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起着融资功能的东南亚华人银行对东南亚华人经济的影响甚大,因此,研究战后东南亚华人经济动态时,必需先探索战后东南亚华人银行的发展趋势。政策因素对这种发展趋势起着基本性的决定作用: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经济政策迫使马来西亚的华人银行土著化;带有福利主义色彩的经济政策促使泰国的泰化华人银行社会化;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经济政策导致新加坡的华人银行国际化。应该先提一提,这三种发展趋势并不是  相似文献   

2.
1988年银行自由化政策实施后创办的新银行的经营情况,并不是都有良好的业绩。有的银行发展迅速,也有的已转手经营。最新一家易主的银行是索利达银行(Bank Solida),它是紧接在另一家被新业主收购的同行后面。然而,迅速发展的银行也不少。例如:帝亚拉银行(Bank Tiara)、现代银行(Bank Modern)、达尔玛银行(Bank Dharma)、奴沙银行(Bank Nusahill)。查雅银行(Bauk Jaya)及玛士希银行(Bomk Mashill)。与此同时,雅玛银行(Bank Yama)、阿士达银行(Bank Asta)、都威玛银行(Bank Dwima)、阿各罗银行(Bank Agro)及马打蓝银行(Bank Mataram)还须加强巩固。至于科沙银行(Bank Kosa)、苏里雅·根查纳银行(Bank Surya Kencana)、伯利玛·马士得银行(Bank Prima Master)、印多·莫内士银行(Bank Indo Monex)、阿尔都士银行(Bank Artos)、法马银行(Bank Fama)、伊那·贝尔塔那银行(Bank Ina Perdana)、建东银行(Bank Orient)、及特威巴银行(Bank Dwipa)则须更加努力奋斗。可以肯定地说,创建新银行对业主并不是一定有利的。然而为什么有的业主还要经营三家以上的银行呢?为什么合并问题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呢?此外,还有一些自称为专业的高薪银行家,面对愿意承担经费与费用的集团业主也毫无办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叶新马华人社会与华南互动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探讨新马华人社会的社会群体及经济组织在新马及华南的互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依赖的基础,希望弥补以往研究新马华人社会与华南侨乡互动时只注重实际交往的不足,而进一步探讨这一实际交往的基础即无形的信息流动。另一方面,跨国社会联系又是建立在国家的基础上,因此希望能在探讨跨国社会网络的同时也回到国家层面,进一步揭示国家在网络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要以客观的态度和科学方法来研究新马华人的历史,而不是为了政治或其他的需要来写历史;并对新马华人史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华侨银行有限公司是新加坡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1982年资产额达28.4亿美元,名列世界500家最大银行的第457位。它在新加坡和东南亚地区都是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华人金融集团。有些西方学者把华人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作为华人经济趋向成熟,进入重要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因为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它又是这种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指示器。本文拟从新加坡华侨银行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来反映海外华人经济发展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6.
战后,新加坡的华人金融业发展迅速,为世界金融界所瞩目。黄祖耀的大华银行即是全世界五百家最大银行中的一个,到1984年底,大华银行集团属下的四家银行(大华、崇侨、利华、远东银行)的综合资产达154亿元(新加坡元,下同),成为新加坡最宏大的金融集团。当前,许多中外学者认为华人银行的发展,标志着华人经济日趋成熟,已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本文拟以新加坡大华银行的成立、发展过程为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较集中、活跃的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更是如此) ,而在东南亚地区,马来西亚国内更是华人社团林立,而且尤其活跃。至2001年6月,马来西亚共有华人注册社团7276个(其中包括华人政党组织)①。在东南亚,甚至在全世界,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历史起源最早,其发展脉络也较为典型;而当前马来西亚华人经济、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中国的联系日益密切,马来西亚华人经济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正在逐渐加强。马来西亚,特别是马来西亚华人与中国的教育、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马来西亚华人留学生在世界各国的华人留学生中占有…  相似文献   

8.
庞卫东 《东南亚》2011,(1):86-91
在导致新马分家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显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新马合并之前,经济上的预期收益曾是推动合并的动力之一。然而,在马来西亚成立后,新马在经济上不仅没有出现“双赢”的局面,反而产生了尖锐的经济矛盾。经济合作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马走向分离。  相似文献   

9.
1982年东盟地区共有人口2.7亿(接近美国和欧共体的人口),据估计,其中5.5—6%,即大约2000万是海外华人。(林凌甘博士在书中使用的海外华人定义是:凡在本地区定居并自认是华人的人,而不问其属何国籍,是否能说华语)。除了盛产石油的文莱以外,华人在经济中扮演着主导而显要的角色,这已成为各种文献的统计数字和详尽描述所证实。还值得注意的是,华人拥有东南亚最大的私人银行(盘谷银行),而谢氏二兄弟则拥有东南亚最大的农业企业(卜蜂集团);此外,印尼最大的私人财团是林绍良和阿斯特拉财团。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中国有关马来亚华侨华人妇女史料,即官方档案、史料汇编、报刊杂志、游记、考察报告中有关新马华侨华人妇女的记载。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华裔留学生汉语学习背景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特别重视对教学对象的研究。东南亚华裔学生是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中的重要群体,作为语言教学的“教学对象”,与其他群体相比,他们有自己鲜明的群体特征;不仅与非华裔学生大不相同,而且也明显不同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华裔学生。学习者的群体特征是由于居住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传统、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等因素综合形成的。东南亚是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华人华侨的人数占全世界华人华侨总人数的82.4% ①,而且华人移居东南亚时间最早、历史最久,海外华文教育也起始于东南亚。华人华侨普遍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相似文献   

12.
世人对海外华人的印象之一是他们政治态度冷漠 ,与其辉煌的经济成就相比 ,其政治作为乏善可陈。但是泰国华人却是一个例外。历史上部分泰华精英就曾得到政府的重用而被封官授爵 ,现在泰华享有与泰人同等的公民权利 ,不仅可以担任公职、当选议员 ,甚至出任政府部长乃至当选总理 ,其政治参与的活跃情景非他国华人所可比拟。本文阐述二战后泰国华人的政治参与历程 ,浅析影响其参政的各种因素 ,进而分析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 ,证明参政是促进海外华人与当地民族融合的一种较佳模式。需说明的是 ,文中使用“华人”一词 ,不仅指已加入泰国籍的第一代…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通过社会资本理论来论述东南亚华商投资中国大陆的特点。为了更好的利用关系、网络等社会资本,实现投资利润最大化,东南亚华商早于西方资本对中国大陆特别是侨乡地区进行投资。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资本优势,许多东南亚华商首先对香港进行投资,进而以香港为基地对中国大陆投资。东南亚华商成功地利用社会资本优势以较少的资金成本实现了跨国经营,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跨国主义的理论框架出发,对北美一代半新移民的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其跨国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认为这一群体是跨国主义的典型践行者,本文提出应密切关注北美一代半新移民在移入国的活动,并为其回归祖国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除了要塑造并依靠硬实力外,还要构建软实力.中国特色软实力的性质、内涵、特点、功能与西方认定的"软实力"不同,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国开展人文外交的主要力量源泉.中国特色的人文外交既为中国人民服务,也为世界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教育官员因其职业特殊性,在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事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汉语学习者,他们具有不同于一般学习者的学习特征。本文通过发现他们的学习者特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在10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并测评教学效果,完成既定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天后圣母等),姓林名默,福建省莆田湄洲屿人,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于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日离开人世,时年28岁.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研究领域中,关于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论述极少。事实上,新加坡有大量华文旧体诗的文本,这些旧体诗的作者主要由新加坡的"过客"、新加坡的"流寓"者和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 3 类人构成。他们的写作特点体现在:一是新加坡地域文化风貌的体现;二是语言的杂糅;三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一类诗作的研究具有比较文学和文化交流的意义,同时也是新加坡本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十月革命后,在保护及遣返受难华工的共同目标基础上,旅俄华工联合会与北洋政府展开了良好的合作,使得广大旅俄华工的处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数万受难华工被遣返回国。但随着华工联合会逐渐走向宣传共产主义的道路,加上华工联合会、华商会、苏俄政府与北洋政府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纷,双方由合作走向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