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国的东南亚战略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格局的变动,美、日、俄、印、澳等亚太大国纷纷加大对东南亚的战略投入。东盟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也积极推行大国平衡战略。东盟与大国的战略博弈对中国周边安全稳定、中国与东盟关系以及中国与上述大国关系均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印度2010年大国外交述评——以印美关系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度近年来注重开展大国外交,尤其将对美关系和对华关系放在外交的重要位置。印度力图通过大国外交配合在全球层面的崛起,拓展自身的战略空间,营造有利的国际与周边环境;与此同时,崛起的印度也需要强化外交的独立自主。如何协调两者是印度外交需要面对的挑战。2010年,主要大国领导人相继访印,印度与大国的外交互动活跃,在影响国际机制、拓展经贸合作、强化反恐与地区安全、提升防务能力等方面取得诸多进展。印度推动大国外交,尤其是重视印美关系,为印度赢得不少战略筹码。  相似文献   

3.
亚太格局视角下俄罗斯的东南亚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随着俄罗斯国家定位的变化,其对外战略相应发生调整,亚太地区成为基本方向之一。进入新世纪,俄罗斯外交的平衡性和多向性不断加强;在其亚太战略中,东盟被看作参与亚太地区多边合作的重要支点。在变动的亚太格局中,东南亚是大国竞逐的重要对象;俄罗斯从自身利益出发,积极发展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关系,以加强对亚太地区事务的参与。而在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中,俄罗斯被视为制约其他大国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印度海洋安全战略的制定与调整深受外部安全环境影响,后者既有延续性也有变动性。近年来,印度海洋安全环境变动加速,主要涉及四方面:首先是印度洋战略地位持续提升;其次是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大国角逐等传统安全问题回归;再次是非安全问题的战略重要性凸显;最后是地区治理结构破碎,多个海洋合作倡议呈竞争性发展,不确定性加大。这些环境变动促使印度对其海洋安全战略进行了较大调整,包括持续更新战略文件;积极确立新型海上安全观,主动回应新型特别是非传统海上安全挑战;进一步细化各子战略,全面回应新的海洋安全环境;积极推动海军国际交流合作,援引外力提升本国安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环境在全球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的背景下剧烈震荡.2010年春发生的天安号事件,更使亚太地缘政治环境发生重要变动,一系列复杂变化接踵而来,给中国外交带来不利影响.中国的战略应该是争取维持并延长战略机遇期,服务国内建设,因此谋求建设和谐亚太,服务国内建设乃是中国外交的主要动机.维护我国周边、稳定大局,应当关注三方面要素,即要运筹好大国关系、构筑周边地缘战略依托、维护海外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观察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与大国关系的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把美国的兴衰作为观察的坐标,一些人就会认为国际战略格局没有发生变化,因为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然而,二战后的历史表明,引起国际战略格局剧烈变动及国际政治、经济版图深刻变化的,与其说是世界超级大  相似文献   

7.
大国关系缓和、各方支持以及保持战略自主性与平衡性为东盟中心地位的确立提供了重要外部条件。但当下美国推动实施"印太战略",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美日印澳"四边对话"等机制更多参与地区事务,这些均对东盟中心地位构成挑战。东盟推出《东盟印太展望》,试图通过概念、规则与合作领域等的重构,维护自身地区主导地位。但受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缅甸政局变动和拜登政府继续加大对华战略竞争的影响,东盟努力的成效有限。中国-东盟对话伙伴关系30年的发展经验表明,支持东盟的中心地位对于中国妥处大国关系、推进区域合作以及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国应正面回应《东盟印太展望》,加强与东盟的战略对接,支持东盟在一些具体议题上发挥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崛起及其战略应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门洪华 《国际观察》2004,12(3):9-16
本文从现实主义理论范式出发 ,探讨中国崛起的战略应对之道。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首先 ,概述权力转移理论、国际周期理论、霸权转移理论等对大国崛起及其国际影响的经典解释 ,强调协调、对抗和模糊是应对大国崛起的三种主要模式 ,其中搭便车、推卸责任属于协调模式 ,平衡、预防性战争属于对抗模式 ,而接触、约束属于模糊战略 ,作者从中提炼出“大国崛起困境”的概念 ,并指出既有霸权国更常采用混合战略 ;其次 ,剖析既有大国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选择 ,指出遏制战略与接触战略并用可能成为既有大国尤其是美国的主流选择 ,但诸大国的战略选择远未定型 ,作者认为 ,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变革性———包括中国自身的变革、各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等———是影响既有大国战略选择和中国战略选择的重要因素 ;其三 ,指出中国将会继续采取积极的参与战略 ,但这一战略尚乏细化策略 ,强调大战略思维储备不足、缺乏清晰的大战略框架是中国崛起战略谋划的根本性缺陷 ,呼吁加强大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9.
面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剧烈变动,各国都在进行战略调整,以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营造新形势下继续发展的有利环境。东盟一些国家根据自身的  相似文献   

10.
王世达 《现代国际关系》2023,(7):124-142+146
近来,中国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的大国外交出现明显调整,突出表现在巴基斯坦对美和对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巴美俄三角关系从巴美独大、巴俄弱小的绝对不平衡状态转向巴美下滑、巴俄上升的相对动态平衡状态。同时,巴基斯坦对印对华政策虽延续了巴印对抗、巴中友好的主基调,但也呈现出若干新变化与新趋势:虽然巴印关系总体紧张,但巴方积极管控危机,避免矛盾失控而引发战争和冲突;巴方一贯积极维护巴中友好关系,现阶段重点推进中巴经济走廊等务实合作。巴基斯坦本轮大国外交调整缘于内外多重因素:外部首推美国推进“印太战略”,同时乌克兰危机起到催化作用;内部主要源于巴领导层发生重大变动,以及国内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挑战,亟需外部尤其是大国支持以改善国内形势。迄今,巴基斯坦的大国外交调整已在全球和地区层面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地缘政治和安全影响,但限于国际局势、自身战略认知与国情制约,巴方运筹大国关系依然面临结构性挑战。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组织青年学者于2014年4月23~24日在北京举办了第三届青年学术论坛。此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对外战略中的俄罗斯东欧中亚",共分为三个单元:欧亚地区的转型与发展;大国博弈与国际格局变动;新形势下的中国对外战略。一欧亚地区的转型与发展张弘博士以《乌克兰的发展道路》为题来思考当今的乌克兰危机。他认为,政治学视角下发展道路本质是一  相似文献   

12.
对每个大国来说,周边地区在其国际战略布局中都具有特殊重要性。大国普遍投入较大资源来经营周边,但其周边战略呈现不同模式,其周边战略的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对大国周边战略进行比较分析时,面临备选案例数量有限,大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与周边环境存在差异,以及不同周边战略实施时间长短不同等方面的制约。为增强大国周边战略案例的可比性,从较少的案例中获得较多启发,本文选取三个案例,分别是冷战时期苏联的周边战略、20世纪以来美国的周边战略,以及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周边战略,从大国与周边国家的利益关系格局、大国处理周边关系时对强制手段的使用、大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制度化水平,以及大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四个维度进行分析。苏联、美国和中国的周边战略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形成不同的周边战略模式,分别在政治、经济、安全领域产生不同的战略效果。对大国周边战略的对比分析,有助于为中国周边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10年的世界乱象丛生,乱中生变,乱中求变,深刻反映了21世纪国际战略形势的基本变化趋势。本文根据变与乱相生相克的战略逻辑,通过国际格局与大国关系变化、亚太崛起和国际地缘政治变化、朝鲜半岛乱局、军事安全形势、世界经济变局、中国外交与战略等多种维度,试图对2010年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向进行相对全方位的总体认识、分析。文章认为,2010年国际战略形势虽然乱象丛生,但是,变生乱,乱生变,乱因而不一定是坏事。乱与变相生相克正是21世纪国际战略形势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分别在各自任期内根据美国的实力与地位、利益与价值观以及国际安全格局的转变,提出自己的亚非战略,虽然策略是变动的,但都表现出对历史的继承与发展。从美国2006年版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美国对亚非的战略主要有以下特点。(一)重提“先发制人”  相似文献   

15.
朝鲜半岛:东北亚国际战略格局韵“百慕大三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朝鲜半岛因其位于大陆边缘和几个大国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而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是中、日、俄、美等大国利益交织与摩擦的焦点。近年来,朝鲜半岛局势变化难测,2000年朝鲜南北关系取得了极大进展,但时隔一年即转为停滞不前。半岛局势的发展与演变不仅关系到各大国的战略利益,同时也会牵动东北亚、东亚乃至亚太地区战略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国际战略形势总体稳定,一些国际热点问题出现积极变化,大国战略互动更复杂、更活跃,中国外交浮现出新难题、新挑战。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将继续深度调整,某些热点地区和国家依然难以脱离乱局,但国际战略稳定的大势不会有根本变化,中国外交则在传统的地缘政治、军事和外交领域面对重大麻烦"多样化增生"的新形势。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2月6日举办"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20多位专家学者在回顾2007年国际战略形势的基础上,对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地把握国际战略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国际战略形势总体稳定,一些国际热点问题出现积极变化,大国战略互动更复杂、更活跃,中国外交浮现出新难题、新挑战。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将继续深度调整,某些热点地区和国家依然难以脱离乱局,但国际战略稳定的大势不会有根本变化,中国外交则在传统的地缘政治、军事和外交领域面对重大麻烦"多样化增生"的新形势。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2月6日举办"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20多位专家学者在回顾2007年国际战略形势的基础上,对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地把握国际战略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国际战略形势总体稳定,一些国际热点问题出现积极变化,大国战略互动更复杂、更活跃,中国外交浮现出新难题、新挑战。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将继续深度调整,某些热点地区和国家依然难以脱离乱局,但国际战略稳定的大势不会有根本变化,中国外交则在传统的地缘政治、军事和外交领域面对重大麻烦"多样化增生"的新形势。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2月6日举办"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20多位专家学者在回顾2007年国际战略形势的基础上,对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地把握国际战略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国际战略形势总体稳定,一些国际热点问题出现积极变化,大国战略互动更复杂、更活跃,中国外交浮现出新难题、新挑战。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将继续深度调整,某些热点地区和国家依然难以脱离乱局,但国际战略稳定的大势不会有根本变化,中国外交则在传统的地缘政治、军事和外交领域面对重大麻烦"多样化增生"的新形势。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2月6日举办"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20多位专家学者在回顾2007年国际战略形势的基础上,对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地把握国际战略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朝核问题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国际战略形势总体稳定,一些国际热点问题出现积极变化,大国战略互动更复杂、更活跃,中国外交浮现出新难题、新挑战。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将继续深度调整,某些热点地区和国家依然难以脱离乱局,但国际战略稳定的大势不会有根本变化,中国外交则在传统的地缘政治、军事和外交领域面对重大麻烦"多样化增生"的新形势。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2月6日举办"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20多位专家学者在回顾2007年国际战略形势的基础上,对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地把握国际战略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