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印巴关于印度河用水问题频频出现在两国交涉的议题之中,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这些问题与克什米尔问题以及印巴政治互信赤字联系在一起。水资源问题既可能成为激化印巴两国原有矛盾的催化剂,也可能成为加强两国互信与合作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克什米尔争端之原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什米尔问题使印度和巴基斯坦长期交恶,两国为此两度兵戎相见,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两国再次在此激战。印巴双方虽多次尝试改善关系,并几度举行首脑会晤,但终因此一问题无法化解,关系紧张依旧。克什米尔问题已成印巴关系中的“难解之结”。  相似文献   

3.
两年来印美关系有所改善。这是双方互有需要,各自采取主动的结果。印渴望获得美高级技术及资金,以实现经济上及军事上的现代化,并在美苏之间搞些平衡,以取得实惠。美期望拉开印苏之间的距离,削弱苏的地位,在政治上得到好处。但由于印苏的密切关系以及印巴关系等因素的限制,进展是有一定限度的。两国关系将继续受美苏在南亚争夺以及印巴矛盾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印巴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很多,有的矛盾和冲突最终导致两国之间的战争。印度河水资源的分配与利用关系着两国人民基本的生活、生产活动。但是,在印度河水资源问题上,两国并没有为此兵戎相见,这得益于签订于1960年的《印度河水条约》。因此,研究《印度河水条约》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半个多世纪中 ,克什米尔问题始终困扰着印巴关系 ,是印巴军事冲突不断的症结 ,也是南亚地区动荡的重要因素。近期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 ,印巴双方都积极主动提出了一系列和解建议 ,就此印巴关系开始趋于缓和。 2 0 0 3年 11月印巴双方签定了克什米尔停火协议 ,双方改善关系成为了现实。尔后印巴双方又进一步表示愿就包括克什米尔问题在内的南亚和平进程进行谈判。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性 ,克什米尔问题能否得到最终妥善解决 ,印巴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冲突能否就此而结束 ,印巴关系的缓和能否继续下去 ,仍难得出乐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印度和巴基斯坦于2011年2月刚刚宣布将在7月之前恢复因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事件而中断的和平谈判,但5月又因美国越境在巴基斯坦击毙本·拉丹事件而变数陡增。5月30日,印巴两国重开国防秘书级会谈,终于实现了恢复和平对话进程的第一步。自2004年启动和平进程以来,迄今印巴已经进行了四轮"全面对话",两国持续多年的紧张关系明显得到改善,这是其各自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现实发展的需要,也与大国尤其是美国推动和谈所发挥的作用有关。目前,两国关系正面临拉丹之死所引发多重危机的考验,同时印巴核因素、印度崛起以及美国反恐战争、美国与印巴关系等仍在制约着印巴和平进程。印巴关系尽管在向缓和的方向发展,但在克什米尔争端这一"核心"问题上近期难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美国南亚平衡战略的变化与延续——从小布什到奥巴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政府南亚战略的中心议题是在南亚地区的反恐,与南亚主要国家(印巴)发展关系,应对核问题。无论是共和党的小布什还是民主党的奥巴马,其南亚政策都围绕着美国在南亚的战略目标(应对核问题、与南亚主要国家(印巴)发展关系、反恐),而印巴在美国的三种政策目标中各有不可取代的优势,这就决定了美国必然对印巴两国采取平衡政策。  相似文献   

8.
印度和巴基斯坦于2011年2月刚刚宣布将在7月之前恢复因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事件而中断的和平谈判,但5月又因美国越境在巴基斯坦击毙本·拉丹事件而变数陡增.5月30日,印巴两国重开国防秘书级会谈,终于实现了恢复和平对话进程的第一步.自2004年启动和平进程以来,迄今印巴已经进行了四轮“全面对话”,两国持续多年的紧张关系明显得到改善,这是其各自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现实发展的需要,也与大国尤其是美国推动和谈所发挥的作用有关.目前,两国关系正面临拉丹之死所引发多重危机的考验,同时印巴核因素、印度崛起以及美国反恐战争、美国与印巴关系等仍在制约着印巴和平进程.印巴关系尽管在向缓和的方向发展,但在克什米尔争端这一“核心”问题上近期难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去年5月,印巴在一个月内进行了四轮核试验,引起世界的极大关注。一向不是大国外交重点的南亚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各国际组织纷纷通过决议或发表声明进行谴责,主要西方大国对印巴实施了经济和军事制裁。印巴关系也因核试验骤然紧张起来,克什米尔地区印巴控制线一带的军事冲突有增无已。人们担心未来的印巴战争可能导致核战。因此,国际社会对南亚的外交集中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推动印巴签署核不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起伏跌宕,两国全面对话在2007年虽然正常进行,但逐步趋缓。2008年的孟买恐怖袭击事件使印巴关系跌入"冰点",僵局持续到2009年印度大选后才出现转机。2010年以来,印巴重启对话,但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11.
冷战时代的中印巴三角关系以敌视和对抗为结构特征、以权力竞争和传统安全关切为主要内容。冷战结束后,大国开始调整南亚政策,印巴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中印和印巴间的冷漠与对峙被打破,调整中印巴三角关系的历史机遇已经出现。但是构建良性互动和结构相对平衡的中印巴三角关系的前景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2 0 0 4年以来印巴关系走向缓和的主要情况,并分协了印巴关系的发展前景,作者认为,印巴关系真正缓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3.
中印巴三角关系与中国的南亚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印巴三角关系是南亚问题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印巴三角关系出现积极互动的良好局面,这有利于中国与南亚开展合作与交流,维护西南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目前,中印巴三角关系已有了确定的新形态,但仍难免带有旧模式的痕迹。中印巴三角关系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当前有利的因素占主导地位。中国的南亚政策重点之一,是把握和处理好中印巴三角关系,积极推动三角互动,在维护好中巴传统关系基础上,积极发展对印关系,并推动印巴和解,促进地区局势的和平与稳定。同时,要注意应对各种不利于三角关系良性发展的潜在挑战。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印巴核试验改变了南亚地区安全格局,南亚核态势出现新的变化。南亚核态势发展变化的主要动因是南亚地缘政治因素,但同美国的南亚政策密切相关。奥巴马"无核世界"的构想,特别是2010年不扩散核武器审议大会,各方在核裁军、核不扩散、和平利用核能等重大问题上共识增加,使印巴这样的"体制外"有核国家面临压力。南亚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如何在维护核不扩散体系有效性的同时,推动印巴两国不断改善关系,走出安全困境,考验着国际社会特别是印巴两国的智慧。  相似文献   

15.
2012年9月7—9日,印度外长访问巴基斯坦,印巴外长会晤,双方回顾总结了孟买袭击案后第二轮全面对话新成果。较前两次外长会晤,本次会晤取得新的进展。除新签协定等成果性进展外,双方也在程序性安排上达成众多共识,值得欢迎。印巴关系新态势是在大国际战略调整、印巴国内出现新情况的背景下进行的。印巴关系近期走向取决于四大看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博弈论作为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论,对分析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困境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印巴关系经常出现类似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死结困境”等模式。印巴双方为追求各自收益的最大化,更多地是采取了的“不合作策略”,而不是“合作的策略”,这样使得克什米尔问题上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7.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亚次大陆上最大的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对南亚次大陆的和平与稳定有相当大的影响。而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好坏可通过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反映出来。因此,研究印巴之间的经济关系对于研究南亚次大陆政治、经济总体格局和两国的对外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概述印巴两国分治以来的贸易往来,来探索两国的经济关系和对外经济政策。一、印巴分治对两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947年8月,根据《蒙巴顿方案》印度分治,8月14日和15日印度分别独立为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造成了两国经济资源分布上的极不平衡,对两国的经济发展都  相似文献   

18.
印巴全面对话在反复和曲折中延续,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两国积极的互动,又给人们一线新的希望。但是,前进的道路不会平坦,速度不会很快;印巴关系可能继续缓和,两国之间的重大争议,特别是克什米尔争端则较难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9.
2 0 0 3年 4月以来 ,印巴两国在国际社会的积极推动下 ,基于自身的战略考虑 ,都表现出了愿意改善双边关系的积极姿态。印巴关系在经历了尖锐对峙和危险对抗后 ,重新走上了改善关系的良性轨道。而克什米尔问题以及双方能否有效控制极端势力的暴力活动 ,仍对双方关系的改善起着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 1998年以来 ,印巴关系经历多次曲折、反复 ,到 2 0 0 3年 ,春天有逐渐转暖的趋势。进入 2 0 0 4年 ,印巴双方的一系列安排使得人们对两国的关系充满期望。印巴双方此次的接近 ,既有国内经济、政治的需要 ,大国的介人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印度来说 ,更有其大国战略、外交调整等因素的作用。对两国关系发展前景的分析有助于拨开表象、认清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