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海问题已成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大国安全互动的热点之一。在中美两国围绕南海问题进行复杂较量和博弈的同时,日本也在积极谋划和设计对南海问题的战略介入,这无疑会使本已复杂的南海局势更为复杂。有鉴于此,本文以日美两国推进对南海问题的战略参与为切入点,分析了日美同盟战略升级和战略扩展的基本趋向,阐释了日本对南海问题积极参与的战略动因,并结合日本新国家安全战略的实践,对日美合作的未来态势进行了前瞻与预判。日本积极介入南海安全博弈既是其国家安全战略转型的结果,也是迎合美国再平衡战略而转变日美安全合作方式的具体措施,其目标是以日美同盟为基础建立新的地区安全机制,防范和遏制中国的崛起,塑造和重构一个有利于日本的安全秩序与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2.
刘江永 《东北亚论坛》2013,(2):4-15,117,128
2012年12月安倍晋三再度执政后,手中握有改善中日关系的机会,但在日本政治右倾化抬头背景下,其对华政策仍可能受到日本右翼和鹰派的影响。安倍内阁企图通过加强日美同盟,在中国周边开展所谓"价值观外交",构建针对中国的战略格局,在钓鱼岛问题上迫使中方让步。安倍最大政治目标是修改日本宪法,为日本对外使用军事力量铺路。近期在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的同时,也会谋求缓解紧张关系,防止局势失控。若2013年7月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很可能推动修改日本宪法。中日关系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前景不容乐观。201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5周年。中日双方信守条约,妥善处理钓鱼岛争议,对未来的中日关系和东亚和平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徐万胜 《和平与发展》2012,(2):60-64,72
日本历届内阁上台均坚持以"深化日美同盟"为核心的同盟战略。民主党上台后发展"同盟战略",更加突出"中国因素",对中日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其"日美基轴"战略对内阁的约束作用日趋增大,限制区域合作框架下的中日关系的发展;突出"日美安保"战略,加大与美国联手应对传统安全的力度以防范中国;"同盟拓展"战略不仅不利于解决亚洲地区热点问题(特别是南海问题),而且将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相似文献   

4.
"南海核心利益说"是南海局势逐渐升温之际出现的。该说反映了美中在南海不同的利益关注。美中战略界对该说的解读体现了所在国视角,不同程度揭示了该说的依据,其目的都是为各自国家利益服务。该说直接加快美国调整南海政策的速度,警醒中国寻求妥当的维权策略,加深了菲越对中国南海政策走向的忧虑,促使其寻求各种方式与华对抗,强化了东盟作为南海局势减压阀的作用,使美中南海博弈逐渐成为现实。该说之所以能对此后南海局势产生深远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其内容与推动南海局势不断升温的因素契合度高、其现实主义逻辑符合南海局势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2014年5月2日~7月15日之间发生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中建南海上作业风波,是南海主权争议历史性的新发展。导致越南对中国合法作业的"981"钻井平台采取冲撞行动背后,是南海争议问题上已经显著化的大国战略竞争和小国利益博弈之间的联动关系。这两者相互影响,正在给南海局势和东亚安全秩序的未来,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对此案例的剖析,有助于我们在新的战略高度审视中国在南海的"维稳"和"维权"战略。  相似文献   

6.
美国、日本和中国是综合国力分居世界第1、第2和第7的大国。由于各自国家利益取向不同,三国间既有共同的利益,同时又存在着战略利益的严重对立。中日美三角关系有三种可能的发展前景:一是中日关系由于共同利益较多而好于中美关系和日美关系,形成东亚集团,美国则随着实力的下降而逐步退出东亚舞台;二是中日关系恶化,美国借中日对抗、两败俱伤时,主导亚洲事务;三是中美矛盾激化,形成日美对抗中国的局面,在亚洲恢复冷战。中国应积极调整对外战略,增加第一种可能成为现实的程度,尽力避免第二、三种可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安倍政府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帮助东盟南海声索国提升海上防卫能力,挑战中国南海维权行动合法性,寻求与美国在南海战略对接。日本介入南海问题的主要战略意图是:制造地区紧张局势,为其摆脱"战后体制"提供借口;多层面牵制中国,强化日本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巩固日美同盟。虽然介入南海问题也面临诸多牵制因素,但日本不会轻易罢手。日本搅局南海给中国以"双轨思路"解决南海问题增添复杂性,加大中国在东部战略方向上的军事安全压力,也使中国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及塑造国际话语权面临更多挑战。  相似文献   

8.
中日关系与中美日三角关系的利益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日本在诸多领域存在共同而又不可能完全一致的战略利益;美日关系给中日关系和中美日三角关系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要把中日关系放在中美日三角关系乃至世界大背景下加以考虑,以确定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战略。  相似文献   

9.
《和平与发展》2021,(1):18-36
日本对华政策一贯受到日美同盟、美国对华政策及中美日关系互动的影响与制约。特朗普时期,日本政府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采取有限合作姿态,通过首脑互访等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其对华政策的战略自主性增强、两面性凸显。拜登上台后则更为重视与盟国的关系,关注全球性问题并倾向于参加多边国际合作,强调美国民主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反对激烈的关税战与对华全面"脱钩"。日本的对外政策取向在更大程度上与拜登的政策主张相互重合,日美双方的信任与协调将有所增强,日本对华政策亦将与美联动。为此,日本将更加注重以日美同盟为基轴的对华制度制衡,或将加大对"中国威胁论"及涉港、涉疆等问题的炒作力度,为确保"产业链安全"而对华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赵茜 《东南亚》2015,(2):31-36,108,109
2010年以来,海洋权益争端和南海问题逐年发酵升温,亚太地区局势也因美国的"介入"变得更加复杂。出于对自身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维护,更为了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抗衡,越南在坚持"大国平衡"战略的基础上,开始有重点地、主动地与亚太地区除中国之外的有影响力国家,如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东盟国家之间开展军事外交。由于以上国家在越南对外政策中的战略地位不同,同时受双方历史交往传统的影响,越南与它们之间的军事关系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东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日本刻意渲染东亚威胁特别是"中国威胁",迎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安保政策进行战后以来的大幅调整。主要内容包括重构国家安保顶层设计;调整防卫理念,增强自主防卫力量;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步步解禁集体自卫权,颠覆战后专守防卫政策;调整对外安保关系,加强日美安保同盟,构筑地区多层安保框架等。日本安保政策的调整具有深远影响。首先,在重塑与加强自身防卫的同时,打造出战后以来日本最具危险性的政军体制,使日本成为东亚安全中突出的不稳定因素。其次,不利于中日安全互信的建立,复杂和恶化了中日关系及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使东亚本就存在的安全困境更为恶化。最后,使日美同盟从防御/威慑的内向型同盟转变为威慑/进攻的外向型同盟。日本防卫政策的调整在加强美国对东亚安全事务干涉与掌控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日本的自主性与主导性,日本不正常的"国家正常化"又前进了一步,最终将破坏日美同盟及美国的东亚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2.
肖晞 《国际观察》2014,(2):110-120
中国持续和平发展,日本走向衰落之途,中日关系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日战略相持将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其结果既取决于中国和平发展的质量提升,也取决于双方的战略选择与部署。日本的战略趋向具体表现为:全球战略收缩,东亚战略以遏制中国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深化美日同盟关系,加强防务部署和对外军事合作。有鉴于此,面对日本的战略趋向,中国应善加应对,加强全球议程上的倡议和塑造能力,积极锤炼大国心态,确立更具针对性的东亚地区战略,以长远眼光处理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美欧日的对外战略与对华政策走向石人世纪之交,美国、西欧、日本纷纷调整外交政策,积极谋划跨世纪的对外战略。其战略动向,尤其是对华政策走向引人注目。一、美欧日对外战略协调的新趋势美欧日并无统一的对外战略,但共同的战略利益决定它们将继续保持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4.
日本在中国南海问题上扮演的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日本从战略上开始逐步介入南海地区,设法借助美日同盟和地区其他力量,插手南海地区安全事务,不断强化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其目的是使南海问题久拖不决,牵制中国的发展,并在限制中国的同时扩大日本在东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美自2010年以来,随着南海问题在亚太地区的升温,澳大利亚对南海局势开始予以密切关注。其南海政策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岛礁建设、航行自由以及南海仲裁案等方面。在具体实施中,澳大利亚南海政策呈现出以下基本特点:强化与争端国的合作,避免单独介入;防范中国"控制"南海的意图明显;中、澳、美三边关系的非对称性,造成澳南海政策取向表现出一定的模糊性。当前,在经济与安全利益方面,澳大利亚已经形成了对中、美两国"双重依赖"的局面。随着中美南海博弈的深入发展,澳大利亚在南海争端中逐渐陷入被动局面,其南海政策的战略抉择也变得愈发艰难。  相似文献   

16.
安倍价值观外交是安倍晋三内阁在当前国际体系中以西方普世价值观为政策工具来构建"海洋民主国家联盟"以遏制中国的崛起并实现日本在海洋领域战略扩张的外交战略与实践。第一次安倍内阁通过价值观外交在亚太地区创设日美澳印、美日澳、日澳以及日印等四个安全保障合作机制对中国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战略包围并实现日本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上的海洋战略扩张。第二次安倍内阁重启针对中国的价值观外交,在推进日、美、澳、印四国战略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插手南海问题给中国维护南海主权与和平解决南海争端设置障碍。安倍在亚太地区构建针对中国的海洋军事同盟,从太平洋与印度洋两个战略向度上实现对中国的海上战略包围与遏制态势,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7.
日本并非南海问题当事国,在南海并不存在有争议的权利诉求.但出于南海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日本自身的多重战略考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对南海事态保持着高度的关注.近年来,在中日两国实力地位逆转、日本国内政治生态趋向右倾保守、美国高调“重返亚太”,以及南海问题逐步升级的背景下,日本加强了介入南海问题的力度.当前,日本已逐渐形成了一个旨在强化与华对抗、重视与美战略切合的南海政策.本文以地缘政治为视角,就日本近期介入南海问题的路径动向进行归纳和分析,从而为认识日本南海政策的本质、评估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南海局势发展前景进行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林晓光 《和平与发展》2012,(2):54-59,72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政府推进"南进战略",高调介入南海问题,争夺海洋权益的政策倾向越发明显。野田内阁上台以后,更是积极与东南亚国家开展海上安全合作,谋划关于南海问题的多边机制。不难看出,日本的战略意图和政策目标是在从地缘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实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这不仅使中日两国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也必将危及东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然而,对华政策又是决定日本外交成败的关键,中日之间的结构性问题是长期的,决定了中日关系将长期在曲折反复中前行,中日领导人之间的机制性定期会晤,将有助于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日本民主党胜选并组阁,将对日本政府的内外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其宣示的亚洲政策将是推进和发展中日关系的一个机遇。然而,日本以日美同盟为基轴的总体外交政策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其亚洲政策目前也只是原则性口号,缺少实际内容和可操作性;中日之间的战略分歧、结构性矛盾、具体的利益争端和摩擦也不会轻易解决;日本可能在人权、全球无核化、削减碳排放问题上对中国形成新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日美同盟关系发展的部分重要历程为主线,勾勒了日本同盟关系中日本的"向心力"与"离心力"的轨迹,对日美同盟关系的历史、现在和未来进行了纵向的思考与分析。文中指出日本对美的"离心力"与"向心力"的交替消长,是随着亚太局势演变和日美力量消长的变化而变化的。虽然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日美同盟关系依然稳定,并且日本还将尽力维护和强化同盟关系,但日本的大国化是左右日本未来政策与战略的根本与核心,日美在核心利益上的矛盾并未消除,因此日美同盟的今后发展还有不确定性。本研究虽是一个基础性的研究,但对了解日美同盟框架内的日本的国家战略发展有一定的前瞻性,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