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越南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越南经济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速7%以上,人均产值从10年前的200美元增加到现在的55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逐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率日益下降。根据2006~2010年5年发展计划,经济增长速度为7.5%~8%,到2010年GDP较2000年增长2.1倍,人均产值将达950~1000美元。1.人均收入增加2004年,越南全国人均收入比2002年增长36%,全国人均月收入为48.5万越盾,年均收入371美元,比2002年增长36%(1996~1999年增长4.6%,1999~2001年增长5.8%);西原地区人均年收入299美元,较2002年增长60.1%;东北地区293美元,增长42.4%;红河平原372美元,增长38%…  相似文献   

2.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五个东盟国家,战后陆续走上了发展民族独立经济的道路,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它们的国民经济获得比较迅速的发展。1966—1978年五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225亿美元增加到1070亿美元,经济规模扩大了3.7倍。在此期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8%,制造业的年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中印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呈现稳步增加的态势。从目前现状来看,两国经济关系发展势头良好。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字,在1979—1997年间,中国外贸总额增加了14倍,同期中印贸易额增加了16倍;双边贸易额也从1992年的3.39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19.22亿美元,6年时间增加了5倍多。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经济的增长态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28年间,按官方统计,GDP总量由1978年的147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2450亿美元,增长了14.2倍①;从1979年至2005年,中国实际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7%左右(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GDP从1980年的173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700美元,增长了近9倍。这样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历史上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曾经达到过的高增长率,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最大奇迹。②“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和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相比。在其他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获得的发展成就和变化,在中国只用了二十多年。”③…  相似文献   

5.
2007年广西与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文莱6国(以下简称泛北经济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7.7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59.2%。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纵横》2008,(1):96-96
2007年广西与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文莱6国(以下简称泛北经济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7.7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59.2%。其中进口11.2亿美元,增长37.7%,出口16.5亿美元,增长77.9%。  相似文献   

7.
从1985年到1988年的四年间,巴西年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33.7%、62.36%、365.98%和930%,然而,巴西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却分别达到391.92亿美元、363.93亿美元、412.77亿美元和483.73亿美元,外贸顺差分别为124.86亿美元、83.05亿美元、111.73亿美元和190.08亿美元。巴西在高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为什么能使对外贸易比较稳定地增长,并且始终保持数额不小的顺差?笔者带着这个问题与巴西贸易界、银行界、工业界和政治外交界人士进行了探讨。巴西各界的看法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外贸总额(不含与周边独联体各国的贸易数):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资料,1993年上半年外贸总额比1992年同期减少了23%,其原因是进口额急剧下降.贸易顺差由1992年31亿美元猛增到94亿美元.出口额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达182亿美元,但由于易货贸易额和记帐贸易业务的增加,外汇收入却大大减少(据统计1993年前4个月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3).在出口商品中,木材、锯材、纸浆、动力资源和铝的比重明显增加了.进口额约减少了1/2,达88亿美元,其中各种机械设备减少了62%,食品、医药和各种工业消费品的进口数量也大幅度降低了.  相似文献   

9.
一、越南经济和产业发展回顾自1986年实施市场经济以来,越南经济获得快速增长,但从总体来看仍然比较落后,以2002年为例,人均GDP仅为436美元。1997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越南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近几年来,越南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政策,如实施新的企业法及吸引外资(FDI,ODA)等一系列措施(FDI,ODA2003年分别达到了31亿美元和28亿美元) ,大大促进了私人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整个工业的快速增长,自2000年经济开始反弹,当年的GDP增长率达到了6.7%。至此,越南经济走上了稳定快速发展的道路,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仅次于中国的国…  相似文献   

10.
中俄(苏)经济贸易关系在80年代中期得到恢复和发展.在突破历史上近30亿美元的贸易额后,1992年达到58.62亿美元,1993年猛增到76.79亿美元.但众所周知,从  相似文献   

11.
12.
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全球,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欧盟,还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中国,都已笼罩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中。本文探讨作为正在崛起的亚洲大国——印度和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遏制全球经济危机对本国经济造成更严重的伤害,以及印中两国如何借鉴对方在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政策以尽快重新走上经济发展的正轨。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处于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入调整、思想观念深度更新之中,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日益突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重新审视苏共亡党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党风廉政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苏共亡党教训可知,党风廉政建设是立党之本。  相似文献   

15.
<古兰经>树立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之根,塑立教义教法与教理学理之本,确立穆斯林伦理道德与行为纲常之据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因语言障碍没有得以全方位展现.于是,穆斯林学界基于<古兰经>和圣训的创制原理与基本精神,严格遵循<古兰经>注释学学理原则,展开了译注<古兰经>的长期学术工程.<古兰经>译注解读了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使<古兰经>真正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丰富了伊斯兰文化,使之成为世界范围的一大文化系统;加速了伊斯兰教植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步伐,使之顺应所在国的国情,并不同程度地实现本土化与学说化;增进了伊斯兰文明同其他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包容,认同与交流,对于多元文化和谐相处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苏联的干部委任制始于列宁时期 ,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委任制作为俄国文化的积淀在苏联一定历史时期的存在 ,有其合理性。但是委任制毕竟要被现代社会所抛弃。斯大林非但未能及时进行改革 ,反使之登峰造极 ,最后给后代留下了遗患。  相似文献   

17.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经过4月广州起义、10月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垮台。12月,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相似文献   

18.
论苏联失败的经济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崩溃无疑是一种社会性失败,社会性失败必须从经济基础找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实际是这一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的反映,这一矛盾就是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纳入统一计划,是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存在前提.个人消费的选择性特征,决定了个人消费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由此便形成了否定苏联计划经济存在前提的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在苏联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这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对社会再生产产生了致命的影响,使社会经济陷入危机循环,而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最终导致经济基础乃至整个苏联社会的崩溃.压制个人消费是苏联计划经济赖以存在的内部条件,与外部世界的制度性隔绝是其存在的外部条件,从长期看这些条件都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19.
资源战略历来是全球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安全也成为世界各国在考虑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最先关注的问题之一。 石油是“能源中的能源”、现代工业的“血液”和现代经济的命脉。在当前,石油不仅象征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战略物资,具有政治特性,能够产生种种政治效应,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安全。正是由于石油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来自印度的锡克教徒移民菲律宾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随着一批又一批移民的到来,菲律宾锡克教徒不断增多,锡克教徒群体在形成的同时,锡克教在菲律宾传播开来。他们在菲律宾主要经营商业,以求扎根于当地;还进行各种宗教活动,以传播和继承锡克教文化。但在与印度家乡宗教与文化都截然不同的天主教国家里,锡克教徒作出了一定的调适,以缩小与当地主体民族之间的文化鸿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