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测算南亚六国进口来源地和出口目的地中中国和印度各自所占比例,发现:总体上,在南亚六国进口方面,印度对不丹、马尔代夫、尼泊尔和斯里兰卡有着较高的影响力,中国则对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有着较高的影响力;在出口方面,印度对孟加拉国、不丹、马尔代夫、尼泊尔和斯里兰卡有着较高的影响力,中国则对巴基斯坦有着较高的影响力。通过测度竞争态势指标,发现:在南亚六国进口方面,印度对不丹、尼泊尔、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的影响力较高,而中国则对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的影响力较高;在出口方面,印度对尼泊尔和斯里兰卡的影响力较高,而中国则对巴基斯坦的影响力较高。最后,基于结论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南亚国家能源自然禀赋不厚,开发能力不强,而经济增长较快,多数对进口能源依赖较大。但南亚是中国近邻,又是中国进口油气的重要通道和管道所在地,同南亚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对中国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5年的南亚,大国政局基本稳定,部分小国局势动荡;印度崛起态势明显,印巴关系整体趋缓;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总体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美、日、俄等大国对南亚的关注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4.
2002年中国与东盟贸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增长强稳,年内增势逐月稳步上扬;二是整体上进口继续大于出口,带动东盟国家出口增长的拉力明显;三是多个贸易亮点争辉,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内贸易增大,继续增长的后劲充足。  相似文献   

5.
霍强  秦绍娟 《东南亚》2015,(2):37-42,109
本文以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与印度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特点来构建进口和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并运用2001~2012年中国与38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进口和出口贸易引力模型,测算中国与印度进口和出口贸易潜力。近年来中国与印度进出口贸易潜力系数均大于1,进口贸易潜力巨大,出口贸易也有空间,而提升双边贸易合作关系、建设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等举措可以进一步释放双边贸易潜力。  相似文献   

6.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给南亚各国经济造成到程度不同的影响,经济增长率普遍下降。2010年,南亚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为通货膨胀所困扰;同时,由于政治环境和安全形势不同、国际金融危机对策不同,南亚各国经济发展形势也明显不同,呈现出“阴晴两重天”的特点。印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等国经济恢复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而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尼泊尔等国经济不仅未能恢复发展,而且增长缓慢。展望未来,通货膨胀将继续困扰南亚国家;南亚经济发展“阴睛两重天”的特点在短期内不大可能发生根本改变。印度等国家经济仍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当然经济增长率可能会有所下降,而巴基斯坦等国经济在短期内可能依然难以恢复,仍将处于增长缓慢状态。  相似文献   

7.
东盟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且互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本文选取1995~2014年东盟5国入境中国游客量与进出口货物贸易额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入境游客量与进出口货物贸易额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东盟5国入境旅游分别与进口货物贸易额、出口货物贸易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东盟5国入境中国旅游与进出口货物贸易的因果关系受到滞后期的影响,在不同的滞后阶数下存在着不同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南亚是四川的近邻,自古以来,中国和南亚国家都有经贸、文化往来。南亚国家土地辽阔,总面积约416.8万平方公里,为四川的7倍多,人口约11.3亿(1990年),是四川的近10倍。因此,南亚是一个大市场。80年代以来,南亚各国纷纷进行了经济调整与改革,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91年南亚国家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经济自由化政策,放松对经济的控制。积极引进外资,努力扩大出口,不断取消进口限制。1991年7月印度拉奥政府执政后,宣布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巴基斯坦谢  相似文献   

9.
巴基斯坦是南亚第二大国,由于长期与印度对峙交恶,每年都要进口大量军火,是南亚6国中仅次于印度的第二武器进口国。1973—1977年,巴主要武器进口额为6.22亿美元,占南亚进口总额的27%,为印度进口额的51%。1978—1982年巴武器进口额比70年代中期增加了242%,达到16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每年的武器进口额都保持在5亿美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如期建成,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快速发展,货物贸易在双边贸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背景下,通过分析中国—东盟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进一步探讨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为加强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合作提出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12.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全球,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欧盟,还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中国,都已笼罩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中。本文探讨作为正在崛起的亚洲大国——印度和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遏制全球经济危机对本国经济造成更严重的伤害,以及印中两国如何借鉴对方在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政策以尽快重新走上经济发展的正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处于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入调整、思想观念深度更新之中,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日益突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重新审视苏共亡党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党风廉政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苏共亡党教训可知,党风廉政建设是立党之本。  相似文献   

15.
<古兰经>树立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之根,塑立教义教法与教理学理之本,确立穆斯林伦理道德与行为纲常之据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因语言障碍没有得以全方位展现.于是,穆斯林学界基于<古兰经>和圣训的创制原理与基本精神,严格遵循<古兰经>注释学学理原则,展开了译注<古兰经>的长期学术工程.<古兰经>译注解读了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使<古兰经>真正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丰富了伊斯兰文化,使之成为世界范围的一大文化系统;加速了伊斯兰教植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步伐,使之顺应所在国的国情,并不同程度地实现本土化与学说化;增进了伊斯兰文明同其他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包容,认同与交流,对于多元文化和谐相处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苏联的干部委任制始于列宁时期 ,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委任制作为俄国文化的积淀在苏联一定历史时期的存在 ,有其合理性。但是委任制毕竟要被现代社会所抛弃。斯大林非但未能及时进行改革 ,反使之登峰造极 ,最后给后代留下了遗患。  相似文献   

17.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经过4月广州起义、10月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垮台。12月,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相似文献   

18.
来自印度的锡克教徒移民菲律宾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随着一批又一批移民的到来,菲律宾锡克教徒不断增多,锡克教徒群体在形成的同时,锡克教在菲律宾传播开来。他们在菲律宾主要经营商业,以求扎根于当地;还进行各种宗教活动,以传播和继承锡克教文化。但在与印度家乡宗教与文化都截然不同的天主教国家里,锡克教徒作出了一定的调适,以缩小与当地主体民族之间的文化鸿沟。  相似文献   

19.
论苏联失败的经济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崩溃无疑是一种社会性失败,社会性失败必须从经济基础找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实际是这一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的反映,这一矛盾就是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纳入统一计划,是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存在前提.个人消费的选择性特征,决定了个人消费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由此便形成了否定苏联计划经济存在前提的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在苏联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这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对社会再生产产生了致命的影响,使社会经济陷入危机循环,而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最终导致经济基础乃至整个苏联社会的崩溃.压制个人消费是苏联计划经济赖以存在的内部条件,与外部世界的制度性隔绝是其存在的外部条件,从长期看这些条件都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20.
资源战略历来是全球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安全也成为世界各国在考虑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最先关注的问题之一。 石油是“能源中的能源”、现代工业的“血液”和现代经济的命脉。在当前,石油不仅象征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战略物资,具有政治特性,能够产生种种政治效应,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安全。正是由于石油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