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 ,平均海拔 30 0 0m。全省面积72万km2 ,有天然草地 30 0 0万hm2 。 2 0 0 0年底全省各类家畜存栏 2 2 0 0万只 (头、匹 ) ,其中青海藏羊 15 0 0万只 ,牦牛 45 0万头。棘球蚴病是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呈世界性分布。青海省是棘球蚴病高发区之一 ,棘球蚴病的流行直接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体的健康。1 棘球蚴病流行状况目前 ,在青海省发现的棘球蚴病有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多房棘球蚴病 ,其中细粒棘球绦虫分布较广 ,为优势虫种 ,犬羊型和犬牛型同时存在。1.1…  相似文献   

2.
棘球绦虫的生活史涉及两个哺乳动物宿主:成虫寄生在犬属动物肠道内,引起棘球绦虫病;中绦期幼虫在草食和杂食动物体内发育,致棘球蚴病。细粒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相当广泛,人、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骆驼、鹿、猪、马等都可感染。棘球蚴病不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损失,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3.
新疆绵羊源和黄牛源细粒棘球蚴的两种同工酶电泳分析黄燕(新疆八一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该绦虫存在明显的种内分化或变异,导致流行病学的差异和控制对策的不问。因此,研...  相似文献   

4.
棘球蚴病是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即棘球蚴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水牛、骆驼、猪、马等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及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俗称包虫病。棘球绦虫的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成熟的孕卵节片随终末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其中...  相似文献   

5.
棘球蚴病是犬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的幼虫寄生于绵羊、山羊、牛、猪、骆驼等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的肝、肺等脏器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人类同样遭受感染,引起包虫病。本病遍及世界各地,在我国不少地区均有流行。现将我们在新疆石河子地区对绵羊棘球拗病的调查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6.
青海为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长期以来,棘球蚴病在我省流行严重,对畜牧业经济危害极大。1991年省畜牧兽医总站组织各县兽医站,利用秋季屠宰家畜的机会,在25个县的屠宰场对牛羊棘球蚴的感染和危害进行了调查,并在部分州县对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进行了调查,其结果:①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率为47.02%,感染范围为0~31295;②调查牛23732头,感染率54.44%,感染强度3.12,范围0~1008;③调查羊44438只,感染率53.72%,感染强度2.64,范围0~218;④不同年龄的牛羊均呈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显著上升的趋势,说明棘球蚴病流行状态我省现处于区域性流行状态,并非超发性流行状态。  相似文献   

7.
棘球蚴病是世界流行的人畜共患病,自1966年国际棘球蚴病研究工作会议以来,各国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显著,仅就棘球绦虫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概述如下。 (一)种与株系 最早认为棘球蚴病的病原体—棘球绦虫是1个属(Echinococcus)、1个种(E.granulosus),后又提出是1个属、11个种。Nelson在肯尼亚对11个种进行了比较,认为其中有6个种是细粒棘球绦虫(E.granulosus)的同种异名。1960年,A(?)yaaa,e从棘球属中分出1个新属,定为泡球属(Alveococcus),即有争议,也有赞助。因此棘球蚴病已是棘球属和泡球属引起的两个病了。  相似文献   

8.
牧羊犬同时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及其蚴病在青海省海北州高寒牧区,牧犬细粒棘球绦虫平均感染率在50.00%左右,羊棘球蚴平均感染率87.07%,牛平均感染率80.58%,人包虫病患病率为2.17%。1991年10月,在棘球蚴流行病学调查中,从剖检的牧羊犬首次...  相似文献   

9.
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可寄生于羊、牛、驼、猪、马及其他野生动物,引起棘球蚴病。该病常使动物生长缓慢,乳、肉、毛产量低劣,受侵内脏废弃,甚至造成死亡。而且棘球蚴还可使人致病。目前防制此病的主要手段是消灭野犬、狼和狐狸等终宿主,给牧羊犬、猎犬、警犬除虫,禁止将有病脏器喂犬,以及重视人的防护等。其中一年四次的除虫措施,是根据犬吞食含有头节的包囊后,在其肠内经2.5~3个月发育成熟,并排出大量虫卵污染环境的认识而提出来的。为了考查细粒棘球绦虫在犬体从发育到成熟的具体期限,我们曾于1964年在甘肃省皇城草原进行了这方面的初步探索。方法是:将新鲜棘球蚴虫包囊喂给当地羊群上14只刚刚断奶的幼犬,并从感染后第30天起,每10天一次粪检试验犬有无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经第30、40、50天3次检查,均未见虫卵排出。原计划拟持续到第90天止。后因故中断,于第58天将试验犬迫杀。结果在肠道中发现数以千百计的虫体,镜检孕节,内含大量成熟虫卵。提示了细粒棘球绦虫在犬体不是经2.5~3个月才发育成熟,而是最晚在第58天即达成熟,并开始向外界环境排出虫卵。  相似文献   

10.
对来自黑龙江省17个市、县的156头猪进行了绦虫蚴感染情况调查,并对其中5个市、县的50头犬进行了绦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细颈囊尾蚴、棘球蚴、猪囊尾蚴的感染率分别为50.6%、4.5%和3.2%;犬泡状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4.0%和4.0%.  相似文献   

11.
犬肠道内寄生的细粒棘球绦虫、多头绦虫和泡状带绦虫的幼虫是人或家畜绦虫蚴病的病原.为了摸清玛沁地区藏獒感染绦虫的情况,笔者于1999年9月至2000年2月,对玛沁县东倾沟、大武等乡的无主藏獒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我旗牧区羊绦虫蚴病十分严重,据284只羊解剖调查,多头蚴、细粒棘球蚴、细颈囊尾蚴的感染率分别达42.6%,28.5%,21%,对养羊业危害极大。为全面开展绦虫蚴病的防治,我们选择阿林一合村的犬和羊进行了本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药物:氢溴酸槟榔碱,由内蒙古兽医药品监察研究所合成并提供;丙硫咪唑,系  相似文献   

13.
棘球蚴(又名包囊虫)系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寄生于哺乳动物的肝、肺和脾脏,引起棘球蚴病。本病为人畜共患疾病。 丙硫苯咪唑(Acbenzole)为广谱抗蠕虫新药。对猪囊虫及细颈囊尾蚴有杀死能力,国外已有报道。对棘球蚴除英国Morrs等1983年报道有效外,国内尚无报道。我们予1984年6~10月在乾宁种畜场用丙硫苯咪唑对绵羊棘球蚴病进行了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14.
据文献记载,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孕节脱落时限大体为34~58天。陈义民(1983)报道,犬感染后58天开始排卵;薛弘樊等(1981)、张雁生等(1987)在感染51天的犬粪中检出虫卵;张亦丽等(1989)对感染犬定期剖检观察,结果第45天的虫体出现成熟虫卵。为确切掌握细粒棘球绦虫虫卵成熟的时间,为棘球蚴病防治中对犬进行无污染性驱虫的间隔期限提供生物学依据,我们进行了本实验。  相似文献   

15.
由于缺乏一种对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有效驱虫药,使包虫病的防治未曾取得应有的进展。一种对未成熟的和成熟的细粒棘球绦虫都能驱杀的药物,并且具有杀灭虫卵的效力,是用于治疗和防治的理想药物。 泛美兽毒感染病研究中心,为了发展防治计划,几年来开展了抗细粒棘球绦虫药物的研究。包虫病是地方流行病。此病在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秘鲁的Sierra和巴西的Rio Grandedosul州;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这些国家的一些地方开始执行防治计划,决定研究南美洲宿主与寄生虫的关系,研究吡喹酮抗犬的细粒棘球绦虫的效果,以决定它能否被推荐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评价细粒棘球绦虫重组蛋白EG95(rEG95)在血清抗体检测上的效果,以细粒棘球绦虫EG95重组质粒pGEM-EG95为模板,经PCR扩增后将目的片段亚克隆至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EG95,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SDS-PAGE分离和电洗脱纯化重组表达产物rEG95。建立重组蛋白间接ELISA方法,检测绵羊带绦虫蚴病血清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表达产物经SDS-PAGE测定分子质量为21ku左右。该蛋白可被棘球蚴病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表明该表达产物具有反应原性。应用该重组蛋白间接ELISA检测18份脑多头蚴、15份细颈囊尾蚴、20份棘球蚴感染绵羊血清,24份疫苗抗原rEG95免疫羊血清和来自棘球蚴病疫区的179份绵羊血清,其阳性检出率分别是66.67%、80.00%、100%、91.67%和58.2%,而14份健康羊血清反应为阴性,组间差异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EG95蛋白可作为绵羊带绦虫蚴病共同保护性抗原和诊断抗原而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7.
棘球蚴(Echinococcus)是细粒棘球绦虫(E.granulosus)的幼虫,可寄生在绵羊、山羊、黄牛、水牛、骆驼、猪、马等家畜及多种野生哺乳动物和人的肝脏、肺脏以及其它各种器官。在以往的文献资料上尚无有关禽类寄生棘球蚴病的报道。1981年9月,我们在山东省兖州地区的一群麻鸭中发现棘球蚴病一例,现将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从疑似棘球蚴病病羊的肝以及肺分离包囊,抽取囊液,离心取沉淀,分离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NADH脱氢酶亚基1(ND1)基因并测序,对棘球蚴感染羊进行了病原学鉴定,并对患病羊的肝和肺病灶进行了病理学分析,以确定病原体的性质及所致的组织病理学变化。BLAST分析结果显示,所获ND1序列与细粒棘球绦虫(G1基因型)ND1序列的相似性达99.9%,判定该病例由G1型细粒棘球蚴引起。取包囊及其周围肝、肺组织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细粒棘球蚴包囊的形成对肝和肺造成的损伤是多方面的,除有压迫性组织萎缩,结缔组织及胆管大量增生造成的肝硬变外,尚见肝急性变性、过敏性炎症反应等。肺除压迫性萎陷外,还有间质增生炎症、囊液外渗引起的过敏反应等。本研究表明,采用PCR方法可以准确确定该病的病原性质,结合病理学观察分析,可揭示羊细粒棘球蚴病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器官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人体及绵羊细粒棘球蚴病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粒棘球蚴(Hydatid cyst)是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的幼虫,寄生于羊、牛、马、骆驼、猪等家畜和多种野生有蹄类的内脏,人体亦是适宜的中间宿主,特别在牧区对人的感染十分普遍,目前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中的重要问题。细粒棘球绦虫呈世界性的分布,由于地理和宿主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种内的变异,因此,各地报告认为细粒棘球绦虫是一种多型的种类(Polytypic species),目前见于文献的报告已有9个亚种  相似文献   

20.
利用绵羊-犬源细粒棘球绦虫的六钩蚴尾静脉注射感染昆明小鼠10只,每只接种六钩蚴600枚.结果,在接种后62-83 d内小鼠全部死亡,剖检死亡小鼠其荷囊量为2-4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