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等学校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 应担负起构建 和谐社会的重任, 建设和谐校园。在建设和谐校园过程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就高等学校而言, 要努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全面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为建设和谐校园、建设社会主 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理想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之源。争取享有充分人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我国的奋斗目标。近年来,中国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从实际出发,积极倡导以社会和谐促进人权发展.又以人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3.
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主张,有着中国和谐文化的渊源。这一主张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愿望,而西方一些别有用心者制造"中国威胁论",只是为掩盖其推行霸权而寻找的借口。"和为贵"是建立和谐世界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儒家仁爱思想在新加坡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新加坡经济的腾飞,儒家学说尤其是仁爱思想日益凸显了其独有的价值和意义。在以社会高于个人,家庭是社会的核心为基本价值观的新加坡很好地诠释了儒家的仁爱思想。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阐释儒家仁爱思想与新加坡现代和谐社会的发展,以期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爱军 《东北亚论坛》2012,21(3):121-129
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属性的"社会和谐",指的就是社会诸矛盾以及矛盾的诸方面之间,在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因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所达到的矛盾化解状态。"民生",指的则是普通民众或百姓的生存与生活。"民生"与"社会和谐"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性,民生问题的凸显正是社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民生问题的解决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东北地区社会和谐的构建,往往取决于能否切实解决普遍性的和特殊性的民生问题。不过,在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民生问题的时候,重中之重是一定要结合东北地区自身的区位优势来兴办实业,广开就业渠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能否发挥出地域特色来兴办实业,是解决东北地区民生问题和构建社会和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对于建设和谐世界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倡导建设和谐世界,是建设中国和谐社会主张的必然延伸和必要前提,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它符合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社会模式,顺应了世界谋和平、求发展的大潮流。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新发展观。和谐社会离不开思想道 德教育, 因而加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也成为时代的需要。高校德育环境建设 不是一个不受外部影响的独立过程, 它要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去建设和改进, 必须要保证各个子系 统的自身和谐, 要从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去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软实力理念已经深入中国战略决策和实际工作当中。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和谐”作为中国人民共存发展的纽带,成为中国社会凝聚力的代名词,这种凝聚力正是一国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新提法孕育着对中国软实力的关注,包括国内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创新意识、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能力以及外交政策和政府形象的魅力等,更加丰富了中国软实力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国家形象,中外认识存在巨大差异,理想的中国国家形象与现实的国家形象也存在着一定差距。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在国际社会中塑造和建构一个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家形象,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大课题,其意义超出大众传播学科本身。因此全面、准确、系统地表述中国国家形象,对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和谐世界代表了人类的美好理想,适应了时代潮流和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否定了"强权即是公理"的霸权逻辑,主张通过民主协商、互利共赢、平等协作、求同存异的方式推动人类社会向和平繁荣的方向发展.和谐世界理论具有丰富而全面的内涵.这一理论也成为处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要指导原则,我们要努力实现不同国家间经济、政治、安全、文明的和谐发展,建设民主、公正、和睦、包容的世界,从而实现"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东北国有企业职工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及其相互关系,是东北国有企业和谐发展的微观社会基础。实证分析表明,东北国企职工人力资本的衰落与提升滞后,同时表明职工的社会资本贫乏与社会资源匮乏。这种微观社会基础上的变化对东北国企的发展形成了负面作用,从微观层面影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革振兴战略。只有正确认识东北国企职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其互动对国企微观社会基础的重要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创新能力,并最终促进东北国企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当前,中国与缅甸两国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合作正处在良好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风潮下,中缅边境地区的文化和谐发展该如何进行,其路径该如何推进,其发展背景及条件如何,其切入点是什么。所有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独立50多年来,种族政治贯穿马来西亚历史发展始终,并常常在关键时刻左右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马来西亚的种族政治表现在马来人的政治特权、经济特权与文化特权。本文试以历史发展为线索,探析马来西亚种族政治及其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在文化归属、历史经历、经济基础和转轨模式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在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历史文化和经济基础的不同造就了苏东剧变后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的不同发展道路,影响着它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和谐可定义为主体或主体间处于相对满意的均衡状态。这个定义直接体现出了和 谐所具有的主要本质特性:均衡性、动态发展性和包容调适性。和谐还具有层次性和正外部性。对 和谐层次性的理解可以从物的维度、心的维度和人的维度三个维度进行。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拉美是全球社会形势较不稳定的地区之一,社会冲突、街头政治、城市罢工、暴力犯罪、政府更迭、政党轮流上台等社会不和谐现象突出.本文考察拉美国家福利体制演变的两个历史阶段,从而分析拉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两个突出的社会矛盾,即"社会分化"与"贫富差距"两个社会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应充分吸取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以正确的理念为先导,选择合适的福利制度模式,避免改革走弯路.  相似文献   

17.
“和谐世界”理念是近两年来中国在全球策略和对外战略层面上最令人关注的理论 与行动导向。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和谐世界就是将“和谐”这个集体认同进行全球范围内的观念分 配进而推动国际社会由洛克文化向康德文化转换  相似文献   

18.
传统技术创新观与和谐社会的背离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传统技术创新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作用,但是传统技术创新理论单纯经济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已经越来越不符合现代社会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发展, 文化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中的作用愈益显现。由于 不同文化背景下, 人们价值观的差异、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民族歧视、沟通误会、政治信仰及文化 差距等因素的影响, 造成了企业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影响了跨国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当地员工的和 谐关系, 造成市场机会的损失和组织机构的低效率及制约了跨国企业全球战略的实施。因此, 应采 取有效措施:一是树立正确的文化态度;二是正确识别文化差异;三是实现多元文化的参与及融合; 四是促进跨文化培训;五是提高企业管理者文化素养;六是强化双方员工的沟通与交流;七是建立 学习型企业文化。通过多种途径, 化解文化冲突, 促使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长期以来,煤炭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比例均在75%以上。因此,煤炭城市经济的可持继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实施东北煤炭城市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是实现东北煤炭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