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苏联解体在加速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同时,也刺激了俄语的发展变化.俄语原有的变化趋势明显加强,新的趋势骤然产生,形成一股改变语言面貌的强风。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俄语的地位一落千丈,俄罗斯所面临的语言安全问题——俄语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作为一种非传统安全,俄语安全与俄罗斯在其国内外的战略利益休戚相关。目前俄罗斯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应对俄语安全的积极措施,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维护俄罗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高民族素养以及促进社会整体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世界上其他多民族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和推广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俄语在中亚的地位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中亚各国独立后,纷纷采取带有"去俄罗斯化"倾向的语言政策,使得俄语在中亚各国的地位边缘化,俄语的地位迅速衰落。作为中亚五国之一的乌兹别克斯坦,俄语在该国的地位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独立前的苏联时期俄语享有特殊地位,使用范围广,独立后俄语从法律上被降为族际交际语,使用范围大幅下降。本文不仅详细介绍了俄语在该国的地位变迁,还分析了其深层的原因,并展望了俄语地位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4.
长篇小说《废置的舞台》于1994年获得俄语布克奖,该书是俄罗斯著名诗人布拉特·奥库贾瓦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的苏联社会历史所进行的自传性的书写。小说中运用了假定性与真实性相结合、叙事聚焦的转换和空间对比中的陌生化等叙事手法,表现出作家对苏联时期乌托邦的解构、对苏联历史的独特反思以及对超越一切时尚潮流的自由与心灵价值的终极追求的叙事格调。  相似文献   

5.
苏联成立后,没有建立将俄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进行推广的法律框架,但在具体实践中却逐渐强化了俄语作为通用语的推广力度,并将推广俄语与构建"苏联人民"联系起来。由于没有辩证地区分语言的身份标志作用与交流作用,因而引起了一些非俄罗斯加盟共和国民族主义情绪的反弹。上述失误使原苏联语言政策未能有效发挥对国家认同应有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1958年到1964年,苏联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掀起了一场苏联战后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大规模反宗教运动,它不仅改变了苏联社会此前逐步走向正常化的政教关系,还以激烈的形式震动了整个苏联社会,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苏联共产党、国家和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浅析冷战时期的印苏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早在独立前,印度国大党领导人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就曾访问苏联,并对苏联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深有感触,但同时也意识到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给苏联社会政治造成的弊端。尼赫鲁也曾置身于英国这样的西方社会,亲自目睹西方国家周期发生的经济危机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  相似文献   

8.
布里亚特语本是蒙古语的一个方言分支。在苏维埃时期 它形成了自己的标准语。其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开始阶段,向独立的方言文字发展的阶段和标准语的形成阶段。苏联解体后里亚特语与俄语一起成为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国语。  相似文献   

9.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原来作为苏联文学主体的俄罗斯文学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学界涌现出许多新人,文学创作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中期,面对着苏联模式显露出来的弊端,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和广大知识分子也开始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由于对待苏联模式的态度不同,这两种探索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最终的结果,不仅是以捍卫斯大林和苏联模式为基本出发点的探索大获全胜,而试图从根本上改变苏联模式者惨遭失败,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20多年中苏联模式以更加强化的形式主导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另外,苏联模式在中国的强化也是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苏联的“罗名制”,从产生到最终被取消,其间经历了将近70年。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苏联政治生活中的权力逐渐集中相一致的,其形成和确立又是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确立同步的。实际上,苏联的“罗名制”就是斯大林模式的一部分。苏联“罗名制,,的特点既有斯大林模式的共性内容,也有其独特的方面。“罗名制”的形成与确立并被固定化,给苏联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可以说,虽然苏共解散、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罗名制”所带来的社会消极后果无疑也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苏联东欧社会变迁的实证分析,从社会结构分层的视角探索苏东社会转型的原因及过程。首先,高度工业化与城市化所导致的城乡社会结构的改变,是苏联东欧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这是它与东亚、拉美等国或地区的社会转型具有深层关联性的一面。而农民迁移到城市的结构性流动所产生的复杂流动机制和分层机制,对苏东社会转型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和冲击。苏东社会的中间阶层,其价值观、社会功能和政治态度对激进的制度转型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次,先是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发生转变,即由农民向城市工人的阶级分层发生变化,然后才是表层的社会结构发生转变,即在市场化背景下,苏东社会的阶层分层因利益多元化而发生分化。苏东社会结构转型的具体过程明显地分为这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以色列政府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愈加趋于保守,这与世界各方为巴以和平的努力背道而驰。本文试图从人口政治学的角度探讨以色列社会"向右转"的原因。自苏联解体后,大批移民从原苏联地区进入以色列,给后者的社会、政治结构带来了根本变化,成为右翼政府的社会基础。令人更不安的是,苏联移民的相当一部分后代子女在以色列这个"大熔炉"中,依然保留了政治上的保守特征。这与俄语在以色列作为媒体主要语言之一有着直接联系。它将使以色列右翼政府持久存在,也将增大巴以和平进程的成功难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俄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近几十年来,我国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俄语教学方法,如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交际教学法等。但在我国的俄语教学课堂上,这些教学法或者经过了修改,或者根本不是原来的方法,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结合我国俄语教学的这种现状,依据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理论,探讨和分析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俄语教学方法,即任务型俄语教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俄语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俄语人才。  相似文献   

15.
苏联的演变和解体,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关于苏联演变和解体的原因,许多学者一致认为,必须进行综合分析,即既要看到内因,也要看到外因;既要看到经济因素,也要看到政治因素,以及理论、思想、外交、民族、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但是,苏联垮台的根本原因或关键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对此,学者们就众说纷纭了。  相似文献   

16.
巴基斯坦与中亚国家关系初析王鸿余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联军队撤离阿富汗,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巴基斯坦不再是抵御苏联南下的前线国家,战略地位急剧下降。1990年美国借口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根据《普雷斯勒修正案》对巴实行制裁,...  相似文献   

17.
苏联解体与美国的文化渗透存在着因果关系。在思想源头上推行意识形态弱化论、在文化源头上动摇传统俄语语言规范、在学术研究上推动全球化理论问题研究热潮、在大众生活领域抢占文化生活空间、在国家政治策略上实施非暴力政权更迭战略,是美国对苏联文化渗透的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其突出特点是形式温和、手段细腻、影响广泛、过程持久、途径便捷、外呼内应。  相似文献   

18.
时间匆匆,苏联剧变已有10年。这些年来,国内外从事苏联问题研究的学者,对20世纪历史上这一最重大事件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人们苦思冥想,辛勤探索,想要悟出个究竟。特别是从1996年我国领导人一再提出要研究苏联剧变深层次原因之后,学者们在拓宽研究视角的同时更多地把精力集中在探索苏联剧变的主导因素问题上。我早在1989年8月,当波兰等六个东欧国家发生剧变后就提出,这些国家剧变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就是说,斯大林模式弊病太多,历次改革又遭失败,从而到后来,这种体制走入死胡同,失去了动力机制。后来,我一直从体制这个角度研究苏联剧变原因。  相似文献   

19.
俄语动词体不仅是教学、学习、使用及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其重点及难点集中反映在俄语动词体的使用中。鉴于此,我们对大学俄语专业学生在动词体的使用中受汉语和英语以及俄语本身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为俄语动词体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一个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以来,作为俄罗斯国家语言和官方语言的俄语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挑战甚至危机。对此,俄罗斯近年来开展起比较广泛的讨论与关注。同时,俄罗斯政府采取多项积极措施,巩固俄语在国内外的地位,促进其自身发展与对外传播,并以此增强俄罗斯人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进而努力提升俄罗斯民族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