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增加以及美国国内濒临大选的复杂背景下,美国国防部于2012年5月发布了《2012年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该报告主要就中国未来发展战略、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目标与进程、中美军事交流以及台湾问题等阐述了美国的基本认知与政策立场。报告反映了美国政府的主要关切,同时也表明中美之间存在重要共识。整体上看,这份报告的主要功能在于传递信息,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2.
南海领土争端非常复杂,与海上优势和领土主张有关的新利益和竞争背后存在战略动机。虽然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过去十年间南海保持着相对和平,但是复现的争议及潜在的冲突升级除了凸显各声索国之间的角力外,更反映了南海问题正在由资源领土之争上升演变为中美两国的地缘战略博弈。中美两国在南海地区的互动,特别是两军愈发频繁的海空相遇以及由此引发的冲突或事故,因此中美两国发展新型双边军事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中美两国在南海附近的相遇存在冲突升级的可能性,同时,美国的亚太同盟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美的双边军事交流。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造成了中美双边军事关系的低互动性以及两国战略互信的缺失。考虑到南海作为至关重要的海上交通线,其潜在的海洋资源以及未解决的领土争端,中美两国应该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不断出现的安全挑战并且建立管理危机的机制,这对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包括美国和中国)都有重大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防部2010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的军事与安全发展》年度报告是在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中美关系发展出现困难以及受美国国内政治深度影响的背景下发布的。“报告”在关注中国军力发展的同时,也强调了中美军事交流的重要性。“报告”中虽然包含有明显的“中国威胁论”成分,但美国对华战略的基调并未发生重大转变。“报告”延续了此前“中国军力报告”的主流风格,总体上缺乏新意,但就其出台的背景和权威性而言,仍需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和政策角度看,增加军事透明度不是一项孤立的事务或活动,应将其置于建立信任措施这个大背景和大前提下来讨论,并考虑到其方向性与层次性,兼顾实力透明与意图透明.中美军事相互透明伴随着两国安全互信的起伏而变化.当前中美军事透明度问题的日益升温,反映出在中美战略关系调整的大背景下,美国希望通过促使中国提高对美军事透明度,更准确地判断中国的军事实力和把握中国的战略走向.中美相互军事透明度有待提高,但其程度与双方在安全上相互信任程度是基本吻合的,因此,关键问题在于增加两国政治和战略互信.中国已经并将继续在推进包括中美在内的相互军事透明和促进军事互信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美国2013年《涉华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是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内的第一份中国军事发展报告和对华政策性文件。该报告发布的时机微妙,在结构上具有明显的继承性,但内容更加丰富,其中首次对中国的网络战能力、中国与周边邻国的领土争端作了较大篇幅分析。报告体现出美国对华战略关切的稳定性、变化性与矛盾性特点,从某种程度反映了美国对华战略焦虑的加深。  相似文献   

6.
军事外交和军事合作在美国的东南亚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维护美国的主导地位和围堵中国的战略选项。美国军事重返东南亚的战略部署完成于反恐战争时期。在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调整的背景下,美国对东南亚的军事外交强调与盟友和战略伙伴的双边军事关系,也注重在多边场合的战略阐释,通过军事教育与合作项目向东南亚内陆国家实施军事渗透。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军事外交打破了中美地缘战略平衡,中美战略博弈日趋复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美越关系不断升温,尤其是在防务与安全合作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进展,美越双方从战略上日益重视防务安全合作,军事高层互访频繁,实质性军事交流合作如联合军演、开放越南军港、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等持续开展,核能领域的合作得到加强,美国全面解除对越武器出口禁令,美越防务安全合作日趋机制化等。美越从昔日的军事对抗走向今日的军事合作,源于亚太地缘政治与安全形势变化背景下两国对安全利益的认知以及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的调整,其主要动机及意图是通过相互借力削弱或制衡中国,并在南海问题上实现各自的目标诉求。美越安全防务合作对中国周边安全以及中国外交造成了挑战,它影响了中美关系与中越关系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使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化。虽然美越军事合作暂时难以走向军事同盟,但中国应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积极推动中越关系的发展,加强中国与东盟关系,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加强中俄战略合作,加强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完善周边安全战略,提升应对周边安全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美军事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60年来经历了从对抗到合作以及合作与斗争并存的曲折历程。中美军事关系深受国际战略格局和两国政治关系的影响,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军事关系的核心问题。增进政治和军事互信是建立相对稳定并不断向前发展的中美建设性军事关系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赵茜 《东南亚》2015,(2):31-36,108,109
2010年以来,海洋权益争端和南海问题逐年发酵升温,亚太地区局势也因美国的"介入"变得更加复杂。出于对自身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维护,更为了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抗衡,越南在坚持"大国平衡"战略的基础上,开始有重点地、主动地与亚太地区除中国之外的有影响力国家,如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东盟国家之间开展军事外交。由于以上国家在越南对外政策中的战略地位不同,同时受双方历史交往传统的影响,越南与它们之间的军事关系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张芳 《国际观察》2016,(6):116-127
中美新型军事关系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必然组成部分,是两国在军事领域中交流与合作状况的政治反映。随着"中美新型军事关系"这一概念的提出,中美双方学者都为此进行了理论探讨。从目前研究的现状分析,两国官方和学者就中美新型军事关系的内涵、彼此的军事互信、新型军事关系的构建路径以及双方间新型军事关系的前景等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认知。对这些认知差异的把握及对其原因的理解和分析对于双方更有效地构建中美新型军事关系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1.
布什第二任期以来,在国家安全战略上不断推出新的举措,力图进一步扩大战略优势和进行地缘战略扩张。在对华军事关系上,美采取了一系列对华军事交往的新措施,增进两国军事上的沟通与交流。但两军关系的发展水平仍属低层次的,短期内难有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胡文秀  刘振霞 《国际安全研究》2013,(2):104-123,158,159
军事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中国崛起过程中,正在或将会遇到诸多制约军事安全的问题,建立科学、统一、高效的安全体制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作者通过分析比较中美两国军事安全体制变革过程和内部作用机制的差异以及在军事安全决策体制、军事安全执行体制和军事安全监督反馈体制方面的差异,得出以下结论:美国是当今安全体制比较完善、作战效能最高的国家,美国的安全体制变革与其实力和对外战略的变化有关,更强调均衡性和实效性,体现在国家安全战略周详、咨询机构完善、情报系统发达、军队建设协调发展、作战指挥灵敏高效,监督反馈制度相对健全。中国的安全体制变革则与国内政治发展相关,领导体制的变化直接导致军事体制的变化,均衡性和实战性不强,体现在缺乏完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能够直接参与决策的智库机构数量较少、情报机构缺乏统一领导、陆军规模过大、海空军发展不足、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不健全、监督反馈机制不完善。未来中国可在上述方面的改革中借鉴美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美国战略界认为,中国过去二十多年的军事现代化极大地侵蚀了美国在全球军事上的绝对主导地位,并导致美国对华常规威慑的可信度受到挑战。随着中国常规威慑能力上升,美国战略界鼓吹调整对华常规威慑的理念和战略,提出了“一体化威慑”概念,重视对中国施加拒止性威慑,使中国相信不会在军事行动中实现目标,以达到威慑中国的意图。在大国战略竞争的背景下,美国试图从加强国防科技建设、提升拒止性威慑能力和巩固亚太盟友关系三个方面着手,强化对中国的威慑效用。中美常规威慑能力的此消彼长和常规威慑战略的攻守态势转换,深刻影响着两国战略竞争的形态,也对世界和地区的安全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中美常规威慑能力的变化,不仅推动美国统筹考虑核力量和常规力量,也推动着中国重新思考核力量和常规力量的关系,并迫使美国调整军控政策,对全球军控体系产生了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国际上已有的典型海上军事互信机制一般通过限制危险动作及骚扰行为、增强海上通讯联系、建立海军直接交流及定期审查机制来增强军事活动的可预见性,减少冲突风险。与之相比,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协定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仍缺乏实质性的行为约束机制及稳定的运行体制。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美在专属经济区内军事活动权利上的争议,以及两国海上实力和战略需求的不一致。因此,中美海上军事互信机制建设应立足于未来,避免纠缠于复杂敏感的政治问题,先易后难,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从技术性问题及公海海域建立防止海上事件机制,推动中美海上军事互信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美国不断有人就军事透明度批评中国,并以此为由影响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理论和国际制度层面上对国家间军事透明度进行探讨,指明美国一面混淆军事透明度的基本概念,一面对中国进行指摘的真实用心。文章还就中美之间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军事透明度与军事互信的可行性及前提条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中美战略稳定关系已经超越经典战略稳定性,向着复合战略稳定关系的方向演化。建构中美复合战略稳定关系是稳定两国关系的客观需要。彼此战略竞争加剧给中美之间非均势核威慑基础上的战略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在美国提高核力量于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将核武器重新作为霸权工具的背景下,中美战略稳定性面临挑战。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挑起贸易争端,经贸关系在中美关系中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减弱,建构中美复合战略稳定关系的必要性凸显。中美之间经济深度相互依存,在维护国际体系稳定方面具有共同利益,这为建构中美复合战略稳定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美复合战略稳定关系框架包括建立在非均势核威慑基础上的战略稳定性、双方经济的深度相互依存、战略互信、双方对话交流与合作机制等四根支柱,其中以非均势核威慑基础上的战略稳定性为核心支柱。虽然中美战略互信存在短板,但随着中国战略核力量的进步、中美经济相互依存的继续维持和双方对话交流与合作机制的成熟和完善,中美复合战略稳定关系将不断巩固。  相似文献   

17.
中美军事关系中的透明度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透明度问题是中美军事合作和交流中的一个长期问题,双方尤其对透明度的含义有着不同理解。尽管两国都从现实主义角度判断国际形势和制定国家安全政策,但因现实利益和各自历史背景不同,两国采取了迥异的政策。本文认为,中美双方应加强相互了解,并认可对方观点的合理性,以求减少分歧、奠定双方在合作中实现双赢的基础。发展军事交流与合作是解决双方透明度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两国更加透明的军事关系将有助于消除双方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8.
中韩两国领导人宣布两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两国再次关注最薄弱的军事领域合作.根据合作的深度,军事关系一般可分为军事交流、军事合作、军事同盟三个层次,目前中韩军事关系十分接近第一层次.由于韩美同盟、中朝关系以及中韩军队自身特点等原因,中韩军事关系不可能达到第三层次,但有可能达到第二层次.若双方都有将两国军事关系在目前基础上再向前发展一步的想法,那么两国应该从现在起就积极努力,因为这是建立相互信任的捷径.通过两国军队自身努力和相关国家的理解,中韩军事关系这种水平的发展还是可以实现的,而且两国军事关系的深化也将有助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19.
权力转移导致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维护中美战略稳定成为攸关中美关系发展以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问题。构建中美核战略稳定性框架是实现中美战略稳定的基石。传统战略稳定理论主要基于美苏两大对称性阵营的敌对关系,对于不对称性和动态权力转移背景下的中美核战略稳定性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指导性不足。基于非对称战略平衡视角,中美核战略稳定性框架应以保证中国第二次核打击能力为基础。在机制层面,中美要加强交流、协商和谈判以建立相关机制,逐渐形成中美核战略关系的共识,推动达成稳定中美核战略关系的协议、条约等法律性承诺,从而构建稳定中美核战略关系的政治框架。在结构层面,中国无需谋求与美国对等的核力量。统筹考虑军事效用和政治效果,构筑包括核实力、核威慑决心和核威慑信息传递的完备核威慑战略,确保处于弱势的中国拥有对美国进行核反击造成美不可承受损失的能力,是实现中美核战略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张力 《南亚研究季刊》2003,(3):39-45,64
随着近期美国调整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日益密切的美、印关系正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两国的军事合作与战略协调尝试,引发了不少涉及双边关系走向和地区战略格局变动的猜测与争议.新近披露的美国防部报告<印-美军事关系展望和认知>基于对双方重要当事人的采访,对美印军事、防务合作现状及前景作了详实的综合评估,坦率指出了影响进一步深化军事合作、战略互动的障碍与问题,并力求在建议、争论、设想和计划的基础上形成政策框架.对该文件的解读有助于探察关涉未来美印战略关系的核心内容,并从一个重要层面了解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