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4年美国大选以布什获胜落幕,给国际政治学者留下不少需要思考的题目。这里提及两方面问题,一是布什为什么能竞选成功而获连任;二是布什的连任对美国政治意味着什么。就前一问题而言,目前分析很多,归纳起来有四方面理由:(1)美国的政治史或者说大选史表明,"战时"的总统谋求连任的成功率很高。(2)当前美国正处在反恐"战争"中,  相似文献   

2.
4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于11月7日举行。今年的大选是美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一次大选,也是1960年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次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在大选前的多次民意测验中交替领先,在选举日,戈尔获得19个州和华盛顿特区的共262张选举人票,布什获得29个州的246张选举人票。根据美国宪法。总统候选人必须获得270张选举人票才能当选,因此谁赢得了尚未统计完的佛罗里达州的25张选举人票谁就当选下届美国总统。但由于两位候选人对佛州的计票结果发生严重争执,并发展到法庭诉讼,致使新总统难产。究其原因,还得从美国的选举制度谈起。  相似文献   

3.
6月12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州长、前总统布什的长子乔治·W·布什正式宣布竞选2000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16日,美国副总统戈尔也正式宣布参加美下届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竞选,共和、民主两党围绕明年大选的政治斗争拉开序幕。目前小布什的呼声高涨,大有入主白宫之势...  相似文献   

4.
2004年美国大选已经尘埃落定。虽然今年民主共和两党竞争激烈,最后布什终于战胜克里,成为连任美国总统。布什在第二任期里会采取什么样的全球战略和对外政策,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2000年美国大选经过一场闹剧式的混乱,终于尘埃落定,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成为21世纪美国第一任总统.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是什么?大选结果对中美关系有什么影响?21世纪中美关系的前景会怎样?本文对以上三个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作了述评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大事综览     
2004年11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布什连任美国总统,赖斯出任新一届国务卿。3日,美国大选结束,布什总统连任。对此,各国舆论反应不一,总体认为布什在新任期内,"不会改变其政策总方向",在某些"实质性"问题上可能更趋强硬,如伊拉克问题、伊朗问题、巴以问题、朝核问题等。"尽管布什政府也会寻求与国际社会合作,但必要时还会采取单边行动。"  相似文献   

7.
2004年7月6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宣布参议员约翰·爱德华兹为其竞选搭档,标志着美国大选赛程过半,即将进入克里-爱德华兹、布什-切尼民主、共和两党总统候选人对决的最后阶段。从民主党阵营来看,经过党内一年有余的"窝里斗",  相似文献   

8.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结果于北京时间11月4日零时正式出炉,现任总统布什胜出。这次大选之所以引入关注,不仅仅在于美国的"一超"地位,也不仅仅在于选情的紧绷,更在于世界诸多的热点问题有美国程度不同地牵涉其中。为了对未来一个时期美国的内外政策走向有比较准确的把握,"《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于11月5日在万寿山庄举行为时一天的研讨会,来自京、津、沪的知名学者、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理性深入的探讨。现将与会代表的发言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美国这次大选,尽管国内意见分歧较大,而克里也号召"要改变潮流",但是多数选民还是选择了布什。分析这次大选,可明显看出包括反恐和伊拉克问题在内的安全问题成为布什连任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预示着第二任布什政府安全政策的基本走向将首先显现出延续性。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美国总统初选中,原本不被舆论看好的亚利桑那州联邦参议员约翰·麦凯恩出人意外地在共和党内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作为越战老兵的麦凯恩被誉为共和党内“特立独行”的人士,是防务和外交政策上的强硬派和社会政策上的温和派。2000年大选时,麦凯恩曾是共和党最热门人选,最后败给现任总统布什,现在以71岁高龄再次参选,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1月6日美国举行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现任总统奥巴马击败了共和党候选人的挑战,成功连任美国总统.此次大选结果无疑将对未来美国内政和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这次美国大选,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 首先,民主党虽然继续保持了总统职位和执政党地位,但共和党在普选票的得票率上并没有和民主党拉开差距,共和党在众议院的多数党地位依然稳定.大选过后不仅美国政治和社会"两极化"趋势继续存在,共和党对民 主党执政地位的立法和社会制衡依然强大.  相似文献   

12.
2004年的美国     
2004年是美国的选举年。布什与共和党在大选中经历过非常困难、非常激烈的阶段,但最后却获得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胜利。这一过程仿佛就是2004年美国内外形势的一个缩影,尽管麻烦、困难不断,但回头看,美国又在“9·11”事件后的战略轨道上,向前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一、内政贯穿全年的竞选和选举活动,构成了2004年美国内政的主轴。围绕大选的喧嚣与骚动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2004年大选是继2000年之后又一次争夺非常激烈的大选。尽管选情激烈,布什与共和党却有些出人意料地取得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胜利。布什在选举人票方面以286∶252获得胜利…  相似文献   

13.
编者的话     
2008年11月4日美国举行大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当选新一届总统.本期专门就大选后美国对拉美政策的调整及美拉关系的走向刊登了国际关系室的4篇论文.  相似文献   

14.
克林顿总统在1996年11月5日的大选中获得379张选举人票,以压倒多数击败共和党候选人多尔(仅获得159张选举人票)当选为美国第42任、53届总统。他是获得连任的最年轻的总统,也是民主党总统52年来第一次获得竞选连任。现将这次大选的特点、克林顿获胜的缘由及其政策趋向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美国气候政策的演变存在时代特征。从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再到奥巴马,美国气候政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奥巴马上台后,矢志打造"环保主义总统"旗号,将气候变化议题提到战略高度,通过大力的国内改革和积极的国际努力,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其气候政治遗产。然而,特朗普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的胜出,及其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和对化石能源发展的热衷令美国气候政策走向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可以预期,特朗普的气候政策将面临来自正反两方面因素的压力,其如何权衡将决定美国未来相当一段时期美国气候政治的基调,并将对中美合作以及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是一场共和党在任者与民主党挑战者之间的"非开放式"竞争。从选情态势看,特朗普谋求连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特殊性共同增加了选举结果的不确定性。从总统政治、政党政治以及政治周期等维度考量,本次大选具有关键节点意义。在当前政治生态等因素的制约下,大选可能引发的政党轮替未必快速引发美国内外政策大幅度调整。在对华政策上,大选难以改变目前美国"竞争性对华战略"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1988年11月8日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乔治·布什在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中的40个州取得胜利,以426张选举人票对112票压倒多数,击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迈克尔·杜卡基斯,当选为美国第41任总统。布什以现职副总统赢得总统职位,打破了150多年来现职副总统竞选总统从未成功的惯例,也突破了战后以来一个党执政8年后必由另一个党取代的常规。  相似文献   

18.
布什成功连任美国总统,表明其近年来对外战略的调整在美国内得到认同。这一战略将在布什第二任期内得以延续。未来几年,美国将会在中东和中亚地区加大投入,同时也将遭遇诸多阻力。中美关系总体上可望保持稳定并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美国新经济持续增长的第10个年头,经济状况依然良好,执政党总统候选人戈尔似乎应该稳获总统宝座,但小布什却最终赢得了大选。新经济并没有在大选中助戈尔一臂之力,其原因何在,耐人寻味。 一 从40年代杜鲁门总统时代开始,经济情况与大选关系日益密切,但经济增长与大选并不总是呈正相关关系,在过去12次总统选举中有8次经济蓬勃发展,执政党却坐失江山。纵观美国历史,经济状况与大选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美国大选前的两党初选过程,反映出当前美国政治社会的一些突出特点.在布什执政近8年后,美国民众对政治现状不满,强烈要求变革,求新求变的政治人物受到选民追捧;各种议题当中,经济议题目前最受选民关注,同时美国国内经济民粹主义抬头,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盛行;保守主义势力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膨胀之后盛极而衰,保守派与共和党的联盟出现松动;当前美国国内总体政治气候明显不利于共和党,但由于多重原因,两党的差距并没有明显表现在总统候选人的民意支持度对比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