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尹锡南 《东南亚》2015,(1):73-79,109,110
近代以来,印度人的中国观发生了多次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印关系曲折发展的历史真实。1959年前后,印度人的中国观开始发生第一次转变,近年来又开始发生第二次转变。印度人的中国观,主色调从近代的朦胧与美好发展到现在的多元认知,变化是显著的。印度人中国观的变化,对中印关系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面对当前中印之间存在的"信任赤字"或"认知失衡"等严峻问题,双方应以加强人文交流、学术合作等方式,消除相互认知中的各种误区,培育新型的中印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2.
谭中 《东南亚》2009,(1):72-78
“中印学”(中印研究)应该根据季羡林“天造地设”的话深刻认识中印之间的特殊关系,深入研究中印文化交流使得中国大变样的具体细节,使这一历史成为“地缘文明范式”典型,可以成为今后发展中印关系的指南。  相似文献   

3.
中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两国交往历史上的重大事件。2005年4月9-12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应邀访印,最重要的成果是与印方签署了联合声明,确定建立中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中印关系提升到战略合作伙伴的高度,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11月20-2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进一步巩固和促进了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吴永年 《东南亚》2012,(2):52-57
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简明扼要地论述了中印关系中的文化因素。印度提出的“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扩大共同的价值观”,与中国一贯倡导的和平发展的理念是相同的。同时,从“中印大同”“CHINDIA”这个视角,深入地探讨“中印大同”“CHINDIA”及中印关系发展的启示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印度对华安全认知与政策选择:印度教民族主义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背景下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将中国共产党及其执政下的中国妖魔化,污蔑其对印度构成安全威胁。中印边界战争加剧了印度民族主义势力的安全担忧。在狭隘民族主义思维作用下,印度英文媒体不断散布"中国威胁论",对中国及中印关系进行大量负面报道,在印度社会掀起持续的反华逆流。囿于对华安全上的认知偏见和国内政治中的民粹主义风气,印度人民党以"中国威胁"为由对华持强硬立场,对印度的对华安全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致使中印关系遭受挫折。  相似文献   

6.
中印两国关系的性质、状态和价值取向在过去60年中不断地变迁。本文主要从中国的角度来论证中国对印度战略定位的变迁及其背景,以管窥中印关系史的全貌。此外,还探讨中印加强面向未来的务实合作的若干共同基础以及推动中印关系向前发展的若干要点,包括坦然正视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出现的分歧、客观理解“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定性、以平和宽容的心态看待对方的发展壮大、营造平衡且负责任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印两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不断进步和政治相对稳定,中国和印度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一方面,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内容正不断得到充实,另一方面,中印关系的发展已具有全球和战略意义。近年来对中印关系的研究正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一大热点。本文主要为冷战后中印关系研究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包括研究意义和价值、研究框架和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种思路和启发。  相似文献   

8.
2011年中印交流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中印交流情况较为复杂。尽管出现印度高调介入南海争端、大力推进"东向"政策以反制中国的异常现象,但双方的常规交流也在有序多样、平稳推进。这说明印度要发展经济、反制中国、争当大国的战略需求与中国崛起势头发生碰撞,致使两国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也说明良好的历史积淀和相互依存的现实利益,是中印关系平稳发展的基石。未来中印关系是以合作还是对抗为主,关键在于彼此如何看待对方。中印宜以包容精神发掘经营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加强合作、拒绝对抗、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印度的货物往来历史悠久,近几年随着中印关系不断发展,中印货物贸易往来也呈现出了更紧密的状态。文章从近十年的中印货物贸易数据中分析两国货物贸易变化发展的特征,并以市场发展为依据展望贸易发展趋势,为中印经贸关系发展提供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尹锡南 《东南亚》2010,(1):76-80
20世纪以来,印度汉学界对中国文学和历史的研究呈现了如下特点,在文学研究方面,论文多专著少,重现当代文学轻古代文学等。在历史研究方面,印度学者最初主要围绕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史展开论述。随着时间推移,印度学界开始撰写通史或断代史性质的中国历史著作,他们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对于中国当代热点问题也进行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11.
印度战略崛起与中印关系:问题、趋势与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的战略崛起在对地区及全球战略格局产生深远意义的同时,也将对中国和中印战略关系产生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中印建交60周年再次突出了一个双方共同关心的连贯话题:中印两国能否以可信的方式建立并发展稳固、健康的伙伴关系,协调各自利益冲突,增进共同利益,促进地区及全球的安全与发展。向这一目标努力,首先需增强战略互信和扩大合作领域,真正实现战略互动的机制化,提高相互政策的可预测性,积极应对包括边界争端与地缘战略目标冲突在内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谭中 《南亚研究季刊》2011,(1):89-95,114
现代印度的中国研究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18年至1962年期间,印度对中国的研究多从文化、睦邻的角度进行。1962年至今,由于中印边境战争,印度政府与民间对中国有所敌意,但其研究却超越了"地缘政治范式"规律而折射出中印两大文明长期文化交流的历史,体现了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所说的印度永远不和中国为敌的宽宏态度。未来,当今从事中国研究的印度学者越来越多是1962年以后出生的、懂中文、熟悉中国情况、参加到与中国学者交流行列的年轻人,他们在中印两国在全球舞台上如日方升的大环境下正在策划印度的中国研究如何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印度是目前与我国存在领土争议面积最大的周边国家 ,边界问题是影响中印关系发展的最难解的死结。就其起源看 ,它不仅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而且其中还包含着复杂的地缘因素。独立前英国的南亚次大陆地缘战略及印度独立后的陆上防御战略 ,都在边界纠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主要从地缘的视角来阐释一下中印边界问题。  相似文献   

14.
New Delhi has been grappling with the challenge of China's rapid rise for some time now. Even as they sign loftily worded documents year after year, the distrust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is actually growing at an alarming rate. True,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bilateral political as well as socio-cultural exchanges are at an all time high; China is India's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Yet this cooperation has done little to assuage each country's concerns about the other's intentions. The two sides are locked in a classic security dilemma, where any action taken by one is immediately interpreted by the other as a threat to its interest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trajectory of contemporary Sino-Indian relations from India's perspective and argues that a troubled history coupled with the structural uncertainties engendered by their simultaneous rise is propelling the two Asian giants into a trajectory that they might find rather difficult to navigate in the coming years. This i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India's changing approach towards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recent rise, not a theoretical exposition of the issue.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交流史是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中的重要部分。本文对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史中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论述.以体现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丰富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尼赫鲁曾经在他的代表作<印度的发现>中对中国文化作过多方面的专门论述,他对中国文化有一种亲切之感.他还探讨了中印文化交流的问题.尼赫鲁晚年对中国文化的疏远来自于印度现实政治发展与国际政治局势的制约.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谷俊  杨文武 《南亚研究季刊》2011,(1):102-108,114
同属于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印两国,自古以来就有文化和教育往来的传统。近年来,随着中印两国高层频繁互访,经贸往来关系不断发展,民间交往更加深入。在印度"汉语热"悄然兴起之际,研究印度汉语教学发展状况,探究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印度汉语教学的对策建议,为促进中印教育文化交流、增进互信和发展中印两国友好关系,传播中华文明和拓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中印关系进入良性互动的局面。文章鉴于中(云南)印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推进已经触及到双方地缘政治关系的问题,即地缘政治已经成为中印区域经济合作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在地缘政治关系下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来化解地缘政治障碍,保障中(云南)印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运行,是急待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这样的现实,从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化的必要性、原则、目标及其合作的动力机制等方面的阐释,构建了地缘政治关系下云南与印度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valuates the source of instability and stability in the India-Pakistan dyad and the Sino-Indian dyad. Challenging the dominant thesis that “means determine ends,” the article posits that the use of force by Pakistan renders the India-Pakistan relationship unstable, whereas the Sino-Indian relationship is significantly more stable 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force. The difference in the state of stability in both dyads is because the weaker state, Pakistan in its conflict with India has failed to accept the verdict of its military defeats. This failure to internalize irreversible military outcomes makes Pakistan particularly susceptible to employing forcible solutions to settle its dispute with India over Kashmir. The reality reverses in the Sino-Indian territorial dispute, in that India has implicitly accepted its military loss against China in 1962 and charted a diplomatic pathway in resolving the boundary dispute.  相似文献   

20.
牛鸿斌 《东南亚》2009,(2):53-59
本文分三个部分,分别阐述公元7世纪前、后以及近代中国云南与印度经济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文章认为西南丝绸之路的形成带来了云南及西南地区与印度间第一个贸易高峰,唐宋以后则表现为文化交流与经贸往来的互动,至近代再次出现以棉纱和生丝为代表的贸易高峰。云南与印度的经贸往来是中印交流史上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