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2年6月30日,由《国际关系学院学报》编辑部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与中国国家安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近五十家科研机构、高校及相关媒体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国家安全领域出现的新形势,2015年12月12日,国际关系学院国家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办了"新常态下的国家安全形势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军事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国防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侨大学等国内20余所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就中国安全战略与实践、国际安全形势与全球问题、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国际安全治理等专题进行研讨.现将会议观点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6月25日,由国际关系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主办,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内蒙古民族大学法学与历史学院承办,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与协同创新中心、内蒙古民族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协办的国际安全高端论坛暨"大国战略竞争与地区安全"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通辽市召开。来自全国六十多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媒体杂志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内蒙古民族大学校长赵东海、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李家兴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校长陈英松主持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4.
2021年10月29日,国际安全高端论坛暨"国际安全秩序与治理"学术研讨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成功举行。会议由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承办,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与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协办。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等单位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近两年来,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亚太的大背景下,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借机挑起固有的领土领海争端,中国边海形势出现新的复杂局面。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12年8月3日在北京举行题为"中国边海与中国对外战略"的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相关机构和高等院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莅会。  相似文献   

6.
《国际安全研究》2020,(3):F0002-F0002,F0003
在中国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也取得阶段性胜利。4月15日,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与我国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在国际关系学院召开。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部门、国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国际关系学院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共同参加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东亚安全形势可概括为:中美关系进入了亚太地缘战略利益竞争的时代;领土争议有可能成为颠覆后冷战以来东亚区域秩序的重大诱因;东亚区域内主要国家国内政治走向对区域经济与安全进程的冲击日趋突出;朝鲜半岛形势严峻;区域内经济与安全"二元分离"在进一步加深。2013年东亚安全形势将取决以下因素: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究竟能走多远,在钓鱼岛问题上中美日三边将如何互动,黄海、南海局势能否稳定。2013年可能是亚太安全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一年,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国际安全研究》2020,(1):F0002-F0002,F0003
2019年12月11日,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主办的"新时代国际安全与国家安全前沿问题暨《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度选题研讨会"在国际关系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十余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军队院校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吴慧教授主持,院长陶坚教授致辞。  相似文献   

9.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的要求,2019年11月7~8日,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与协同创新中心、云南民族大学  相似文献   

10.
2021年10月15日,国际关系学院"一带一路"安全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该中心旨在发挥国际关系学院学科优势、整合相关资源、推动协同合作,着力打造国内"一带一路"安全研究重镇。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韦春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陶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院长陈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教授出席成立大会,并共同为中心揭牌。中心主任罗英杰教授主持大会。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亚太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与中国存有海洋权益争议的一些国家乘机挑起同中国的领海主权争端,中国边海形势出现复杂局面。特别是钓鱼岛、黄岩岛争端更是引起举国上下的关注。为此,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12年9月7日在北京举行"中国面临的海洋争端及其前景"研讨会,来自海洋局、社科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海军学术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郑州大学、改革开放论坛战略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30多人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1月2-3日,以"中国的国际略安选择全环:历史境评与估现与实战的考察"为主题的第五届国际安全研究论坛暨第八届西南论坛在云南大学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联合主办,由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展望》编辑部承办。来自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月,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国家安全年度十大事件调研"项目组与共识传媒《财经文摘》、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共同发布了"2014年中国国家安全十大事件"调查结果。通过调查统计和筛选分析,"中国国家安全年度十大事件调研"项目组推出的2014年中国国家安全十大事件依次为:(1)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2)中央查处周永康、徐才厚等贪腐案;(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颁布实施;(4)暴恐  相似文献   

14.
<正>《国际安全研究》(双月刊)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是中国第一本以安全研究为特色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国际关系、国际安全领域的一流学术研究成果,在中国学术界享有一定声誉。《国际安全研究》依托国际关系学院在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研究方面的学科优势,以"加强战略思维、审视国际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为宗旨,刊发国际安全理论、安全机制、全球及地区安全局势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传播国际安全各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促进安全理论研究与国家安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前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赶超,东亚安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深感"权力转移"之忧的美国试图以"重返亚太"及"亚太再平衡"战略来缓阻中国崛起的势头,此战略调整客观上极大地刺激了东亚地区个别国家"借美制华"的念头,它们试图以制造安全事端来"引美入亚"。美国也愿借助这些国家对华挑衅来增强其亚太战略调整的效果。对此,和平崛起的中国不得不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周边安全形势,采取"缓美抑边"之对策,即在维护国家主权与核心利益的前提下,缓和对美关系,同时坚决回击个别国家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挑衅。中美之间的安全博弈虽有所加剧,但主客观条件决定了中美之间不会爆发新冷战,中美两国终将走出大国博弈的安全困境。此轮中美安全博弈对当今国际安全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它导致中国战略西向,积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在亚太国际安全格局中的地位有所上升;美国可能陷于东西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美国在国际安全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下降;大国安全博弈中心西移,国际安全格局呈现某种"西升东降"之态势。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0月8-12日,中国国际关系期刊研究会(筹)和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闽南师范大学在福建厦门、漳州共同举办了"中国国际关系期刊研究会成立大会暨期刊视角: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研究"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与挑战""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7月18日,由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系主办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法治问题研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人大、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北京市国家安全法学研究会、上海市国家安全法研究中心、国家安全工作研究所、重庆国家安全研究会、云南省文化交流中心、内蒙古国家安全法治研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于2011年8月9日举办了题为"中国‘走出去’战略十年回顾:成就与挑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  相似文献   

19.
正一《指数》的联合发布《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2016》(IISSA)本指数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ISS)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数据国际关系研究中心(IBDIR)联合研发,并于2016年7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安全外交:领土冲突与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正式发布。二"安全"的态势感知通常,"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及其所建立的社会体制和  相似文献   

20.
张望 《国际安全研究》2021,39(2):86-106
日本的对华外交深受国际体系和中美日三角关系的影响。由于中美两个大国在全球层面的战略竞争加剧,以2017年为分水岭,第二次安倍内阁领导下的日本的整体对华外交政策经历了从"战略制衡"向"战术避险"方向的转变。在2017年以前,日本为了联美对华实施"战略制衡",在外交方面,以"印太战略"孤立中国;在安全方面,加强岛屿防卫能力和强化日美同盟;在经济方面,大力支持"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对"一带一路"倡议持冷淡态度。在2017年以后,在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大的情况下,安倍领导下的日本对华实施"战术避险"。在外交方面,加强印太战略的开放性、领导人互访和对华自制;在安全方面,继续强化国防上的内部制衡;在经济方面,有条件地认同"一带一路"倡议并对华展开第三方市场合作。展望未来,令和时代的日本将是一个拥有部分战略自主的中等强国,在日美同盟框架下维持与中国有距离的交往,力图在瞬息万变的国际政治角力中实现日本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