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朗普政府的能源与气候政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基于“美国优先”的原则对美国的能源与气候政策进行了“全面且大幅度”的调整,其内容包括:振兴传统化石能源与核能行业、加速实现“能源独立”并扩大能源出口、降低对新能源的支持力度、打破美国能源和经济发展的气候规制约束.特朗普政府调整能源与气候政策的主要动因包括三个方面:特朗普及其执政团队在思想理念上怀疑气候变化的真实性,并且在利益上与化石能源企业关系紧密;力求促进能源产业工人就业并降低能源使用成本;致力于打造美国的国际“能源优势”.特朗普政府的能源与气候政策将对国际能源格局和气候治理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加快成为全球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战略棋手;世界能源市场在中短期内供过于求,能源投资赤字扩大,全球气候治理全面倒退,国际能源与气候政治更为复杂;中美能源贸易合作将取得进展,构成中美经济合作的新支柱,但气候治理合作却会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2.
委内瑞拉的石油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原油净进口国,双方的能源合作具有战略性和互补性.中委能源合作是一种复合型国际合作,在合作空间、合作机制和合作内容上都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以金融信贷为引擎,以石油供应为主轴,彰显“贷款换石油”模式在中委合作中的重要性;双边合作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不断跃上新高.但是,中委能源合作面临国际油价暴跌、委国内的经济衰退和政治转轨不畅等问题,中国在委更面临债务违约、政治变动和美国干扰的巨大风险.  相似文献   

3.
3月23日至24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联合举办“国际能源形势和中国能源战略”研讨会。会议由基金会会长、前中国驻美国大使朱启祯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前中国驻比利时兼驻欧盟大使宋明江主持。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古昌出席会议,并作了关于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的报告。73位能源问题、国际问题专家、学者和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代表及外交部有关司负责人与前驻有关国家的大使参加了会议。27位与会代表作了发言,大家就当前世界能源形势及走向和中国能源战略及能源外交展开了热烈讨论。 与…  相似文献   

4.
特朗普上台后不久便发布了“美国优先能源计划”,该计划的内容包括:废除“有害且无用”的政策,例如,奥巴马政府的《清洁能源法案》等;大力推动页岩革命,增加国内就业机会;振兴传统能源行业;推动能源独立等.与奥巴马政府不同,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显得尤为保守,是利用本土能源优势的“实用主义”政策.①“美国优先能源计划”及相关能源新政的核心内容便是一系列振兴传统能源行业的政策,其宗旨在于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是由当前美国能源状况与共和党保守派当政等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这些政策目前在美国的实施确实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实体经济和国内就业方面,但这种影响仍然是有限的,并且该政策对未来美国内和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面对严峻的能源形势,中国通过海外投资获取“权益”油气资源已成为当前保障中国能源供应稳定的有效途径。中东、非洲等动荡地区是中国油气公司海外投资合作的主要对象,风险难以回避。中国油气公司的海外投资合作因带有“国家色彩”引发了西方社会的诸多猜忌和干扰,使中国能源国际合作面临西方的战略“挤压”。中国应审时度势,转变能源国际合作的单一模式,采取“双边纵向合作”与“多边横向合作”“纵横”运用的“复合模式”,在同资源国保持良好双边关系的同时,通过加强与西方能源消费大国的协调与合作,积极融入全球能源市场。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美国美洲协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011年能源国际研讨会"中国与美洲国家能源与发展:机遇、选择与合作"于2011年10月2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和一些美洲国家的能源机构、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驻华使节和媒体记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北非阿拉伯国家的资源民族主义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民族主义是资源丰裕型国家从“廉价资源时代”向“高价资源时代”转变的产物。北非阿拉伯国家兴起的资源民族主义浪潮,不仅增大了国际能源安全风险,也给加快“走出去”的中国能源企业带来巨大压力。本文从国际能源安全关系的角度,分析资源民族主义的表现、根源及其影响,并为中国与北非阿拉伯国家建立和谐、稳定的能源合作体系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世界能源市场的行情变化直接影响着伊朗经济走势。21世纪初期世界石油价格暴涨为伊朗推行“石油外交”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加上伊朗的地缘政治优势,“石油牌”成为新时期伊朗推行对外战略的重要手段。伊朗能源外交的主要特点有:支持本国能源巨头开展境外活动来扩大伊朗的影响和捍卫伊朗的利益;加强与近邻合作,稳定区域局势,为自身安全创造良好环境;通过与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等国和地区政治实体发展能源合作,以达到深化合作、保持能源外交的多种选择和抗衡美国全面遏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2019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为72%和43%,不断增强和攀升的能源需求需要借助于国际能源通道进入我国,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良好的国际能源通道合作机制是世界能源合作、能源交易及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证。现行国际能源通道合作机制的局限性难以解决国际能源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问题,国际能源通道安全和冲突事件不断发生。本文依托2019年4月在京确立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和上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合作机制,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能源通道合作运行机制、畅通机制、争端解决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创新进行探讨,并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能源通道合作机制创新的路径和方向给出相关建议,为保障“一带一路”国际能源跨境海陆通道的顺畅合作,创建良好的区域性能源合作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乌克兰危机发生后,2014年欧洲和国际能源市场总体上并未呈现大起大落态势,全球油气价格反而稳中有降,这一表象的背后隐藏着俄、美、欧之间复杂的能源博弈。虽然俄罗斯没有如2006年和2009年那样切断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能源供应也未成为本次危机中威胁乌克兰和欧盟国家的焦点事件。但鉴于俄、乌两国分别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生产国和过境国,能源仍可能是俄、美、欧各方推进自身内外政策的重要工具。在此次危机中,俄罗斯“以我为主”,坚持政经分离的政策,不希望政治冲突影响自身能源利益。美国“主动进攻”,试图通过金融工具来影响能源价格,利用俄罗斯经济与国际社会接轨的一面,对俄罗斯施加压力。相比之下,欧盟在能源供应来源方面虽然仍旧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但已开始加速多元化步伐,并将继续强化与美国的合作。俄、美、欧三方激烈的能源博弈,围绕地缘政治的权力逻辑和全球治理的建章立制逻辑而展开,直接推动俄罗斯能源出口重心东移,为中国主动对俄施展能源外交、中日韩能源合作以及中美能源经贸合作提供了机遇。作为世界能源领域的需求大国,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以确保充足的外部能源供应和国内能源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伊朗核问题再次将中国的外交推上了风口浪尖。一边是中国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美国,一边是美国的死敌、中国的朋友伊朗。美国要求中国“负责任地运用其地位和影响力”,支持安理会出面干预伊朗问题。伊朗则不时地提醒中国在伊朗有重大的能源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0月15日,2013年ILAS—IOA国际研讨会“中国和美洲:全球能源市场的合作伙伴”在中国社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美国美洲协会主办,CAF-拉丁美洲开发银行和Vera&Carvajal联合协办。来自国内外政界、学界、企业界和媒体等近200余人参加了会议。吴白乙和美国美洲协会副会长林恩·沃尔克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13.
张玉环 《东北亚论坛》2023,(4):50-65+127-128
拜登政府上任以来,将应对气候危机作为内政外交的优先议题,对内推行气候新政,对外实施积极的气候外交战略,以此促进美国经济社会整体绿色转型发展、维护美国国家气候安全、恢复美国的国际信誉和全球领导力。在全球层面,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发起“领导人气候峰会”,在联合国及七国集团等多边平台推动气候合作;在区域层面,美国将“印太”地区作为推进区域气候外交的重点,充分利用四方安全合作机制、“印太经济框架”、美国—东盟合作机制等小多边平台,提升“印太”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双边层面,美国以欧盟为重点加强同盟友之间的气候能源合作,同中国、印度、南非、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国家开展气候外交。拜登政府的气候外交战略对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带来积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气候治理领导权之争,可能引发新一轮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并使大国“绿色竞争”更为激烈。需要注意的是,拜登政府气候外交战略面临国内外诸多挑战,国内党派分歧、地方政府反对等因素或阻碍美国履行气候变化国际承诺,美国同中国、欧盟等大型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复杂演变也可能会制约其开展气候外交行动。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能源战略形势发生了重大和深刻变化,全球能源供应持续紧张、国际油价高位运行、主要国家能源战略和政策再度调整、新能源技术革命、非常规油气资源生产和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国际油气资源竞争愈演愈烈、世界石油新版图出现、能源地缘政治矛盾与冲突加剧以及资源民族主义重新崛起等,这些都对中国能源安全产生了重大挑战和深远影响,凸显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增速较快、“走出去”战略和对外能源合作面临着诸多困境。中国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进行调整,既要有长远规划,也需要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新能源外交及其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9·11”后 ,国际能源市场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的重新崛起和能源外交的积极展开。目前 ,俄罗斯以“突破北美、稳定西欧、争夺里海、开拓东方、挑战欧佩克”为总体思路 ,以加强油气管线建设、吸引油气投资、占领国际市场、培养能源外交干部为手段全面拓展能源外交 ,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显著上升。这必将对国际能源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石油时代开始,美国的主导地位就是国际能源秩序发展演进的一个主要特征。以发端于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为标志,美国再度抢占了国际能源秩序变革的先机,其最重要的国际政治影响就是增强了美国的能源实力以及能源技术优势,强化了美国在国际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页岩气革命还拓展了美国在中东外交、美欧合作以及对俄关系等领域的政策与战略空间,为美国发挥全球影响力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美国在一些中美之间存在重大分歧的议题上开始较多采用对华“多边施压”策略,即试图通过推动国际社会对一些涉及中国重大利益的国家进行孤立和制裁,或建立某种针对中国的“多边联盟”,以达到迫使中国与美合作或对美让步的目的。中美实力对比变化、美国在诸多议题上离不开中国的合作,以及中国希望通过加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来维护本国利益等,是美国调整对华外交策略、对华更多采用“多边施压”外交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美国学者近来提出的“绝对核优势论”入手,对“9·11事件”以来美国核战略的变化及其影响做了分析。从指导思想、战略手段以及国际核不扩散机制角度看,美国追求核武独霸战略有新的表现,这将对国际军事和军控格局产生多重影响。中国逐渐成为美国核战略针对的主要对手,面临的战略压力将会增大。对此中国应客观分析,应多管齐下应对美国的战略压力。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是冷战结束后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值此“9·11”五周年之际,《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举办了“‘9·11’以来国际形势变化与中国外交”专题研讨会,邀请在京二十余位国际问题专家就五年来的国际形势变化、反恐形势、当前国际体系中的深层矛盾、大国关系的调整、国际格局的演变趋势、美国反恐的得与失、美国国际地位及实力的升与降、中国国际地位与国际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期对读者把握国际战略形势及理解中国对外战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汪巍 《和平与发展》2013,(2):96-105
美国“能源独立”战略重心是通过节能增效、增加本土能源供应和发展替代能源,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该战略实施的后果是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下降,能效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非常规能源安全开发,能源价格下降。美国“能源独立”战略有助于减少贸易赤字,加快美国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