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东北亚是世界上几个主要大国的利益交汇地,又曾经是冷战的前沿阵地,因此,各大国之间关系的变化、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环境的变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世界的多极化趋势,都将对东北亚地区国际秩序的重构产生重大影响.东北亚国际秩序的重构必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从冷战后东北亚地区各大国的利益博弈来看,未来东北亚地区新国际秩序必将建立在平衡各方力量、兼顾各国利益、建立约束机制和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老挝外交政策表现出四个特点:由政治外交转向经济外交;重点发展与越南、中国等传统友好国家的关系;从地缘政治考虑,参与并扩大与东盟各国的合作;转向"全方位外交",增进与各大国的交往。今后老挝外交政策将围绕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安全维护、地位提升等方面展开,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安倍上台后,大力推行"主张型外交"。从战略层面看,"主张型外交"的政策出发点是追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扩大国际影响,意在表明日本不甘居于二战后长期形成的国际政治地位,要让世界听到日本的声音和主张。从政策层面看,"主张型外交"旨在改变对美"一边倒"模式,增强日本外交政策的感召力,突出安倍外交特色,其中也有对华牵制成分。日本外交的新变化体现出一定的创新和改革思想,与日本对国际形势判断以及安倍本人的保守理念有关。但是,"主张型外交"过分突出价值观因素,与地区一体化的大趋势相悖,而且具有很大的政策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面临一次战略机遇,将昔日的对手俄罗斯转变为合作伙伴;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也曾面临过类似的机遇:将欧洲最大的战争机器德国转变成盟友。美国对俄罗斯与联邦德国实施的经济战略后果迥然不同。冷战后,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战略是失败的,它让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日益疏远;而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对联邦德国的经济战略则取得了成功,将往日的对手转变成了盟友。本文试图指出: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在俄罗斯转型问题上实施了消极的对外经济战略,既没有减免俄罗斯背负的债务负担,也没及时有效地提供援助。俄罗斯的经济困境导致了其国内政治困局,也使得俄罗斯民众和精英对西方国家的认知越来越负面,美国失去了一个可能的合作伙伴。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协助昔日的对手德国进行经济重建,并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进行大规模的国际援助。这样的经济战略最终也惠及美国。因此,即便是相互竞争的国家,国家利益也存在关联性。随着当代世界安全结构的变迁,大国的利益半径在扩大,关联利益日趋明显。要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就需要关照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5.
作为亚洲大国和美国的盟国,日本的南海政策对南海地区局势有较大影响力。梳理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日本的南海政策演变的历程及其特点,将有利于我国对周边地缘政治安全环境的变化进行准确预判和有效应对,为维护我国的南海主权利益及国家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经济强国”地位的进一步巩固,日本充当“世界政治大国”的欲望迅速膨胀。受此影响,日本对非外交也由冷战时期单纯强调经贸利益转向全面介入,不断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渗透力度,以求全面扩大在非洲的影响力。日本对非外交的“新重商主义”特征有所淡化,而“大国外交”意识则迅速增强。  相似文献   

7.
二战结束后,美国北极战略经历了从冷战时期的雏形阶段,到后冷战时期前20年的成型阶段,以及奥巴马时期的确立,并伴之特朗普时期的新发展阶段变化。本文认为二战后美国北极战略的三阶段变化,不仅源于北极地区自然环境和政治安全环境的变化,更源于不同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变化;而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变化,则基于国际政治变化导致美国对国家安全威胁认知和判断的变化。通过研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北极战略,本文认为不同阶段的美国北极战略具有各自不同的鲜明特点,包括第一阶段因美苏争霸需要而呈现军事化的特点、第二阶段因冷战结束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而呈现出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的特点、第三阶段因强调地缘政治博弈甚或大国竞争而呈现“回归”传统安全乃至军事化的特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拜登政府国家安全战略兼具“回归”国际合作和“延续”大国竞争的双重特点,美国北极战略因而呈现出既寻求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又继续军事化乃至“高边疆化”的双重特点。  相似文献   

8.
后冷战时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东北亚政治经济生态分裂的局面似乎并不比冷战时期有多大的改观。尽管经济发展与经济合作进行的如火如荼,但地区总体政治与安全合作则停滞不前,甚至经常出现严重的冲突事件。从结构性权力的角度来看,东北亚的这种政治经济生态特征源于相关国家对该地区权力结构变迁背景下的战略回应。政治意愿的疏离或相悖,经济利益联系增多必然导致的竞争,催生出东北亚独特的政治经济生态——政冷经热,人们所期待的东亚一体化乃至东亚共同体仍是一个美好的憧憬。若要改变这种局面,除非东北亚地区和区域外大国领导人真正拥有全新的战略思维,以超越历史积怨的未来视野、超越冷战思维的战略智慧和超越自我的勇敢和自信来应对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东北亚权力结构变迁,否则别无出路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直至冷战结束,"中东欧"的称谓经历了概念混乱到复原的历史变迁.大国逐鹿欧洲大陆,中东欧是其主要争夺对象.这些国家在夹缝中左右为难,同时也能左右逢源.在关俄争夺中,中东欧国家普遍弃俄投美,以求得安全保障.这些国家对美国和欧盟各有所图,即"军事安全上靠美国,经济上靠欧盟",在美欧争执时它们往往支持美国而得罪欧盟,有的甚至借美压欧,自己坐大.欧俄关系发展相对平稳,双方的摩擦大多与中东欧有关,俄以能源为武器整治这些国家,达到了"敲山震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欧洲正在成为全球政治、经济、安全博弈的焦点。随着新兴国家的群体崛起,国际格局力量对比正在经历持续且深刻的调整,中欧大国的安全博弈也随之呈现出新的常态。相应地,如何准确把握中欧大国关系中安全博弈的新常态以及中欧博弈对国际安全格局走向的影响,并加以前瞻性应对,是中国外交在保障国际安全以及维持未来大国协调进程中必须考量的问题。中国和欧洲在大国安全关系持续协调中的"软博弈"(即国际安全的规范与价值的持续碰撞)与角色互换进程中的"硬摩擦"(即中国与欧洲在世界主导权结构中地位与角色的升降变化),共同构成了国际战略格局转型期中欧安全博弈的新常态。理解中欧大国博弈新常态之于国际安全研究则需要透过"‘相互依存式主导权’视阈下的国际社会化"这个两者结合的理论棱镜。在安全领域,中国对欧洲的外交也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应当引导中欧关系进入国际安全规范重塑和机制建设进程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刘江永 《东北亚论坛》2020,(3):3-16,127
在世界大变局中,战后国际格局重大变化的主要标志是“世界老二”易位。苏联、日本皆不例外;21世纪以来欧盟也由盛转衰。未来国际格局可能有三种前景:1.中美两极对抗体制;2.中美竞争合作的“两极多元体制”;3.世界各大力量多元并存,构建多元一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要看世界潮流是走向和平多边主义还是暴力多边主义。中国实现伟大复兴后的战略选择是“济弱扶倾”,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安全做贡献。日本面临的战略选择是:继续在《日本国宪法》下走和平发展道路,还是修改宪法,成为“能战国家”的一员,加入暴力强权的多边主义?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与国际协调,还是搞排他经济集团,远交近攻,以中国为竞争对手?利用中美对立从中渔利,还是促进中美协调而避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妥善处理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归属认知争议和台湾问题,还是重走历史老路?囿于冷战思维和传统权力政治的现实主义决策逻辑,同中国搞战略对抗,还是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安全观,与中国加强合作?这些战略选择将关乎未来30年的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12.
To account for variance in great powers responses to threat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peacefuln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since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his article elucidates a theory which refines and synthesizes economic liberal perspectives and realist balance of power theory. I argue that different patterns and levels of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in the great power system generate societal-based economic constraints on, or incentives for, state leaders of status quo powers hoping to mobilize economic resources and political support to oppose perceived threats. This mobilization process influences strongly the preferences of status quo powers, other states beliefs about those preference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signals in balance of power politics. In this way, economic ties influence the strategies great powers pursue. Firm balancing policies conducive to peace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re most likely, I then hypothesize, when there are extensive economic ties among status quo powers and few or no such links between them and perceived threatening powers. When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is not significant between status quo powers or if status quo powers have strong economic links with threatening powers, weaker balancing postures and conciliatory policies by status quo powers, and aggression by aspiring revisionist powers, are more likely. I then illustrate how these hypotheses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anco-Russian alliance of the 1890s and its effectiveness as a deterrent of Germany up to 1905, British ambivalence toward Germany from 1906 to the First World War, the weakness of British, French, Soviet, and American behavior toward Germany in the 1930s and World War II, and the American and European responses to the Soviet threat, including the NATO alliance, and the "long peace" of the post-1945 era.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为维护通过战争获取的胜利果实,斯大林奉行大国合作战略。在围绕被解放欧洲国家未来命运问题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斯大林以许诺"自由选举"换取了英美对苏联提出的"联合政府"建议的赞同。反法西斯大国合作是联合政府体制存在外部条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把人民民主制度看成是长期的当时还未用尽其积极潜力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战后以来,强大经济实力始终是美国霸权政治的基础,金融则扮演了美国经济"晴雨表"的角色。2007年后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削弱了美国霸权的经济"实力",使美国霸权战略不得不进行一系列调整:在经济领域,奥巴马政府实施了经济优先战略,推动美国霸权战略的"国内化"转向,力图夯实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霸主基础;在国际政治领域,加速推进"转型外交"进程,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协作;在军事领域,采取相对收缩的军事战略,适时调整海外军事布局,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5.
Mark L. Haas 《安全研究》2014,23(4):715-753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nternational effects of a variable that has yet to be studied in a systematic manner i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iterature: the number of prominent, distinct ideological groups that are present in a particular system, which is a variable that I label “ideological polarity.” My basic argument is that systems in which the great powers are divided into one, two, or three or more ideological groups (or “ideological unipolarity,” “ideological bipolarity,” or “ideological multipolarity,” respectively) have very different dynamics, including major variations in overall threat perceptions among the great powers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balancing process against perceived dangers. The effects of ideological polarity explain key outcomes that analyses based on power polarity cannot. I test the argument by examining great power relations in two cases: the decades after the Napoleonic Wars and the years leading up to the Second World War. Both periods were multipolar in terms of power but varied in terms of ideological polarity. The result was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states’ core security policies for reasons consistent with the argument.  相似文献   

16.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体系正经历着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地缘政治变动。后危机时代,国际体系将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新兴大国群体崛起,传统大国趋向衰落,国际战略力量分化重组,多极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中美力量对比发生此消彼长的重大变化,中美关系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大国关系趋向缓和,全球和地区地缘对抗色彩淡化;国际秩序酝酿结构性调整,中国面临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advances a theoretically inform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ld politics, democracy and social movements. The pivot of the discussion is the concept of a global democratic structure. The global democratic structure is rooted in changes taking place after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but has become globally dominant only afte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The global democratic structure is undergirded by powerful politic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interests.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it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social critique and change. This potential is exemplified through a discussion of the role of social movements in world politics. Social movements are influential through discursive means. The article offers a number of propositions about the conditions for social movement success and failure in the global democratic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8.
世界新格局与国际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纪之交,世界正处于向新格局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冷战后国际形势和国际安全环境的巨变,与冷战时期截然不同的新安全观应运而生。国际普遍安全的目标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与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国际社会须共同努力建立基于新安全观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安全合作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对东南亚安全合作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就我国在东南亚安全合作背景下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对策,认为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的大国应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主动融入和积极推动地区安全合作的发展,为新时期我国国家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中间地带”:和谐世界的枢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缘政治学说发端于西方国家对地区和全球权力的争夺。在这种学说的发展过程中,著名的地缘政治学者麦金德提出了"心脏地带"理论,斯皮克曼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其间还有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的"生存空间"理论。在西方大国眼中,上述地区都是各自在世界权力竞技场中获得主动地位所必须加以控制的地区,从而导致了大国之间激烈的和长期的地缘政治斗争,世界性的战争和不稳定多由此而生。在笔者看来,这些或在地理上处在大国之间,或在政治上处在大国的强烈关注之下的"被争夺"地区应被称为"中间地带"。"中间地带"是国际政治中的力量凹陷地区,其产生的原因、展示出来的特征以及呈现出的意义都对认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内在本质具有独特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