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05年9月2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了欧盟提出的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决议。该决议以"违规"为由向伊朗发出威胁:"必要时将其核问题报告联合国安理会"。伊朗称该决议是"带有政治目的、非法的和不合理的",并将以威胁对"威胁"。一、伊朗新政府核外交的"强硬"变化新一轮伊核危机,伊朗为始作俑者,起因是内贾德新政府在核外交上的强硬变化。2005年6月24日伊朗人民抛弃"众望所归"  相似文献   

2.
国际原子能机构决定把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后,伊朗核问题骤然紧张起来。各种媒体不时传出消息,美国的军事战略家正在拟订军事打击伊朗的计划。但专家们几乎一致地认为: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来看,美国尚不会选择军事手段。  相似文献   

3.
王南 《亚非纵横》2011,(6):28-32
11月8日,备受世人关注的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告,并首次指出伊朗可能正在进行秘密核武器实验。尽管报告内容似乎“印证”了以色列、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此前对伊朗的指责,但是,目前这些国家对于报告的反应大都比较谨慎,与此前咄咄逼人的态势相比,声调明显有所降低,那么,导致伊朗核问题的原因何在?伊朗核问题为何会走到今天这般地步?以色列、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为什么与伊朗如此纠结,特别是与伊朗核计划过不去?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做一分析,力求还原事情真相。  相似文献   

4.
美国发表伊朗核评估报告与伊核问题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情报部门2007年12月3日公布的伊朗核评估报告既是美国根据其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变化而进行的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也是美国对外战略由新保守主义向传统现实主义路线回归的重要表现.该报告的出台使伊朗核问题面临三种变化前景:一是增大了国际舆论对美伊朗核政策的质疑,导致美国以军事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的难度增大、可能性大大降低,但这种可能性目前尚不能排除;二是报告的某些条款为美国继续对伊朗施压提供了借口,伊朗核问题难以走出僵局;当然,也存在美国和伊朗以报告出台为契机相互妥协的第三种可能性.鉴于伊朗对美国民主党上台改变布什政府僵硬的对伊政策有所期待、因而存在拖以待变的心理,伊朗核问题在布什政府下台前取得突破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召开紧急会议以27票支持、3票反对和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美欧提出的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决议要求伊朗采取一系列重建国际社会信心的步骤,包括全面恢复暂停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重新考虑不要建造重水试验反应堆,尽早批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等。对此,伊朗反应强烈,宣布全面恢复铀浓缩活动以示回应,决定撕毁此前与IAEA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并拒绝允许联合国对其核工厂及浓缩铀设施进行核查,伊核问题进一步恶化。为了加强对伊核问题发展的研究,我编辑部于2006年2月10日召开研讨会,请有关学者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人员的发言整理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大事综览     
2006年2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国际原子能机构决定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35个成员以27票支持、3票反对和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欧盟提出的一项议案,决定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中国投了赞成票.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召开紧急会议以27票支持、3票反对和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美欧提出的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决议要求伊朗采取一系列重建国际社会信心的步骤,包括全面恢复暂停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重新考虑不要建造重水试验反应堆,尽早批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等。对此,伊朗反应强烈,宣布全面恢复铀浓缩活动以示回应,决定撕毁此前与IAEA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并拒绝允许联合国对其核工厂及浓缩铀设施进行核查,伊核问题进一步恶化。为了加强对伊核问题发展的研究,我编辑部于2006年2月10日召开研讨会,请有关学者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人员的发言整理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孙逊 《和平与发展》2012,(2):49-53,71,72
2011年11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报告认为,伊朗核计划可能具有军事用途,使伊朗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伊朗核问题实质上是美国与伊朗围绕各自的国家战略目标进行的战略博弈,双方从战略互信的缺失发展到战略疑虑的加剧。新一轮伊朗核问题与当前复杂的中东局势交织在一起,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尽管目前的伊核问题形势复杂,但对相关各方来说,通过和平手段解决矛盾与冲突仍是最可行、也是最现实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2002年8月,伊朗反对派组织向媒体公开披露了伊朗正在秘密建造两座核设施后,美国认为伊朗的核计划就是发展核武器,伊朗发展核武器肯定会造成核扩散。因此,美国采取各种措施打压伊朗,企图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在美国的压力下,2003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进行了五次核查,2006年至2007年联合国先后通过了“1696”号决议、“1737”号决议和“1747”号决议,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工作,美国国务卿赖斯在各种场合声称“不排除动用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面对美国和西方世界的打压和力量的极端不对称性,伊朗全面分析了自己优势和短处,综合施策,巧妙运用战略战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己的战略压力,维护了国家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以来,伊朗核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美国出于防止出现地区主导性大国挑战美在中东的核心利益,主张以遏制、制裁甚至军事打击、政权更迭的方式迫使伊朗弃核;土耳其则出于伊朗问题是否会在土及周边引发战争以及土伊经济关系的考量,与美在解决伊核问题的目标、方式上存在分歧。然而,美土不会因伊核问题上的分歧而从根本上动摇它们之间的盟友关系,况且土也绝不希望伊朗拥有核武器而打破中东地区大国平衡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美国推动发起对伊朗的制裁没有取得实质收效,伊核问题处于僵持之中。伊核问题其实是美国和伊朗手中相互较量、相互施压的一张牌,伊核问题的持续紧张主要责任在布什政府。今后几个月,布什政府难以在伊核问题上做出战略调整,伊朗则力图以拖待变,等待下届美国政府上台后调整政策,缓和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12.
美伊交恶已久,近来因伊朗核开发问题更是剑拔弩张。然而,伊朗核问题和平解决的可能性依旧存在,其中有美国中东政策的重点是否转移、伊朗利用核能的界限是否突破、国际社会的牵制作用以及美伊仍有互相妥协的余地等因素。但如果伊朗不能适时调整强硬政策,美国对伊动武的可能就会增大。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后中东地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美国的压力下,利比亚于2003年12月宣布自愿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接受国际核查.2003年8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宣布在伊朗检测到浓缩铀痕迹,伊朗核问题凸显.目前,有关伊朗核问题的斗争仍在继续.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惟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由于以色列在核问题上坚持强硬立场,中东地区建立"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14.
阿拉伯国家对伊朗核问题极其关注,但伊朗核问题主要是作为一个国际性问题而非地区性问题在国际层面予以协调。无论是最初的欧盟三国还是随后的P5+1①与伊朗的协商,阿拉伯邻国均未直接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前总干事巴拉迪对这一现象感到吃惊,并呼吁阿拉伯国家参与解决伊朗核问题。②阿拉伯国家缺席伊朗核问题多边协商具有特定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并将对伊朗核问题的走向产生特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岳汉景 《西亚非洲》2006,24(6):18-23
内容提要伊朗核计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自始就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帮助。70年代前、中期,伊朗核计划受到了美国等国家的“呵护”,因此,没有成“问题”。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伊朗同美国及以色列等国的关系降至“冰点”,伊朗核计划逐渐向“问题”方向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一超”独大。9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总体是防范、遏制非敌、非友的潜在战略竞争对手,等等。乔治·沃克·布什上台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受到九一一事件的影响,变得更具进攻性,将追求“绝对安全”突出到战略高度。在措施上,布什公开把伊朗等国作为重要“关注国”。近年来,伊朗核计划快速推进,随之伊朗“核问题”亦逐步“危机”化。美国在核问题上的双重乃至多重标准表明,伊朗核问题的本质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 11月 8日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表决通过了关于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的新决议 ,即第 14 41号决议。该决议是美英两国应俄罗斯、法国和中国的要求 ,在对原决议草案进行修改后提交安理会讨论通过的。第 14 41号决议强化了对伊拉克武器核查机制 ,同时也为阻止美国单方面对伊动武、维护以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系 ,以及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决议要点如下 :———尊重伊拉克、科威特及其邻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对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阿盟及其秘书长穆萨在有关问题上进行的努力表示赞赏。———敦促伊…  相似文献   

17.
大事综览     
2003年2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鲍威尔向安理会提交伊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新证据。5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拉克问题举行的公开会议上通报了有关伊拉克拒绝与武器核查人员合作、有计划地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与恐怖组织勾结的证据。12个安理会成员国的外长和副外长、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联合国监核会主席布利克斯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出席了会议,伊拉克常驻联合国代表  相似文献   

18.
伊朗研发核技术的决心(包括能力)与美欧阻遏伊朗拥核的立场严重对立。美国不能容忍伊朗拥核坐大,但能够采取的手段有限,而伊朗问题又涉及诸多大国利益。伊朗核问题将使中东局势乃至大国关系更加复杂,包括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2002年伊朗核问题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以来,英、法、德代表欧盟积极介入由此引发的伊核危机,主张通过对话与谈判解决争端,并在实际操作中多次化解危局,从而在伊核问题处理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欧盟与伊朗于2003年10月和2004年11月先后就核问题达成了两个协议。今年8月,欧盟又向伊方提交了新的一揽子核谈建议,为欧伊之间就解决伊核问题留下了富有成果的记录。现将欧盟对伊核问题的3个文件作一介绍:一、德黑兰联合声明2003年10月21日,英、法、德3国外长应伊朗政府邀请前往德黑兰,就核问题举行紧急磋商,双方达成协议,并发表《联合声明》…  相似文献   

20.
当前伊朗核危机透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今年4月以来,因伊朗与欧盟双方围绕去年达成的巴黎协议争执不下,伊多次威胁将恢复浓缩铀活动,而欧盟则警告若此将把伊核问题提交安理会讨论,伊朗核危机再次爆发。5月25日,英法德三国外长和伊朗代表在日内瓦举行紧急谈判,欧盟承诺将于7月底前拿出与伊谈判的一揽子新建议,并支持伊加入世贸组织,伊朗也表示在此期间将继续暂停恢复浓缩铀活动,这样危机又一次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