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墨西哥是中国在拉美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相比,《美墨加协定》提高了对汽车和纺织品的原产地要求,协定规则涉及领域广且标准高,并加强了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歧视性约束。《美墨加协定》一旦生效实施,将对中墨经贸关系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将会抑制中国对墨汽车和纺织品出口贸易,并影响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宽领域和高标准规则将会约束中墨自贸协定的谈判和签订;强化了墨西哥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定位,从而阻碍中墨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在《美墨加协定》背景下,为了促进中墨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应采取五项对策:合理规避协定对原产地的高要求,拓宽中墨经贸合作的领域和方式;加强对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直接投资的引导,保障中国投资企业合法权益;借鉴《美墨加协定》的宽领域和高标准规则,努力提高中国自贸协定水平;尽早启动中国—墨西哥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促进公平竞争,争取墨西哥早日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2.
秉持"美国优先"理念的特朗普政府在执政两年之内完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谈程序并签署了新版《美墨加协定》。这一重谈过程体现了特朗普政府减少贸易逆差、增加本土就业以及制定符合美国利益的经贸规则等核心诉求,展现了"本土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等理念。同时,重谈过程不但内蕴着特朗普政府回馈蓝领中下层选民这一关键群体以及商业利益的政治诉求,也展现了其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重谈推进其他贸易安排重构的战略考量。在重谈过程中,特朗普政府充分利用了美国在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上的优势,采取了双边谈判与极限施压等手段迫使对方作出让步。不可否认,《美墨加协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目标,但新协定的达成也是美、墨、加三国在新的利益支点上达成的某种妥协。但由于美国国内府会对峙、党争极化等政治因素,《美墨加协定》的最终生效与落实仍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相比其前身《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墨加协定》的主要变化包括更加严格的汽车业原产地规则、适度放宽的乳制品和农产品市场准入、大幅限缩的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以及新增的日落条款。《美墨加协定》充分体现出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立场和单边主义倾向:协定相关条款反映出在"美国优先"的基本国策下,重振美国制造业和强化美国规制权的总体态势;协定架构特点体现出美国以双边取代多边、以"互惠"取代"最惠"的贸易谈判新思维;美式单边主义的最终目标并非"去全球化",而是重塑全球经贸规则,实现符合美国利益和需求的新一代"全球化"。作为应对,中国在多边层面应当积极维护多边经贸体制和推动世贸组织改革,并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对区域贸易协定中不公正的恶意条款加以约束;在区域层面应当加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进程,并考虑在适当条件下加入《全面和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在国内层面应当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高水平经贸法制、高质量营商环境应对和突破美国的"规锁"。  相似文献   

4.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是美国推动签署的将两个发达国家和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市场连结在一起的贸易协定,重新谈判该协定是特朗普上台之后全面展开世界贸易战的首个目标,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该协定的重新谈判,制定并主导新的贸易规制标准,以更好地维护美国的利益。从重新谈判达成的《美墨加协定》可以看出,美国提出更新的条款与美国的国内利益诉求是一脉相承的,美国已经成功地将其提出的相关新条款加入了协定,实现了其在关税、原产地规则和新科技等方面的多数要求。加拿大和墨西哥虽然在某些条款中屈从于美国的要求而做出了让步,但是在一些核心问题上坚持了自己的利益,并且迫使美国也做出了让步。从加拿大的角度来看,在木材出口和文化产品标准方面,加拿大一直在谈判中坚持其自身特殊的利益诉求。墨西哥在谈判中迫于美国的压力和自身的弱势地位,接受了关于劳工和环境作为附加条款,但对于能源等国家核心利益部门,一直没有将之置于北美贸易谈判的条款中。  相似文献   

5.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产物,对世界经济格局与制度安排产生了重大影响,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最终为《美墨加协定》所替代。本文梳理了这一演变过程,认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已经成为区域一体化与贸易自由化的成功范例,不仅促进了地区内贸易增长,而且产生了突出的溢出效应,包括社会效应与政治效应。但该协定本身的外部性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效应,引发了巨大的争论与分歧,遏制了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势头。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就着手推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更新,而特朗普上台后直接重开谈判。尽管北美三国的利益诉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然造就的相互依赖最终让三方相互妥协、求同存异,在调整与修改的基础上,达成了新的贸易协定《美墨加协定》。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演变进程中出现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有所释放;同时也足以证明经济全球化所造就的国家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至深至远。  相似文献   

6.
作为美国特朗普政府的重要经贸外交成果,《美墨加协定》被称为是美国21世纪贸易协定的新范本。《美墨加协定》延续了美国对贸易对象国进行区别对待的传统,对非市场经济国投资者和国有企业的贸易投资行为进行严格限制,甚至开始在区域层面推广针对非市场经济国的"毒丸"条款,这严重损害了二战以来多边贸易体系中的非歧视待遇原则。《美墨加协定》非市场经济国的特殊规则违反了条约不对第三国施加义务、区域贸易协定应更自由化以及善意原则、禁反言等国际法规范。基于此,应从国际法角度认识并解决《美墨加协定》对非市场经济国的不当约束。作为利益相关方,中国一方面应积极回应所谓"非市场经济国"的指责,另一方面以维持和完善公平竞争秩序的方法推进国内市场经济改革,并以法治的理念深化中国和美洲国家的经贸关系,坚定不移地捍卫全球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聚焦于《美墨加协定》的签署对于加拿大的影响,从协定谈判中加拿大的核心主张与谈判结果的分析入手,结合协定达成后加拿大各方反应及对相关产业影响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美墨加协定》的达成对加拿大至关重要,其重要性在于减少了加拿大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其次,对美国高度依赖的经贸特点使加拿大在谈判中并没有占据优势地位,加拿大的部分坚守和主张在与美国艰苦拉锯式博弈后得以实现,但同时也做出了不少妥协。对于加拿大而言,最大的谈判成就在于保留了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第19章争端解决机制并延长了"日落条款",最关注的汽车关税在可预期的将来也基本得到豁免。但加拿大不得不进一步开放本国的奶产品市场,并接受了最具争议的"毒丸条款"。最后,在《美墨加协定》框架下,加拿大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可以预期,对美国强依赖的经贸格局短期之内不会改变,但加拿大全球多元化经贸战略诉求的实现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北美区域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美墨加协定》条款对全球贸易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使用GTAP模型模拟了该协定对各国经济增长的冲击。文章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北美区域价值链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网络,与区域外国家的贸易和产业关联程度低于区域内国家,原产地要求提高可能对部分区域外国家的汽车产业及巴西钢铁行业造成一定的负向冲击;第二,从区域价值链参与程度和地位指数来看,墨西哥更适合发展制造业,提高原产地要求违背了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可能带来北美区域价值链的重构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第三,非市场经济条款将对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自贸区谈判产生障碍,并且可能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自贸区谈判的范本;第四,从GTAP模拟结果看,协定签订对美国GDP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中国积极融入区域贸易组织能够避免其负向冲击,但该协定也会对中国加入亚太自贸区产生阻碍。中国应积极加入世贸组织改革的进程,积极推动自贸区谈判,反对歧视性贸易做法。  相似文献   

9.
《美墨加协定》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因为它很可能将深刻改变全球贸易规则。本文以世界贸易组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作为分析参照,基于文本和历史分析《美墨加协定》试图构建的国际贸易体系的目标、原则和治理机制。《美墨加协定》属于自由政府间主义一体化,很大程度上是对世界贸易组织倡导的功能主义一体化规则的根本性颠覆。目标方面,《美墨加协定》一视同仁对待所有缔约方的利益诉求,受缔约方影响而特别重视环境与劳工保护,强调市场经济规则的一体化。而世界贸易组织由于以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为关注中心,导致上述两个目标在实践中被虚置。原则方面,《美墨加协定》框架下,对等原则成为缔约方遵循的基本谈判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的基石地位由此得到进一步强化,公平竞争原则也得到更大的重视。而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使得这些原则被相对弱化和边缘化。治理机制方面,《美墨加协定》不像世界贸易组织那样涉及主权让渡,不建立超主权国家机构来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坚持契约自治,不寻求第三方提供争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墨、美、加3国于1991年6月就实现北美自由贸易问题举行了正式谈判。众所周知,在此之前,墨西哥政府一直以种种理由拒绝参加谈判。那么,当前墨西哥在与美国和加拿大仍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反差的情况下,为什么会一反过去立场,积极参加北美自由贸易谈判呢?本文拟从墨美关系的新发展、萨利纳斯总统的经贸改革以及自由贸易对墨西哥经济发展的利弊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如获3国议会批准,协定将于1994年1月生效。美、加、墨3国为什么要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这个协定对3国将产生什么影响?本文拟就此问题和其他几个有关问题谈一些初步看法。一在南北经济关系问题上,始终持强硬的不合作立场的美国为什么愿同墨西哥这个发展中国家进行自由贸易?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当分析美国为什么要同加拿大进行自由贸易,因为布什政府同墨西哥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的动机与当年里根政府同加拿大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动机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2.
以《美墨加协定》(USMCA)的签署为标志,运行25年之久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被新的区域合作框架所取代,北美区域合作进入USMCA时代。在地区层面上,北美区域合作的历史进程体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逻辑,即政治结构决定了经济合作的进程与模式:不对称的实力分配决定了区域合作呈现中心—外围的轴辐模式,以美国为中心的双边主义合作直接导致地区制度合作的碎片化;霸权主导的结构背景决定了地区合作制度架构存在内生缺陷;区域合作的领域、范围与深度取决于霸权国家的治理模式,北美区域合作将在一体化与反一体化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充满不确定性。在全球层面上,特朗普政府发起针对NAFTA的贸易谈判旨在通过规范调整、议程设置以及谈判方式的转换在地区和双边框架下另立新规,以地区贸易投资规则体系的调整重塑全球贸易投资体系,以新的制度和规则完成利益的重新分配,实现护持美国霸权的目标。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在原则、规范、规则及程序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中日韩三国经济内部发展与相互之间的经贸关系已经相当成熟,本国经济若要进一步发展,只有建立三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才能挖掘潜力,获得新动力。特朗普政府通过双边谈判的方式,在继续推动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推动地区一体化的进展。美墨加新的自由贸易区已经诞生,日本、欧盟可能和美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这给中日韩三国造成巨大的外部压力,中日韩三国没有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其整体处于不利态势。美国通过"美墨加协定"设定"毒丸条款",确立了在世界经贸关系上围堵中国的世界经济新体制。美国以后可能将此推广到同日本、韩国、欧盟等的经贸协定中,对中国不利,对日韩等国也不利,将使其失去深耕中国市场的机会,损失惨重。中日韩三国之间应该采取现实主义,或者实用主义政策,以灵活务实手段,最大限度推进三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与地区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谈判进程,推进中日韩地区合作大步前进。中国可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继续推进自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一方面启动同日本的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并争取早日达成中日双边自由贸易协议。  相似文献   

14.
<正> 目前,世界经济在趋向国际化的同时,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也日益发展。欧洲共同体将于1992年形成统一大市场,一些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1991年6月13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酝酿已久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北美共同市场的谈判终于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拉开了序幕。美加墨三国贸易区将成为一个拥有3.6亿人口、年产值6万亿美元的北美市  相似文献   

15.
北美自由贸易区自1994年正式成立和运营以来,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和整体竞争力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2016年美国大选以及特朗普的胜出等一系列事件,引起有关墨美之间是否会继续履行该协定、重新修订会以何种方式以及在哪些领域进行等问题,由此为北美自贸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北美自贸区成立以来,墨西哥出口产品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基本没有变化,而进口贸易对美国依赖度则下滑了近1/3。同时,美国也通过自贸区的优势和区域整体竞争水平的提高,保护了其自身经济利益。因此,墨美之间停止自由贸易关系的几率很小,而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北美自贸区协定,继续保持和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则是两国可能做出的明智之举。但在这一过程中,墨西哥对美出口以及吸引外国投资两个方面将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投资环境也会因此遭遇一定程度的滑坡,对中墨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墨西哥自1991年6月12日开始同美国和加拿大就其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进行谈判。1992年8月12日美加墨三国达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规定三国将在15年内逐步取消关税和壁垒,允许资本自由流动,保护知识产权等。该协定尚待三国议会批准,预定1994年1月起生效实施。北美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成为拥有3.6亿人口、6万亿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世界最大区域经济集团。它将促进美加墨三国的经济联系,并在国际市场上加强竞争势头。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主要由3个因素决定。一是由墨西哥的经济政策趋向所决定: 墨调整经济结构,推行自由市场经济,变内向型发展模式为外向型发展模式等的经济改革,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2013年4月,马尔代夫新闻媒体踢爆美国正与马尔代夫谈判《驻军地位协定》。美马《驻军地位协定》谈判意在为美国在马尔代夫确立军事存在张目。美国之所以选择与马尔代夫谈判《驻军地位协定》主要因为:第一,确保对印度洋的控制;第二,平衡中国海洋强国战略所带来的冲击;第三,深化与马尔代夫的反恐合作;最后,为迪戈加西亚基地寻找“备胎”。关马谈判《驻军地位协定》对印度、中国乃至亚太局势均造成一定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18.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及其对拉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过14个月紧张而艰苦的谈判,美国、墨西哥、加拿大3国于1992年8月12日就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协议。同年12月17日3国总统在各自首都分别在协定上签字。在签约各方议会批准后,协定将于1994年1月1日生效。这个被布什誉为“标志北美大陆一个新时代开始”的“历史性”协定不仅对3个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将产生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经过14个月196轮的艰苦谈判,于1992年12月17日签署了关于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协定。如获3国立法机构批准,这个协定将于1994年1月1日生效。在协定生效后15年内,3国将逐步取消关税和贸易壁垒,相互间可自由开展经济贸易活动。由于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符合美、加、墨发展经济和增强竞争能力的利益,尽管协定签署后,在3国中引起一些不同看法和争论,但就总体来看,这个协定对3国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预计将会获得3国议会的批准。  相似文献   

20.
2015年10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最终基本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来自拉丁美洲的3个成员国墨西哥、智利、秘鲁均属于"太平洋联盟"成员,拥有较为开放的经济和政治模式,参加TPP谈判对拉美三国来说政治考量重于经济利益。一方面,这3个国家与美国传统友好,双边往来密切;另一方面,它们均已与TPP协定大部分成员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而新增的亚洲市场对其经济贡献有限。TPP成员国之间发展水平差别很大,既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它们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汽车原产地规则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上有着较大分歧。此外,TPP协定将加剧"太平洋联盟"和南共市的对立,影响拉美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