的身体,只留给她一颗可自如转动的头颅。嘴巴,就是她的手。《寒枝清影》、《立于天地间》,画的是竹子和梅花,铁骨铮铮,遒劲有力,是她的画,也是她的人生……1969年2月,一个小女婴在浙江省云和县崇头镇降生了。初为人母,年轻的妈妈王松娟只高兴了3个多月,便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灾难——女儿突患小儿麻痹症,等确诊时,已落下了重度残疾:只有一颗小小的头还能转动。这个可怜的小女婴,叫陈红。王松娟不肯死心,每天给她做按摩,  相似文献   

17.
2012年2月10日,《今日中国》杂志社创刊60周年庆祝活动在中国政协礼堂盛大召开。步上三楼,一幅精美的中国画长卷吸引了到场的中外嘉宾们的目光,不少《今日中国》的新老朋友在画前久久驻足,饶有兴致地观看画中的人物,回味和感慨《今日中国》60年来为中国外宣事业所做的成就。这幅画是中央民族大学美术教育系副主任、中国当代著名中国画人物画家付爱民,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第一位花鸟画博士吴冰和解放军总装备部文化创作室画家、当代著名中国山水画家范琛  相似文献   

18.
《今日中国论坛》2009,(5):124-124
郭健简介: 1961年9月生于山东济南,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济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济南市华夏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1990年油画《残雪》获山东省青年美术作品展二等奖;1991年连环画《桔黄色的灯光》获山东省“黑陶杯”连环画展三等奖;1995年油画《泉城组画》在香港展出;1995年油画《老区》获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山东省美展三等奖;  相似文献   

19.
袁昌英在二十年代就是有名的剧作家。著有多幕剧《孔雀东南飞》和《饮马长城窟》、独幕剧《活诗人》、《究竟谁是扫帚星》、《前方战士》、《结婚前的一吻》、《人之道》、《文坛幻舞》等。尽管她的戏剧数量不多,却颇有特色,且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 袁先生非常赞同密勒氏、梅郎等人提倡的“美感的自然主义”,她在散文《漫谈友谊》一文中写道:“这派哲学的论点是:宗教、诗歌、艺术等的经验是一种美感的反应,一种诗意的领域,人与凡尘世界发生一种欣赏的关系而引起的心理状态及表现。”根据这种理论,人的“主体”,即“自我”的向外发展,是文学艺术的最大原动力。  相似文献   

20.
今年50岁的农民鲍鹤锦是江苏省淮安市博里乡的一位“农民画家”。他由于喜欢赏画而产生激情,于5年前开始学习绘画,目前已创作了20多幅作品。他的作品《晒年面》画的是春节前农家晒年货的情景:几个圆圆的大箩筐盛着雪白的年面(俗称糯米面)晾晒在庭院里,旁边一着蓝衣的小孩丢下桌上的学习作业,拿起一头拴有气泡人(儿童玩具)的竹竿在吆赶着飞来食面的麻雀,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