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时永明 《和平与发展》2010,(5):45-51,77-80
2010年3月26日发生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的韩国“天安号”反潜护卫舰爆炸沉没事件,韩国政府认定为朝鲜攻击所致。韩国对事件的认定有着明显的政治主导意识和政治倾向,企图使朝韩危机从双边扩大为地区多边甚至超地区的国际危机演化,这将为美国谋求扩展在东亚的战略利益提供机会。国际危机管理是国家在维护国际安全稳定中经常面对的课题,如果美韩坚持把实现自身的战略利益作为危机管理的目标,朝鲜半岛危机则始终存在继续升级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2012年美国《外交》杂志9—10月期刊发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教授安德鲁·内森及兰德公司高级研究员安德鲁·司考贝尔合撰的文章"中国人如何看待美国"。①该文选自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的《中国的安全寻求》一书,全文阐述了中国的崛起以及中美之间的恩怨纠葛,同时也提出了不少颇具创意和独到的见解,并且有助于读者理解美国重返亚太、南海危机和中日钓鱼岛争端等国际热点问题。中国的利益和美国的影响作者认为,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其经济规模、  相似文献   

3.
2010年9月"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导致中日关系严重恶化,一度紧张.美国一面表示希望中日通过对话解决撞船事件;一面向日方承诺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全条约>,在军事上加强美日合作.2010年末,日本制定新的防卫计划大纲,把防卫重点转向包括钓鱼岛的西南诸岛,并企图进一步借助美国牵制中国.综合各方因素看,未来如果美国在军事上卷入钓鱼岛争议,必将使美国面临两难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战后美国主导对日媾和,通过《旧金山和约》获得冲绳等岛屿的托管权,但同时给予日本对这些领土的"剩余主权"。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把纺织品贸易谈判和归还冲绳谈判相关联,同日本达成《归还冲绳协定》,换来日本在贸易问题上的妥协。归还冲绳期间美日私相授受钓鱼岛,将钓鱼岛连同冲绳一并归还日本,但在中方抗议压力下美国表示对钓鱼岛主权持"中立"态度。毋庸置疑,美国是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始作俑者。美国既制造矛盾又推卸责任的外交行为,成功在中日之间塞入楔子,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但由于日本对钓鱼岛的长期实际控制,以及日方得陇望蜀的野心不断膨胀,使钓鱼岛问题成为中日关系中最为复杂、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正值各界期待以此为契机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迈上新台阶之际,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主权底线,意图“购买”和“国有化”钓鱼岛.  相似文献   

6.
透视“9&#183;11”事件后美国对东南亚的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不仅摧毁了美国的两栋大楼,而且也深深地震撼了美国公众脆弱的心理,但是对美国政治精英层来说,却是为美国"正义"地深深触及世界战略要地、谋求其国家最大化利益缔造了极好的借口.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战略重点就一分为二--欧洲与亚洲并重,而"9·11"事件后,美国更加重视亚洲的战略意义.美国在亚洲地区的战略目标是防止亚洲安全形势的恶化,其核心是必须防止一个地区性或洲一级霸权国家的产生,其一是为了防止美国在世界重要地区被剥夺经济、政治和军事参与权;其二是防止资源过于集中某国,因为在美国看来,过于集中就会出现一个挑战美国霸权的国家.中国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在亚洲逐渐显示其实力,在美国看来,这会对其国家利益构成潜在的威胁,会像前苏联那样挑战美国的独尊地位.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迎来"不惑之年",而标榜重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却公开表示,在钓鱼岛问题上必要时将动用自卫队。这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前所罕见的。野田首相发表相关言论的实质、决策背景是什么?日本武力介入钓鱼岛的图谋和预案是什么?日本武力介入钓鱼岛受到的法律制约是什么?日本是否要在钓鱼岛问题上与中国不惜一战?这一系列新问题都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问题矛盾持续升温,钓鱼岛争端更是呈现出白热化趋势。日本政府自2012年9月以来通过制造所谓钓鱼岛“购岛”闹剧和军舰巡航、蓄意围堵中国船只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正常作业等非法措施,妄图将对钓鱼岛的侵占上升为法理事实,从而导致中日之间围绕该问题的摩擦骤然加剧。这一过程折射出中国在中日领海主权争端中总体上处于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争端,2012年12月上台执政的安倍晋三内阁在政治上坚决否认主权争议、大肆宣传"固有领土"以及不时渲染危机氛围,以强硬的政治立场刺激争端;在军事上采取了增加防卫费、建设"综合性机动防卫力量"以及开展"离岛夺回"演习训练等举措,以"离岛防卫"备战争端;在外交上通过加大安全保障内涵,从外围牵制争端,并将日美同盟的深化与中日钓鱼岛争端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以来,日本打破中日两国老一代领导人在钓鱼岛问题上达成的默契,屡屡制造事端。深入研究分析,不难发现美国是钓鱼岛问题的始作俑者,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即旧金山和会及1972年美国交还冲绳时,纵容偏袒日本,导致今日中日两国在该岛问题上的争执。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战略目标是防止中日合作,保持两国适度冲突;维持日美军事同盟关系,拉住日本;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遏制中国崛起,从而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支配者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一、东盟整体的态度 "9·11"事件之后,东南亚认为是国际关系新一页的开始,确定了美国的霸权和领导地位.东盟清楚地认识到美国打击恐怖主义并不是为了东南亚的利益,但面临的选择只有支持或反对.为了东南亚的利益,东南亚普遍支持美国对恐怖主义采取的报复行动,但实际上它们主要是强调对国际恐怖活动打击和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完全跟着美国走.  相似文献   

12.
美国在中菲黄岩岛和中日钓鱼岛争端上所持基本立场存在明显差异,日、菲两国的政策立场也深受美国的影响.在黄岩岛问题上,美国立场模糊且摇摆,宣布不选边站,黄岩岛问题不适用于《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也未给菲律宾实际的军事支持;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则表现出对日本的明显偏向,不仅明确钓鱼岛问题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而且申明将保障日本的领土利益.究其原因,美国立场的差异主要是美日、美菲同盟条约的不同规定,美国对日、菲的战略目标差异以及菲律宾与日本对美国的战略影响力不同等方面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3.
今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和华盛顿的五角大楼受到严重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举世震惊。有的美国议员甚至惊呼,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珍珠港事件!世界各国政要纷纷谴责这一惨无人道的恐怖主义行径,支持美国打击日益猖獗的国际恐怖主义。美国政府在政治、外交、法律、金融等方面迅速采取措施,并于10月7日与英国一道发动了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9.11"事件对美国和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刻  相似文献   

14.
2012年东亚安全形势可概括为:中美关系进入了亚太地缘战略利益竞争的时代;领土争议有可能成为颠覆后冷战以来东亚区域秩序的重大诱因;东亚区域内主要国家国内政治走向对区域经济与安全进程的冲击日趋突出;朝鲜半岛形势严峻;区域内经济与安全"二元分离"在进一步加深。2013年东亚安全形势将取决以下因素: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究竟能走多远,在钓鱼岛问题上中美日三边将如何互动,黄海、南海局势能否稳定。2013年可能是亚太安全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一年,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九一一事件后,美俄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地缘政治的回归.九一一事件爆发后,俄罗斯一度放弃传统地缘政治观念,与美国进行反恐合作,希望以配合美国反恐战争来换取美俄关系的全面改善.然而,局势的演变使得俄罗斯发现,美国丝毫没有因为俄罗斯的善意而改变自己在地缘上继续挤压、遏制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政策.地缘政治博弈重新成为美俄关系的主线,而这一点在中亚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俄关系的主要内容仍将是两国传统利益,特别是地缘政治利益的继续博弈.这种矛盾冲突只有到美国认为俄罗斯已没有任何可能重新"恢复帝国",而俄罗斯也甘愿满足做一个欧亚大陆腹地的地区大国这么一个角色时才可能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6.
中美关系中的第三方因素对两国关系的稳定与发展有着特殊的影响,在相互依存度日益紧密和双方力量此消彼长的背景下,两国如何应对双边关系中的"第三者",不但直接影响到中美关系,也影响到"第三者"本身及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两国是否要利用"第三者"而去抗衡或打压对方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从2009年11月奥巴马访问亚洲后的情况看,美国已明显地调整了对华外交政策,由认为两国应该"同舟共济"来"共同管理"世界(G2)到如今利用两国关系中的第三方因素,如在"天安"舰事件、钓鱼岛、南中国海等问题上来牵制中国,表明美国的亚太政策回归到了"均势"理论与实践.本文分析第三方因素的存在,追溯其历史演进,指出任何想利用第三方因素来获取本国利益最大化的政策.既不合时宜,也会危及自身.  相似文献   

17.
作为岁末年初最重大的世界性事件,美伊武器核查危机不仅引发了一次全球性的多边较量,更牵动着世界大国关系的调整。如果说,海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美国"一极化"霸权运动的开始的话,那么如今海湾危机的和平解决,则表明这一"运动"已告终结,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严重受挫,世界多  相似文献   

18.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但长期被日本窃占。近年来,美国多次声称钓鱼岛在“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范围之内,日美两国甚至针对钓鱼岛的防卫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但是,面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美国的政策却是模糊的。美国对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表示不持立场;在关于“返还”冲绳的决定中态度摇摆,并且拒绝在“返还”范围中写入“钓鱼岛”;对于是否介入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态度暧昧。美国之所以采取这种模糊政策,就是企图利用中日争端操控东亚国际关系,掌握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主导权。  相似文献   

19.
九一一事件后沙特与美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自的利益需求使美国与沙特结成盟友。美国是沙特在阿拉伯世界以外最亲密的盟友 ,沙特则是美国在中东地区一根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柱。但双方在巴勒斯坦问题、文化意识形态、美国的驻军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九一一事件强烈冲击了沙特与美国的关系 ,并在一些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但从总体上看 ,多年的盟友关系使两国积淀了较为坚实的历史基础 ,在处理双边关系方面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机制 ;而且美国需要沙特的石油 ,沙特需要美国的保护。因此 ,沙特和美国的盟友关系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改变 ,两国关系仍有足够的前进动力 ,双方的利益诉求大于分歧和矛盾  相似文献   

20.
“ 9·11”事件后 ,在国际反恐的新形势下 ,由于三件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不断恶化 ,有爆发核战争的危险。美国积极主动地参与处理印巴危机 :实施和平调解 ,进行外交斡旋 ,促使印巴双方做相应让步 ,以缓和危机 ,避免战争的爆发。美国调解印巴危机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反恐和维护其长远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