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普京文集》反映了普京总统治理国家的重要观点和思想 ,从中人们还可以看到俄罗斯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国家和民族振兴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俄罗斯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俄罗斯人民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天 ,俄罗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普京总统的领导下 ,俄罗斯人民在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中国人民对此感到由衷的高兴。中俄两国比邻而居 ,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 ,建立在两国政治互信基础上的中俄睦邻友好…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是稳定的能源出口大国,中国是能源短缺的进口大国。俄罗斯丰富的能源以及稳定的供应能力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俄的经济发展也需要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俄罗斯与中国的能源合作仍存在着许多障碍。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战略使两国能源合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世界各国对能源的争夺使中国与俄能源合作开发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俄罗斯的政策环境、经营环境和社会治安环境也阻碍着中国对俄能源投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是油气资源大国和生产与出口大国,近年来,俄罗斯油气产量和出口保持着平稳的增长势头,而中国具有巨大而稳定的消费市场,这是推进中俄油气合作的基础。俄罗斯的油气发展战略及其调整变化,充分体现了俄罗斯的能源安全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只有深入研究俄罗斯的油气发展战略与变化,适应俄罗斯战略安排与调整变化,结合中国的发展战略,做好动态规划,才能把中俄战略油气合作成功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4.
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之际,为配合中俄关系史上的创举——“俄罗斯国家年”的活动,加强中俄两国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俄罗斯科学院于2006年6月19~20日在中国北京共同举办了“中俄社会科学论坛”。论坛由“中俄关系:历史、现状与未来”国际会议和“全球化与中俄经济”国际会议两部分组成。该活动为“俄罗斯年”的国家级项目之一。“中俄关系:历史、现状与未来”国际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和世界历史研究所共同承办。来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务…  相似文献   

5.
刘清才  刘涛 《东北亚论坛》2015,(3):84-93,128
2014年西方制裁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促使俄罗斯加快实施远东地区发展战略,更加积极地转向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俄罗斯制定了新的远东地区发展战略,加大远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远东地区首先建立了跨越式社会经济发展区,为吸引亚太地区国家投资创造更加优惠和更有竞争力的发展环境。俄罗斯新的远东地区发展战略为深化中俄区域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和平台,中俄两国将在能源资源、铁路和海港等基础设施建设、林业加工、金融和投资等各领域积极开展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能源外交和中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有着实施能源外交的优势,是能源供应大国,中国是能源需求大国,因此中俄在能源合作领域尤其是在石油与天然气的合作上有着广阔的前景。在中俄油气合作问题上俄罗斯掌握着主动权,中国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在此情况下,中国采取什么样的石油战略和政策,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与中俄能源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天然气占34%,石油和天然气已成为俄罗斯重要出口换汇产品。苏联解体后,由于投资下降、设备老化、运输成本及国内税率大大高于国际市场等特点,石油、天然气工业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引入外资,加强中俄能源合作是俄能源工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也将有助于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加快俄罗斯振兴的步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石油年均进口递增34%,中俄能源合作将为中国未来的能源安全供给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8.
国家利益视角下的中俄北极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资源开发、航道利用、军事安全等方面存在着重要的国家利益。由于两国的客观情况与主观判断不同,中国北极利益的实现,需以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利益得以实现或未受侵害为前提。中俄在北极地区的关系总体上是俄强中弱、俄占主导,在中俄北极关系的发展中,中国应以参与北极环境保护合作为基础,资源开发合作为重点,进而在航道开发利用、军事安全领域寻求机会。中国和俄罗斯应在"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北极合作,实现两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9.
中俄两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双方经贸合作水平与各自的经济发展规模至今仍存在着相当的差距。此次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意义重大,它为加强中俄经贸合作提供了对接平台,两国关系将得到全面提升。中俄两国在“中国年”期间要注重务实合作,特别是在经贸合作领域争取有所突破。俄罗斯在远东开发中要正确对待并注重解决所谓的移民问题,克服狭隘的民族意识,奠定可靠的思想基础,建立更文明、更现代的市场。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佐领是生活在中国清朝时期不同于俄罗斯人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清朝政府怀柔政策的感召下,从内心深处归顺了清朝政府,成为了大清帝国的臣民,进而融入中华文化中,成为了彻底的中国人。本文根据中文历史档案和中俄历史文献,从新的角度对俄罗斯佐领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1.
前些年,布什政府对俄罗斯奉行的"挤压、遏制及削弱"的"单边主义"政策,致使美俄关系陷入日益"冰化"的状态。奥巴马上台后,呈现出谋求修复和改善与俄罗斯关系的政策调整趋势,而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挫败、俄罗斯方面的积极"抗争"以及美俄势力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等则是美国对俄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以美国对俄政策调整为契机,美俄关系有望进入一个"合作加强、对抗减少"的"建设性"新阶段,然而,由于一系列制约性因素的存在,俄美关系的实质性改善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以来,格鲁吉亚与俄、美保持着紧密而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俄美也都表现出对格的争夺之意。尤其是"9.11"事件后,美以反恐为名进军中亚,俄罗斯不能置地缘战略安全利益于不顾,奋力与美角逐格鲁吉亚,维护俄南部局势的稳定和传统的势力范围,而美亦不会停止反恐的脚步,与俄争夺格鲁吉亚和中亚国家的控制权。因此,传统的格俄关系发展方向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除去两国自身因素,美国是对二者关系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雍正年间,中俄开恰克图为边境贸易口岸,并开始设官进行管理。随着中俄经济、政治联系的加强,与之相适应的边境管理体制也逐渐形成。两国管理体制在恰克图贸易早期的服务宗旨是不同的:俄方用来打击边境非法贸易,保障对华正常贸易,以充实国库;中方则更关注边境地区的稳定,利用自己的管理体制监督蒙古人越界逃入俄境。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的中俄贸易结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俄罗斯是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大国,两国间的经贸交往源远流长。但两国贸易结构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的签订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新时期,中俄经贸合作驶入快车道。我国必须抓住有利时机,促进对俄贸易结构的战略升级。  相似文献   

15.
王郦久 《和平与发展》2012,(1):16-19,67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美俄三边关系进入以合作为主的新阶段。在普京重新出任总统后,美俄能否在欧洲反导问题上形成共识,将成为影响美俄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中美俄三边关系将会是各国在争取自身战略利益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妥协,将彼此间的竞争控制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基于美国实力相对衰弱、俄中实力上升、解决全球性和地区问题上需要合作等因素,三国关系仍可能以继续保持建设性合作的基本态势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成效显着,并且提前一年完成第一阶段目标。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跃上新台阶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有须要解决的问题。双方应推进务实合作,进一步提升经贸合作的水平,实现最大限度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随着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沙俄的移民和侵略,清政府逐步解除了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开始招民垦荒,以图巩固边防。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也把侵略的触角伸向这一地区。尤其是在日俄战争结束后,沙俄和日本分别将"北满"、"南满"划为各自的势力范围,以铁路为依托,逐步实行殖民统治。沙俄和日本的入侵使得清政府感到自己在东北的统治受到严重的威胁,为维持在东北的统治,进一步把东北的荒地全体开放。总体来看,这一时期清政府在东北地区招民垦荒政策的实施与日俄长期争夺东北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uropean Union (EU) and Russia's regime preferences in their foreign policies towards Ukraine in the scope of the on-going Ukraine crisis. It is argued that the underpinning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Ukraine currently resides in, wedged between two much larger powers (the EU and Russia), renders it a vulnerable target state for regime promotion from both sides. Indeed, since the 2004 Orange revolution in Ukraine, both the EU and Russia have had discernible regime promotion strategies in their foreign policies. The EU's regime promotion has focussed on facilitating democracy in Ukraine, along with more material interests (trade and strategic aims) while Russia has reacted with increasingly zero-sum policies which pursue its preference for having a loyal and Russian-facing regime in Ukraine. Ultimately, the increasing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U and Russia has been a key factor in the onset of the Ukraine crisis, which offers important insight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rge powers and the smaller third states which lie in their overlapping spheres of influence.  相似文献   

19.
The impact of external actors on political change in the European neighbourhood has mostly been examined through the prism of elite empowerment through externally offered incentives. The legitimacy of external policies has received less scrutiny, both with regard to liberal powers promoting democracy and illiberal powers preventing democracy.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conflicting notions of legitimate political governance that underpin the contest between the European Union (EU) and Russia in the Eastern neighbourhood. It proposes four mechanisms of external soft influence that take into account the EU’s and Russia’s actorness and the structural power of their norms of political governance, and consider their effects on domestic actors and societal understandings of appropriate forms of political authority. It finally traces the EU’s and Russia’s soft influence on political governance in Ukraine. It maintains that through shaping the domestic understandings of legitimate political authority and reinforcing the domestic political competition, the EU and Russia have both left a durable imprint on Ukraine’s uneven political path.  相似文献   

20.
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之后,俄罗斯改变了对中东欧的政策,不再将中东欧地区视为一个整体,而是根据中东欧国家不同的政治和经济进程以及不同的地缘政治特性,将它们大致划分为3个不同地区,针对不同地区和国家采取差异化政策,并赋予每个地区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俄罗斯对中东欧国家"市场细分"的政策已经获得回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