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0年代以来,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1960年—1970年东盟五国平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6.4%,高于西方发达国家,1970—198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7.8%,比发达国家的年平均增长率高出一倍以上。80年代以来,由于通货膨胀,石油价格下跌和世界经济普遍衰退的冲击,东盟五国的经济有所下降。1981—1986年,东盟五国经济年增长率分别为:1981年6.9%,1982年4.5%,1983年4.8%,1984年4.1%,1985年2.75%,1986年3%左右,1987年4.5%。尽管下降,但仍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2.
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引起了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们的极大兴趣。这些经济以日本为首,其次是四个亚洲新兴工业国(地区),即南朝鲜、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它们所走的资本主义道路使许多人都把其余的东亚市场经济看成是第二层的新兴工业国。有鉴于此,东盟的市场经济往往都被看成与新兴工业国有关。除了菲律宾以外,其它的东盟成员国在1965—1989年期间都经历了制造业的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3.
东盟五国的经济经过了二十年的迅速发展,本国资本已改变了过去那种处于买办代理商的伙伴地位。其力量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尽管外资在一些新兴的工业领域仍占优势,但在总的投资及资本构成方面,本国资本已占主位,外资只占次位。除印尼之外,东盟五国的本国资本均以私人资本为主,在国内经济领域中已居主要地  相似文献   

4.
去年,东盟五个成员国明确地联合成为一个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经济集团。巴厘首脑会议的含义不很清晰的宣言和宣布在东盟某些地区建立基础工业的根本目的都是在于加强经济联系和向外界显示东盟五国的联合阵势。东盟五国过去都有过充当殖民出口经济的共同经历  相似文献   

5.
一、东盟迫切需要解决的三个政治、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系于1967年8月由在曼谷召开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五国外长会议倡议建立的。到今年(指1982年—译者)已经十五周年了。在这十五年的期间内,东盟虽然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但它的五个成员国已经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并使东南亚地区的纠纷缓和到极小限度。现在,东盟已经是发展中国家区域合作组织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6.
东盟各国能否摆脱经济衰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以后,金融危机和实体经济的恶化从美国波及欧洲,在此过程中,东盟5国(印尼、泰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受其余波影响也陷入了经济衰退。本文将概述东盟5国的现状,考察它们摆脱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此外,将根据各国经济的特征,预测2010年的经济前景,指出为实现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所要致力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1980年是马来西亚实施第三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按1970年固定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261.88亿元(马元,下同),比1979年的243.46亿元增长了7.6%,低于1979年的增长率8.5%和1976—80年期间的年平均增长率8.6%,但高于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国家的平均增长率,在东盟五国当中仅次子新加坡居第二位。通货膨胀率为7%,在东盟五国中是最低的。平均人口国民收入达3,649元,比1979年增长了34%。  相似文献   

8.
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谋求高速增长以发展经济。东盟各国经济高速增长,更为世人瞩目。尽管1973—1974年和1980—1982年两次世界经济危机曾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沉重打击,东盟的经济增长率仍居世界高水平之列。但是,经济高速增长也使东盟各国付出了巨大代价。目前,整个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外向性程度很高的东盟各国面临着不利的外部经济环境,加之经济政策的某些失误,它们从80年代中期起调整经济发展速度,纠正政策偏差,开始谋求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9.
今年10月23日,东盟第15届峰会在泰国华欣举行。东盟继2007年制定《东盟宪章》、2008年公布“东盟经济共同蓝图”、2009年3月出台“政治一安全共同体蓝图”和“社会一文化共同体蓝图”后,再次出台多项整合措施,但诸多迹象显示其困难增多,一体化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一、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发端东南亚国家联盟于1967年组成,它的目的是由东盟五国共同努力来谋求东盟的和平和稳定,并共同努力来实现东盟的经济发展。但是在东盟成立时,东盟五国的愿望各不相同,因此东盟成立初期,它的活动无论从政治方面看,还是从经济方面看都是不大活跃的。联合国在1973年发表的题目为《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经济合作》的报告书是东盟合作、特别是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是发展中国家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之一。这个组织联合了拥有305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和27000万以上人口的五个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东盟自1967年8月8日成立以来,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区域经济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经济领域里的成就使东盟在国际上赢得了普遍的重视和赞赏。1967—1980年东盟五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接近于8%,1980年东盟五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720亿美元。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新加坡高达4218  相似文献   

12.
处在经济活跃地区的中国一般来说,亚太地区包含日本、中国、新兴工业化经济中的南朝鲜、台湾、香港与新加坡、东南亚国家联盟中的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新加坡也是东盟的一个成员国),它们都位于太平洋西岸。大多数亚太经济都显示出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有许多还经历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于1967年8月8日,最初是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这五国组成。文莱在1984年独立时加入。由于本文所用资料大多限至1983年,因此文中所提的东盟国家仅限于原来的五国。根据《曼谷宣言》规定,成立东盟的一个宗旨是“通过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今年是东盟成立二十周年。这二十年来,东盟国家为实现此一宗旨的实际成效如何,其内部贸易量的大小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因  相似文献   

14.
尽管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油价的上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世界经济衰退,而且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的失败又加剧了这种趋势,但看来世界全球化的进程肯定是不可抗拒的。没有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逃避这种经济朝着更加相互依存方向发展的进程,它们只能相应地调整其国家政策。在这个大趋势面前,东盟必须转移它们那种至今仍以集体自力更生为前提与目标的战略重点。根据这一战略,东盟己力图(尽管几乎未见成效)集中其资源和共享其市场来达到更大程度的自力更生,以便更有力地对付诸如先进工业化国家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和其它歧视性贸易措施等的外来威胁。东盟应将其未来的战略转向共同努力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应该把获得这种利益看成是其集中资源和共享市场的目的。根据这一战略,我们再也不应该以东盟内部的贸易与投资是否增长得比其对外的贸易与投资更快,而应该以东盟是否已能保持迅速的经济发展和增加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和影响,来判断东盟的经济合作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  相似文献   

15.
孕育于经济发展时期却诞生在衰退之际的东盟金融公司,已不得不重新考虑它自身的作用一至少是它最初几年的作用。在可预见的未来,它的作用很可能集中于帮助东盟五国适应不断收缩的市场和协调它们的投资计划。东盟金融公司是根据其现任主席、印度尼西亚银行家沃玛·阿布达的提议而建立的。它旨在促进东盟地区、特别是其中的欠发达成员国的本地人企业能力的成长。它打  相似文献   

16.
东盟建立信任机制对地区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健锋 《东南亚》2003,(4):21-24
自1967年东盟成立以来,各成员国不断加强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作为一个区域性政治实体,东盟为东南亚地区3 0多年来的和平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尚未形成。尽管爆发世界大战的危机不复存在,但地区冲突却愈演愈烈。在世界局势不断发展变化的背景下,出于地区安全考虑,东盟加快了建立安全信任机制的进程。一、东盟建立信任机制的进展16年前,苏联、澳大利亚等国提出了在北太平洋地区建立信任机制的建议,但遭到了…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是亚洲金融危机10周年,适逢东盟成立40周年和《东盟宪章》签署,因此对东盟来说,2007年是不平常的一年。尽管遇到区域内外多种不利因素的干扰,2007年东盟经济总体上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对外贸易增长加快,个别国家进出口创历史新高,东盟与中国的贸易获得突破性进展,东盟再次成为世界资本的投资热点。展望2008年,东盟面临不少挑战,但从主导因素来看,从影响东盟经济趋势的动态因素来看,新的一年东盟经济有望获得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独立以来,尤其是在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期间,东盟五国的对外贸易均有较迅速的发展,其外贸总额年平均增长率,已由五、六十年代期间的低于世界年平均增长率,增至七十年代期间的高于世界年平均增长率。外贸的繁荣有力地促进了东盟各国经济的发展。七十年代期间,东盟五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实际增长率高达7.3%,是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东盟国家外贸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国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本文仅就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日本在东盟市场上的竞争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和日本都是东盟的近邻,两国无论在地理、历史、文化,还是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和东盟各国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在东盟各国大力发展经济,以及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等因素推动下,东盟各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2004~2007年,东盟10国平均GDP增长率分别高达6.3%、5.7%、6.0%和6.7%.2008年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但也达到了4.4%.  相似文献   

20.
李莉 《东南亚》2007,(2):9-15
一、外资在东盟五国跨国并购的现状和特点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跨国并购不断发展,并成为外国直接投资(FDI)的主要形式。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统计显示,跨国并购特别是发达国家公司的并购驱动了外国直接投资的近期增长。2005年全球跨国并购额达到7160亿美元,已经接近1999年至2001年跨国并购快速发展期第一年的水平。其中,跨国并购额超过10亿美元的特大交易有141起,接近2000年175起的峰值。在全球跨国并购浪潮中,外资在东盟五国的跨国并购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