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提出了“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IPMDA)这一海上安全新倡议。其根本目的是,在战略上,填补美国在海上“灰色地带”的空缺,重塑美国海洋大国的影响力;在战术上,包括利用与其他参与国的合作,形成多方异地联动的互动格局,让其他国家在分担美国压力的同时,形成共同在海上应对中国的合力。为此,拜登政府尤其看重并拉拢一些东盟的南海“声索国”。在实施过程中,IPMDA打着“打击非法捕捞”“人道主义援助”“联合救灾”等具有极强欺骗性的幌子,在全球海域构建海域情报信息共享网络,不断强化对中国渔民作业船只的跟踪监视,并公开阻扰和干预中国渔民正常且合法的海上捕捞作业。美国还先后派出多艘海洋测量船和海洋监视船在南海海域秘密展开水文调查,探测海底地形,对中国和相关地区内国家构成严重的侵权,破坏地区安全和稳定,影响“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IPMDA是在大国博弈的时代背景下推出的,蕴含着明显的冷战思维和服务于美国自身利益的战略动机,它不仅大大挤压了东盟自身的战略选择空间,还破坏了东盟的“中心地位”,东盟国家对其表现出3种并不完全一致的立场,但更多的是疑虑和观望。多数东盟国家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与日本外交战略的互动,表现为两国战略分歧与战略对话并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日本"普通国家论"阐释的大国化战略路径相异,导致两国业已存续的冲突与纷争时有显现、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因而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成为发展双边关系的战略选择。寻求中日双边良性互动,要将两国关系置于国际体系的坐标中进行战略定位,在考量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相关因素的基础上,突破既往双边关系的局限性,理性调控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互动及走向。  相似文献   

3.
创建孔子学院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高等教育合作领域的特殊形式。近年来,孔子学院的建设在东盟国家发展迅速,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东盟国家和中国的地缘相近、东南亚华人华侨众多、东南亚国家人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等。孔子学院在东盟国家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师资和教材问题是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东盟国家的“文化威胁论”以及孔子学院激起周边国家的软实力竞争的反应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际角色的转换与国际社会的认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角色具有客观和主观的两重性规范。中国国际角色的客观性是依据自身实力的角色定位,但这种客观角色定位常常被国际社会错误领会和认知,导致国际社会对中国国际角色的主观建构与中国国际角色的客观定位有很大的偏离,从而造成中国与其他行为体之间的角色紧张和冲突。“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与这种偏离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而这些错误认知来自于美国等西方大国对中国过去的国际角色和现存国际体系评判的固化,这种固化忽视了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国际角色的不稳定性,也忽视了中国国际新角色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5.
"角色理论"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界分析国家外交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重要范式。在角色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影响一国外交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变量主要是基于国家角色定位基础之上的角色身份与角色预期。本文通过考察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角色定位,分别分析了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两个层次影响俄罗斯对中国能源外交决策中角色身份与角色预期的变化。在国内政治层面,影响俄罗斯能源外交角色身份的主要是其决策参与者,包括俄罗斯总统、中央官僚机构、大型国有能源公司以及地方政府。在国际政治层面,影响俄罗斯能源外交角色预期的主要是俄罗斯与中国能源对话机制、俄罗斯对东北亚能源结构的认知以及与西方能源关系的变化。本文通过角色理论的分析范式总结了俄罗斯对中国能源外交的决策逻辑并将中俄近年来能源合作取得突破作为案例分析了这一决策逻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美国在推广“普世价值”的过程中,NGO(非政府组织)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无论是政治上的“公共外交”、经济上的“民主援助”、国际舆论上的“话语权竞争”,无处不见NGO的身影。本文以卡特中心的“选举监督”、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民主援助”、自由之家的“自由度评比”为例,深入分析NGO在美国推广普世价值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剖析美国推广“普世价值”的实力,笔者认为加强中国NGO建设和构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有利于中国塑造良好的周边和国际环境,更利于中国国际形象的改善与提升。  相似文献   

7.
由于东盟国家发展水平的不同,在推进"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美国高调推进的"TPP轨道"建设为东盟国家参与TPP带来了新的机遇和风险。随着TPP谈判进程的深入,东盟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也必须随之进行全面调整。本文主要分析东盟国家在不同时期参与TPP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试析东南亚地区的“中国威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明显特征是彼此力求合作,以合作谋发展,并不断探索解决敏感问题的方式和途径。近年来,“中国机遇论”上扬,“中国威胁论”下降。但应该看到,东盟对中国硬实力的发展仍具戒备心理。“中国威胁论”有其客观基础和影响力,消除“中国威胁论”将经历一个长期过程。一、“中国威胁论”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影响伴随中国发展,东南亚地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中国威胁论”。它们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也不相同。(一)“中国战略威胁论”首先,东盟国家担心中国强大后会采取扩张战略。冷战结束后,美苏撤出该地区,东南亚国家即担心…  相似文献   

9.
东盟国家是亚太地区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继亚洲“四小”之后,从8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迅速发展,被认为是亚洲经济发展的新“四小龙”。然而,近年来东盟国家经济出现衰退迹象,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降至近10年来的最低点,并于1997年7月爆发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东盟国家经济为什么会在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后步入深重的经济危机?本文试图从经济模式方面作些探讨。一、东盟国家经济模式的特点东盟国家的经济模式是在战后各国摆脱外国殖民统治,在加速本国经济发展步伐,赶超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主流理性主义的分析框架分析东盟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疑虑与期许,进而运用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信任理论”分析影响东盟国家对中国崛起疑虑的背后因子.文章认为可以通过“主观身份”塑造与“客观互动”进程来化解东盟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疑虑.  相似文献   

11.
此次金融危机给东北亚区域带来了诸多困难,尤其是区域内主要国家中俄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危机也使双方在能源、矿产、土地利用等资源合作上出现新的转机,特别是随着两国首脑批准《中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使“东北振兴”和“远东开发”互动对接成为促进中俄区域合作的新机遇。为此,我国应适时调整对俄经贸战略,构筑和实施以俄为内环、日韩为二环、东北亚区域为三环、亚太为四环的“四环战略”。  相似文献   

12.
印度因其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被美国视为抑制中国“崛起”的控制阀和其重返亚洲、构建遏制中国包围网的重要节点。但印度在政治经济上对美国借重的同时亦和中国在国际上有着诸多共同利益诉求,并为加速本国经济腾飞而不得不倚重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其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中美新博弈中印度将左右倚重并制衡。因此,在经济利益为国家相互关系主导因素的背景下,中国应与印度构建共赢发展互动关系,推动两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东盟国家掀起了国营经济私有化的浪潮。各国政府相继提出国营企业私有化计划,“经济私营化”成为风靡一时的口号。在战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尽管东盟国家曾交替使用过国营化和私有化政策,但未曾出现过似今日之私有化运动的普遍性和同步性。因此,东盟国家私有化的过程、原因及其趋向自然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战后,东盟国家先后出现过国营化的高潮。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相似文献   

14.
合作不一定需要外部强制力量, 国家可以通过策略和行为互动创造合作的有利条 件, 即合作可以在互动中自发产生。在国际关系理论中, 阿克塞尔罗德的“一报还一报”策略为合 作的持续进化提供基本思路, 但这种以“互惠利他”为核心特征的作用方式有其严重的缺陷, 必须 满足苛刻的条件, 合作才能实现,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强互惠”弥补了“互惠利他”的不足, 它最 大的特征是:行为体以合作的姿态进入一个群体, 当任一成员背叛, 尽管与我没有直接利益关联, 我 也施加惩罚, 尽管这要付出我高额的个人成本。国家强互惠行为的根源在于, 国家是具有“人”的 特征的有意图行为体, 自然进化而来的合作能力和趋社会情感使得国家能够在国际关系中实施利 他惩罚的功能, 从而实现预期的满足感。强互惠理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与国际关系带来的反思是 深刻的, 那就是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应注重情理的结合, 注重智商与情商的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15.
新俄罗斯从诞生以来就面临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在此过程中,催生了非政府组织这一“第三部门”,而非政府组织得以快速发展并发挥理想作用的动力则是政府的支持。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法案鼓励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反过来通过对国家法律事务的参与,完善国家在各个领域的立法,借以增强本身与国家之间的互动,从而更好地扮演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桥梁这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东盟国家的社会语言多元性东盟国家在语言和种族上都表现出多元性,语言必然是东盟国家建设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一)印度尼西亚印尼是种族差异最明显的国家。据1972年印度尼西亚民族语言学院公布的印尼语言图,确定语种数为418。这个国家的格言“差异中求统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由于美国同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摩擦日趋激化等原因,日本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出现了某些新变化。日本在对东盟国家增加投资的同时,又提出“回流资金”等援助措施;东盟国家对日出口不仅总额有所增长,且制成品比重也在上升。根据目前双方经济上互有需要,预计今后一个时期,双边经济关系将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孆 《东南亚》2005,(1):1-6
邓小平同志1978年11月对东盟三国的访问,是他在中国历史进入大转折前夕的一次重要访问,其意义不仅在于邓小平同志在访问中的一些谈话对中国在新时期实行全面对外开放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还在于这次访问本身向东盟国家乃至世界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即中国要化解与东盟国家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对立。从此次访问开始,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并带动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从而打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因而这次访问的影响极为深远。本文拟从国家关系、党际关系,以及对外经济关系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从…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东盟投资环境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柳岸林 《东南亚》2004,(3):27-30
本文将按照衡量投资环境优劣的标准 ,分别从投资环境的三大组成部分入手 ,比较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投资环境。一、宏观环境稳定性的比较宏观环境中稳定的政治环境是一国投资环境的基本保障 ,而稳定的经济环境则是一国投资环境的根本前提。首先 ,从政治环境方面看 ,中国和大多数东盟国家的政局是稳定的 ,虽然有一些东盟国家的政治环境不够稳定 ,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 ,但这些国家都很重视改善国内的政治环境。例如 ,菲律宾在阿罗约总统上台后 ,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反贪肃贪 ,基本稳定了政局。并且 ,菲律宾政府已经向外商保证维持本国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印尼经济关系: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是东盟国家中国土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与印尼的经济关系几经波折和起伏。自1990年两国正式恢复外交关系以来,中国与印尼经济关系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两国的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